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077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穴盘育苗装置,尤其是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包括穴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滴灌肥水供给管道,所述滴灌肥水供给管道分为上游管道、毛管,所述隔离层铺设于地面,所述填充层为透气保水性物质,填充层铺设于隔离层上,隔离层周围设有挡台,所述穴盘置于填充层上,且穴盘上部嵌入填充层中,所述穴盘周围的填充层中设有毛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能够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穴盘苗的成活率的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穴盘育苗装置,尤其是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包括穴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滴灌肥水供给管道,所述滴灌肥水供给管道分为上游管道、毛管,所述隔离层铺设于地面,所述填充层为透气保水性物质,填充层铺设于隔离层上,隔离层周围设有挡台,所述穴盘置于填充层上,且穴盘上部嵌入填充层中,所述穴盘周围的填充层中设有毛管。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能够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穴盘苗的成活率的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专利说明】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穴盘育苗装置,尤其是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多在温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室内使用穴盘育苗技术,为穴盘育苗供水多使用喷淋方式,因喷淋方式供会造成幼苗发生猝倒、立枯、茎基腐、疫病等苗期病害。在穴盘育苗苗期内,如何不使用化学药剂,通过农艺技术方法来达到预防病害发生、提高幼苗成活率的目的,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能够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穴盘苗的成活率的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包括穴盘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2、隔离层3、滴灌肥水供给管道,所述滴灌肥水供给管道分为上游管道、毛管6,所述隔离层3铺设于地面,所述填充层2为透气保水性物质,填充层2铺设于隔离层3上,隔离层3周围设有挡台4,所述穴盘I置于填充层2上,且穴盘I上部嵌入填充层2中,所述穴盘I周围的填充层2中设有毛管6。 所述的填充层2的厚度最好为3~5cm。所述的填充层2为基质、基质与土壤混合物或棉籽壳粉碎物。所述的滴灌肥水供给管道两端的海拔高度差为I~3cm。所述的毛管6布置数量与穴盘I摆放排的数量的比例为1:1或(n+1):n。所述的滴灌肥水供给管道的上游管道,采用阶梯式连接方法,即将主管道11 一分为二,分为二个二级管道12,将每个二级管道12再分成多个个三级管道13,以此类推。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苗床构成与设计可以是这样的: 如附图1所示,图中所示I是普通穴盘,用普通市售基质及穴盘即可,2是填充层,可以是基质、基质与土壤混合物、或更低廉的棉籽壳粉碎物,或其它填充物,要求有一定的保水性、透气性、可塑性;3是隔离层,可以使用带孔的塑料膜或纺织带,在四周设有挡台,可以利用砖块或土块等代替使用;4是普通滴灌肥水供给系统,与普通小型滴灌系统连接方法相似,5是地平面。室内(棚内)穴盘与毛管的摆放设计可以是这样的: 室内(棚内)设计如附图2所示,滴灌毛管的铺设密度与穴盘摆放密度可根据苗期管理习惯和水压条件等任意调整。例如:可以在每两排穴盘之间铺I根毛管,也可在每排下面铺I根毛管。每排穴盘与毛管呈平行关系,毛管与进水管呈垂直关系。图中所示9是进水管,10是施肥阀门,7是施肥te,6是毛管,I是穴盘,箭头表不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操作步骤: 步骤1:整平床地,放置隔离层,铺设毛管。整地要求,使同一畦内毛管两头海拔高度差控制在Icm以内为宜,若毛管与棚室走向相同(毛管很长),则毛管两头高度差控制在3cm以内为宜。首先设置好穴盘摆放排数、摆放方向以及与毛管的比例。毛管与穴盘摆放排数的比例可为1:1型或3:2型。若水压小,采用穴盘纵向摆放并选择(n+1):n型,如附图3所示。将带孔塑料膜(或编织带)铺于地面上,两边加土块或砖块等固体物,主要目的是便于走路。预留穴盘摆放的位置,在隔离膜上铺毛管,将填充物铺于隔离膜上,接通水源,试水,直到把填充物渗透。将填充物轻轻镇压,抹平,厚度3~5cm左右。步骤2:播种放盘 将基质浇水装盘,播种,盖好基质,按预先设定的位置一盘一盘地摆放,放盘时轻微晃动并按压,使穴盘与下面的填充物紧密结合。