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085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该扳动式容器盖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下盖和上盖。该下盖包括:下盖本体部。上盖与下盖同轴,包括:上盖本体部,呈盖状,扣合于下盖本体部的外侧边缘;上盖扳动部,为沿上盖本体部向上延伸的扁状凸起,定义该扁状凸起的一扁平面或扁曲面为施力面。在施力面朝向侧面扳动该上盖扳动部,可沿通过远离施力面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且垂直于下盖中心轴线的一转动轴将上盖本体部从所述下盖本体部扳开。该扳动式容器盖通过扳动设置于上盖表面的上盖扳动部,可以实现了对容器盖打开/关闭的单手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该扳动式容器盖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下盖和上盖。该下盖包括:下盖本体部。上盖与下盖同轴,包括:上盖本体部,呈盖状,扣合于下盖本体部的外侧边缘;上盖扳动部,为沿上盖本体部向上延伸的扁状凸起,定义该扁状凸起的一扁平面或扁曲面为施力面。在施力面朝向侧面扳动该上盖扳动部,可沿通过远离施力面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且垂直于下盖中心轴线的一转动轴将上盖本体部从所述下盖本体部扳开。该扳动式容器盖通过扳动设置于上盖表面的上盖扳动部,可以实现了对容器盖打开/关闭的单手操作。【专利说明】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科研、医药临床容器;饮料容器;厨房液态调味品容器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
技术介绍
无菌操作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尤其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广泛使用,例如无菌发酵、微生物及细胞的培养及医学检验等过程。无菌操作的容器通常以加盖或加塞方式封闭,从容器中取样或加样是必须的操作,为保证无菌操作的规范性,通常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如下技术要求:(I)容器去盖(或脱塞)应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手指或其他物体禁止从开盖后的容器口上方经过,以避免污染;(2 )容器的瓶盖(塞)在去盖(或脱塞)后,不得接触任何污染环境,以免在盖回后引入杂菌;(3)操作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以减少样品与外界缓解接触的时间。请参照图1,在对试剂瓶进行无菌加样时,首先需要取下试剂瓶的瓶盖,将其放置到无菌环境下;而后,一手持瓶,另一手进行取样。在操作过程中,手指不能经过无菌容器的管口。此外,在操作时还应对试剂瓶的瓶口采用酒精灯在瓶口进行加热,其目的一方面在瓶口形成上升气流,将瓶口的细微污染物带走,另一方面是利用高温灭杀可能对试剂瓶内样品造成污染的微生物。对于图1所示的无菌容器,其通常采用的为螺口盖和橡胶塞来对无菌容器进行密闭保护。然而,螺口盖和橡胶塞的开合需要双手操作,耗时费力,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加了污染的可能。美国史代尔公司开发了一种具有自动开合功能饮料瓶。请参照图2,该饮料瓶包括:瓶体1、旋接在瓶颈上的上旋盖2和嵌套在瓶颈下部且与所述上旋盖可拉断连接的防盗圈。上旋盖2的中部设置有向上伸出的吸嘴201,在上旋盖2的侧部一体成型有可罩住奶嘴和进气管202的罩盖3。对于图2所示的饮料瓶,罩盖3的开合需要一手持瓶,另一手的手指由上旋盖2的侧朝向上推动罩盖3的边缘,以打开罩盖,然而,在推动罩盖3的过程中,手指不可避免地要经过瓶口,这对无菌操作而言,存在着极大的污染隐患。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 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针对无菌操作,既方便使用者开合又能尽可能避免污染隐患的容器盖。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扳动式容器盖以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以能够使用扳动的方式打开容器盖,方便容器开合的同时又能避免污染。(二)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扳动式容器盖。该扳动式容器盖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下盖,包括:下盖本体部;上盖,与下盖同轴,包括:上盖本体部,呈盖状,扣合于下盖本体部的外侧边缘;上盖扳动部,为沿上盖本体部向上延伸的扁状凸起,定义该扁状凸起的一扁平面或扁曲面为施力面;在施力面朝向侧面扳动该上盖扳动部,可沿一转动轴将上盖本体部从下盖本体部扳开,其中,该转动轴通过远离所述施力面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且垂直于下盖中心轴线。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还包括:连接部,设置于下盖和上盖的侧面,实现两者的软连接;远离施力面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为靠近该连接部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上盖扳动部沿平行于转动轴的方向延伸,施力面为上盖扳动部远离该连接部的面。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上盖扳动部的尺寸满足:T≤3R/2,R< A≤2R,其中,T和A分别为上盖扳动部在Η/2高度处的厚度与宽度,R为上盖本体部的半径,H为上盖扳动部的高度。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上盖扳动部满足:R/2 ≤ T,3R/2 ≤ A。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R和H满足:0.5cm≤R≤1.5cm,0.5cm ≤H ≤ 4cm,优选为:0.8cm ≤ R ≤ 1.2cm, 0.8cm ≤H ≤1.5cm。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上盖扳动部的垂直于转动轴的剖面形状为梯形、三角形或矩形。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上盖扳动部的垂直于转动轴的剖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该上盖扳动部位于上盖本体部靠近连接部的一侧。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上盖扳动部位于上盖本体部的中央位置。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下盖本体部呈圆筒状;下盖还包括:下盖密封部,呈与下盖本体部同轴的圆筒状,通过下盖连接部连接至外侧的下盖本体部,其内侧具有环状凹槽;上盖还包括:上盖密封部,呈与下盖密封部圆筒状内腔相匹配的塞状,在环状凹槽的对应位置具有环状凸起;当上盖本体部扣合于下盖本体部的上方边缘时,上盖密封部进入下盖密封部内,上盖密封部的环状凸起卡嵌于下盖密封部的环状凹槽内。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下盖本体部呈圆筒状,其内圆筒面具有内螺纹,与相应容器的容器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优选地,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中,弹性材料为塑料或橡胶,优选为聚丙烯或软性聚乙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上述扳动式容器盖,该扳动式容器盖的下盖本体部固定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扳动式容器盖及应用该扳动式容器盖的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在上盖的上表面设置扳动部,通过单手拇指扳动该扳动部,就可将容器盖打开,另一只手能够同时进行加样或取样,方便了用户操作;(2)在打开容器盖的过程中,拇指从侧面打开容器盖,不经过容器口,从而避免了对容器和容器内样品的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无菌容器加样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具有自动开合功能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扳动式试管盖在两不同视角下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为本实施例扳动式试管盖在闭合、半开和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3A和图3B所示扳动式试管盖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扳动式容器盖在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7A至图7C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扳动式容器盖在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8A至图8D为图3A和图3B所示扳动式试管盖在使用过程的状态示意图。【本技术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下盖;11-下盖本体部; 12-下盖连接部; 13-下盖密封部;20-连接部;30-上盖;31-上盖本体部; 32-上盖密封部;33-上盖扳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动式容器盖,其特征在于,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 下盖,包括:下盖本体部; 上盖,与所述下盖同轴,包括: 上盖本体部,呈盖状,扣合于所述下盖本体部的外侧边缘; 上盖扳动部,为沿所述上盖本体部向上延伸的扁状凸起,定义该扁状凸起的一扁平面或扁曲面为施力面; 在所述施力面朝向侧面扳动该上盖扳动部,可沿一转动轴将所述上盖本体部从所述下盖本体部扳开,其中,该转动轴通过远离所述施力面的下盖本体部外侧边缘且垂直于下盖中心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刚屈嫦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君立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