一种汽车导光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577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22
一种汽车导光条,包括:两组进光部,第一组进光部和第二组进光部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其底端呈10-25°的夹角,每组进光部至少包含一个进光条,进光条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光源沿着进光条的延伸方向入射光线;第一导光条,其一端连接在进光部的顶端;第二导光条;过渡部,其平滑连接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常规的第一组进光部旁边增设了第二组进光部,使得整体导光条得到更多的光源,增强了导光条的亮度。除此之外,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设置圆弧形过渡部,使光线从第一导光条传递至第二导光条的损失最小,从而达到使整个导光条发光均匀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导光条
本技术涉及导光条,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导管条。
技术介绍
由于导光条能在使用少量光源的情况下,到达装饰的目的,并且导光条发光更加柔和,装饰效果更好,在汽车领域已经得到大量的运用。但是,由于汽车装饰部位结构较复杂,导光条往往要被制成长条形的复杂曲线,亮度不够和发光不均匀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度、发光均匀的汽车导光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导光条,包括:两组进光部,第一组进光部和第二组进光部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其底端呈10-25°的夹角,每组进光部至少包含一个进光条,进光条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光源沿着进光条的延伸方向入射光线;第一导光条,其一端连接在进光部的顶端;第二导光条;过渡部,其平滑连接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第一组进光部与第一导光条的延长线重合,第二组进光部与第一组进光部的夹角为18-22°。第二组进光部与第一组进光部的夹角为20°。过渡部为半径35_45mm的圆弧。圆弧半径为40mm。圆弧的弧度角为70-90°。圆弧的弧度角为80°。每组进光部均包含两个并列的进光条。每个进光条的底端设有反光杯,安装槽位于反光杯的底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常规的第一组进光部旁边增设了第二组进光部,使得整体导光条得到更多的光源,增强了导光条的亮度。除此之外,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设置圆弧形过渡部,使光线从第一导光条传递至第二导光条的损失最小,从而达到使整个导光条发光均匀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导光条结构;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导光条进光部的局部放大图。1、第一组进光部;11、反光杯;12、安装槽;2、第二组进光部;3、第一导光条;4、第二导光条;5、过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导光条,包括:两组进光部,第一组进光部I和第二组进光部2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其底端呈10-25°的夹角,每组进光部至少包含一个进光条,进光条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12,光源沿着进光条的延伸方向入射光线;第一导光条3,其一端连接在进光部的顶端;第二导光条4 ;过渡部5,其平滑连接在第一导光条3和第二导光条4之间。由于在常规的第一组进光部I旁边增设了第二组进光部2,使得整体导光条得到更多的光源,增强了导光条的亮度。除此之外,在第一导光条3和第二导光条4之间设置圆弧形过渡部5,使光线从第一导光条3传递至第二导光条4的损失最小,从而达到使整个导光条发光均匀的目的。第一组进光部I与第一导光条3的延长线重合,第二组进光部2与第一组进光部I的夹角为18-22°。第二组进光部2与第一组进光部I的夹角为20°。20°的入射角能更好的将第二组进光部2的光线尽可能的导入至第一导光条3,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导光条的亮度。过渡部5为半径35-45mm的圆弧。最佳情况是圆弧半径为40mm。圆弧的弧度角为70-90°。最佳情况是圆弧的弧度角为80°。连接在第一导光条3和第二导光条4之间的过渡部5是光损耗最厉害的部分,如果没处理好,不仅会降低导光条的亮度,还会造成亮度不均匀的问题。通过专利技术人的多次试验证明,在圆弧半径为40mm,弧度角为80°时,导光效果最佳。如图2所示,每组进光部均包含两个并列的进光条。每个进光条的底端设有反光杯11,安装槽12位于反光杯11的底端。反光杯11的设计,使得光源打出来的光线尽可能进入导光条,而不是散射到外部,造成浪费。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常规的第一组进光部I旁边增设了第二组进光部2,使得整体导光条得到更多的光源,增强了导光条的亮度。除此之外,在第一导光条3和第二导光条4设置圆弧形过渡部5,使光线从第一导光条3传递至第二导光条4的损失最小,从而达到使整个导光条发光均匀的目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导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进光部,第一组进光部和第二组进光部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其底端呈10‑25°的夹角,每组进光部至少包含一个进光条,进光条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光源沿着进光条的延伸方向入射光线;第一导光条,其一端连接在进光部的顶端;第二导光条;过渡部,其平滑连接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导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进光部,第一组进光部和第二组进光部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其底端呈10-25°的夹角,每组进光部至少包含一个进光条,进光条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光源沿着进光条的延伸方向入射光线; 第一导光条,其一端连接在进光部的顶端; 第二导光条; 过渡部,其平滑连接在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导光条,其特征在于,第一组进光部与第一导光条的延长线重合,第二组进光部与第一组进光部的夹角为18-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导光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昊宇郭冠津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