浇透水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步骤3:苗期管理 出苗前不放侧风,若温度太高无法控制,可放顶风或加遮阴网降温。出苗后一星期内,在正常天气和管理条件下不用浇水,一星期后,视苗情、基质墒度、填充物的墒度、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滴水。需要施肥时,接通施肥阀和施肥罐,苗期施肥总量和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比例根据不同作物需求而定。为保证安全,单次施肥量采用1%。浓度控制法和总量控制法相结合,即保证施入畦中肥水浓度不超过1%。,并且保证I克/平方米的总肥量。建议肥水首次少给,以后酌情增加。若出现整个棚室内不同畦块肥水不匀现象,采用进水管“阶梯接法”,增加二级管数量,如附图5所示。温 度和光照管理视作物需求和苗情而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下部填充层渗透原理,避免因地上部分供水而造成幼苗发生猝倒、立枯、茎基腐、疫病等苗期病害。不使用化学药剂,通过农艺技术方法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提高幼苗成活率。所需原材料,在普通农资市场均可购买,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适合进行工厂化育苗或人工育苗,广泛适用于蔬菜花卉类作物,如十字花科、菊科、茄科、葫芦科,或蔬菜花卉以外的其它作物,只要该作物可采用穴盘育苗,就可采用该技术,尤其是苗期容易死苗或发病的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辣椒特别有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能够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穴盘苗的成活率的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滴灌肥水供给管道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室内(棚内)穴盘与毛管的摆放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室内(棚内)穴盘与毛管的另一种摆放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滴灌肥水供给管道的上游管道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穴盘,2为填充层,3为隔离层,4为挡台,5为地面,6为毛管,7为施肥罐,8为滴灌肥水供给管道,9为进水管,10为施肥阀门,11为主管道,12为二级管道,13为三级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照图1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I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包括穴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2、隔离层3、滴灌肥水供给管道8,所述滴灌肥水供给管道分为上游管道、毛管6,所述隔离层3铺设于地面,所述填充层2为透气保水性物质,填充层2铺设于隔离层3上,隔离层3周围设有挡台4,所述穴盘I置于填充层2上,且穴盘I上部嵌入填充层2中,所述穴盘I周围的填充层2中设有毛管6。所述的填充层2为基质,其厚度为3cm。所述的滴灌肥水供给管道两端的海拔高度差为1cm。所述的毛管6布置数量与穴盘I摆放排的数量的比例为1:1。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填充层2的厚度为4cm。所述的填充层2为基质与土壤混合物。所述的滴灌肥水供给管道两端的海拔高度差为2cm。所述的毛管6布置数量与穴盘I摆放排的数量的比例为3:2。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填充层2的厚度为5cm。所述的填充层2为棉籽壳粉碎物。所述的滴灌肥水供给管道两端的海拔高度差为3cm。所述的毛管6布置数量与穴盘I摆放排的数量的比例为2:1。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填充层2的厚度为5cm。所述的填充层2为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作物穴盘滴灌育苗配套装置,包括穴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2)、隔离层(3)、滴灌肥水供给管道(8),所述滴灌肥水供给管道(8)分为上游管道、毛管(6),所述隔离层(3)铺设于地面,所述填充层(2)为透气保水性物质,填充层(2)铺设于隔离层(3)上,隔离层(3)周围设有挡台(4),所述穴盘(1)置于填充层(2)上,且穴盘(1)上部嵌入填充层(2)中,所述穴盘(1)周围的填充层(2)中设有毛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沂辉林义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