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军平专利>正文

自动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播秧机。该机由机架上的动力行走部分、转向机械,框架上的传动机构,框架后部的秧箱等组成。传动机构中包括由曲轮控制的机械手,秧箱下部与机框手相对的拨轮、拨片。本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对秧苗的损伤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插秧机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具体涉及自动插秧机。目前,农村水稻种殖多为人工插秧,其劳动量大,繁重,效率低下,现有的自动插秧机,结构较复杂,自行能力低,机械手易伤秧苗,种殖后秧苗返青时间长,秧苗种殖深度不能调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行自动插秧机,以克服上述之不足。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该自动插秧机包括机架上的动力行走部分、转向机构,框架上的传动机构,框架后部的秧箱。框架上的传动机构包括爬轮轴,上框上的传动轴、曲轴,秧箱下部的拨轮轴;爬轮轴与传动轴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与曲轴之间为齿轮传动;传动轴与拨轮轴之间的链传动。曲轴上设有伸缩夹式机械手。拨轮轴相对于机械手处设有拨轮,轮拨与机械手之间设有拨片。本自动插秧机结构简单、紧奏,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效率高,对秧苗损害小。其机械手可根据地势高低乾地调节。图1    插秧机传动立体示图图2    插秧机传动平面示图图3    机械手结构示图图4.1  拨轮拨片俯示图图4.2  拨片主示图图5    机械手与曲轴连接示图图6    控跳轴结构示图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机架13上的动力行走部分1为柴油机、变速器、转向机构等(图中未示出)。框架13上设由柴油机驱动的爬轮轴2,框架的上-->框9上设传动轴3、曲轴4。机架后部的秧箱7下部设拨轮轴6。爬轮轴2与传动轴3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3与拨轮轴6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3与曲轴4之间为齿轮传动10。曲轴4上设有伸缩夹式机械手5。拨轮轴6相对机械手处设有拨轮11。机械手与轮之间设有拨片12。机械手结构如图3、5:它包括设在曲轴4上的万向转动器5.3,万向转动器5.3的另一端与含爪连杆5.1铰接,含爪连杆5.1的另一端铰接含爪。含爪由两端带铰接孔的爪杆5.2彼此铰接呈棱形的爪中节5.4及中节前端的指头5.5组成。含爪连杆5.1穿过控跳轴8。控跳轴8如图6,它设在框架上,由两根相对开设半圆孔8.2的轴杆通过弹簧卡等8.1连接。拨轮拨片如图4.1、4.2所示。拨片12为十字形。该机曲轴上的机械手和拨轮拨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4对~24对。该机工作原理:在该机行走过程中,秧箱中的秧苗在拨轮拨片的作用下分出,并被机械手准确地夹住插入插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插秧机,它包括机架上的动力行走部分、转向机构,框架上的传动机构,框架后部的秧箱,其特征在于框架上的传动机构包括爬轮轴,上框上的传动轴、曲轴,秧箱下部的拨轮轴,爬轮轴与传动轴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与曲轴之间为齿轮传动;传动轴与拨轮轴之间的链传动;曲轴上设有伸缩式机械手;拨轮轴相对于机械手处设有拨轮,轮拨与机械手之间设有拨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插秧机,它包括机架上的动力行走部分、转向机构,框架上的传动机构,框架后部的秧箱,其特征在于框架上的传动机构包括爬轮轴,上框上的传动轴、曲轴,秧箱下部的拨轮轴,爬轮轴与传动轴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与曲轴之间为齿轮传动;传动轴与拨轮轴之间的链传动;曲轴上设有伸缩式机械手;拨轮轴相对于机械手处设有拨轮,轮拨与机械手之间设有拨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罗军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