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及终端拍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570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及终端拍摄方法,该终端包括拍摄模块及合成模块;其中,拍摄模块用于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合成模块用于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并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也即参与拼接的所有场景图像都是终端在同一摄像参数下所拍摄,这些场景图像在拼接时就不会出现景物重叠、黑影等拼接异常现象的出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终端抖动等使得场景图像采集错误而导致照片拼接异常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拍摄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终端拍照时,受制于摄像头采光角度、拍摄清晰度等,针对同一事物可能需要拍摄多张照片,而每张照片仅能拍摄该事物一部分,在后续查看时,就将需要查看多张照片。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景拍摄方法,采用该方法,终端进入全景拍摄模式,用户按下开始键之后,终端拍摄第一张场景图像,然后用户按照终端提示水平移动或以用户为中心转动终端,在移动/转动过程中,终端周期性的采集多张场景图像,用户按下结束键之后,终端将采集到的多张场景图像拼接合成为一张全景照片。但是上述方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终端采集场景图像时,若用户抖动终端,如使得终端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上下移动,那么此时采集到的场景图像与前次所采集到的场景图像的内容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后续合成时,终端则是直接将这些场景图像按照边缘对齐的规则进行合成,此时合成得到的全景照片就会存在景物重叠、黑影等现象,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因终端抖动等使得场景图像采集错误而导致照片拼接异常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终端抖动等使得场景图像采集错误而导致照片拼接异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包括拍摄模块及合成模块;其中,拍摄模块用于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合成模块用于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摄像分辨率、摄像曝光度、摄像焦距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在拍摄模块拍摄每一张场景图像之前,将当前摄像参数与预设的标准摄像参数匹配;若匹配不一致,则自动调整和/或提示用户调整当前摄像参数,直至与标准摄像参数一致,才触发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若匹配一致,则直接触发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包括设置模块,设置模块用于将拍摄模块拍摄第一张场景图像时的摄像参数设置为标准摄像参数。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时,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拍摄预览界面设置第一提醒框及第二提醒框,第一提醒框用于表示标准摄像参数中的终端摄像角度,第二提醒框用于表示当前摄像参数的终端摄像角度,并根据用户操作实时更新第二提醒框,当第二提醒框与第一提醒框重合时,触发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终端拍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拍摄方法包括: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终端及终端拍摄方法,通过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并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也即参与拼接的所有场景图像都是终端在同一摄像参数下所拍摄,这些场景图像在拼接时就不会出现景物重叠、黑影等拼接异常现象的出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终端抖动等使得场景图像采集错误而导致照片拼接异常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及现有技术中的全景拍摄流程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保持终端处于同一拍摄参数的条件下,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获得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这样,这些场景图像都是终端处于同一拍摄参数时拍摄所得,在后续合成照片的过程中,其重复拍摄的部分将完美的重合在一起,而不会出现景物重叠、黑影等拼接异常。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由图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终端I包括:拍摄模块11及合成模块12 ;其中,拍摄模块11用于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具体的如,移动式拍摄可以是沿一直线水平/垂直/斜向挪动终端进行拍摄(实施例四中就以水平挪动终端为例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是在水平面/垂直面/斜平面内以某点为中心转动终端进行拍摄(如全景180、360拍摄等),场景图像是用于合成模块12合成照片用的;合成模块12用于将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具体的如,合成模块12拼接成的照片可以是全景照片,如90— 360度旋转的全景照片,还可以是某拍摄场景的全视图,如某拍摄对象较大,直接拍摄全视图得到的照片不清楚,合成模块12就可以将该拍摄对象的多张局部的清晰图像拼接成该拍摄对象的清晰图片。在本实施例中,合成模块12拼接照片所使用的场景图像都是终端保持同一拍摄参数的条件下拍摄获得的,这些场景图像在拼接时就不会出现景物重叠、黑影等异常,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摄像分辨率、摄像曝光度、摄像焦距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如,终端摄像角度是指在拍摄场景图像时,终端与参考坐标系各坐标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当参考坐标系选定为水平面-经面-纬面时,终端摄像角度包括终端一个或多个平面(如终端显示屏幕所在的平面等与终端摄像头位置相对固定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经纬面两个夹角等,这些参数可以由终端内置的陀螺仪检测出来,在下文第三实施例中,终端摄像角度就包括终端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终端拍摄面(具体的如终端显示屏所在的界面、或者与终端摄像头光轴垂直的平面等)与水平面的夹角及终端拍摄面与南北方向的夹角,这三个角度一旦发生变化,就将导致终端所拍摄的场景图像出现扭曲等问题,从而导致拼接异常;又如,现有终端在拍照时,会自动调整拍摄效果,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会自动根据场景中的人物来调整拍摄时的分辨率、曝光度及焦距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由终端在拍摄时自动获取并记录),这种技术方便了用户,在用户单张拍摄照片时具有很好的使用体验,但是,若在用户全景拍摄时也自动调整曝光度等参数,会导致拍摄多张场景图像时的曝光度、焦距及分辨率发生变化,使得拍摄得到的多张场景图像之间某相同事物对象(如全景中的某门窗等)的显示效果不同,在后续拼接时,也可能导致拼接得到的照片明暗过渡不自然等现象的出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始终处于同一个摄像参数下拍摄场景图像,那么所得到的场景图像具备相同的摄像位置、摄像分辨率、摄像曝光度、摄像焦距,在此基础上,后续合成得到的照片将不会出现拼接异常、明暗过渡不自然等情况的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的终端还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在拍摄模块拍摄每一张场景图像之前,将当前摄像参数与预设的标准摄像参数匹配;若匹配不一致,则自动调整和/或提示用户调整当前摄像参数,直至与标准摄像参数一致,才触发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若匹配一致,则直接触发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具体的如,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和摄像曝光度,在拍摄每一张场景图像时,终端都将当前摄像参数与标准摄像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一致(两者相同)、则拍摄场景图像,若不一致,则进一步判断是摄像位置还是摄像曝光度不相同,若仅为摄像曝光度不相同,则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模块及合成模块;其中,所述拍摄模块用于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模块及合成模块;其中,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保持终端同一摄像参数对场景进行移动式拍摄,得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 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张连续的场景图像拼接成照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摄像分辨率、摄像曝光度、摄像焦距中的至少一个。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拍摄模块拍摄每一张场景图像之前,将当前摄像参数与预设的标准摄像参数匹配;若匹配不一致,则自动调整和/或提示用户调整当前摄像参数,直至与标准摄像参数一致,才触发所述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若匹配一致,则直接触发所述拍摄模块进行当前场景图像的拍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拍摄模块拍摄第一张场景图像时的摄像参数设置为所述标准摄像参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摄像参数包括终端摄像角度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拍摄预览界面设置第一提醒框及第二提醒框,所述第一提醒框用于表示所述标准摄像参数中的终端摄像角度,所述第二提醒框用于表示所述当前摄像参数的终端摄像角度,并根据用户操作实时更新所述第二提醒框,当所述第二提醒框与所述第一提醒框重合时,触发所述拍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立朱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