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257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包括:风叶轮毂,具有轮毂法兰;环形的风叶导流圈,与风叶轮毂同轴设置,并且与轮毂法兰之间形成叶片安装空间,风叶导流圈的中心形成用于进风开口;风叶叶片,安装在叶片安装空间内,两侧分别与轮毂法兰和风叶导流圈连接;风叶轮毂上具有朝向风叶导流圈的进风开口凸起设置的导风件,导风件的斜面与风叶轮毂的平面之间形成轮毂导风角度A;轮毂导风角度A的角度范围为100°≦A≦140°。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性地设计了合适的离心叶片的风叶叶片角度值,得到一种噪音更低的离心叶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风叶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心风叶。
技术介绍
目前后向型离心风叶主要应用于天井机空调机组。后向型离心风叶由风叶导流圈进风,然后从导流圈和轮毂中间出风,整个过程中,风的流场做了90°的转向。后向型离心风叶内的导风设计直接关系到风场是否顺畅,而这影响到了风机系统的噪音值。由风叶内的导流圈进来的风部份将由轮毂上的斜面将风导向,这就要求导风角度设计需要合理。除了上述风叶轮毂的导风作用影响着风场,后向型离心风叶的叶片对风进行了分离,这也直接影响着风场的流畅性。而对于现有的后向型离心风叶而言,由于风叶的轮毂导风角度、叶片前缘仰角、叶片前缘角都没有得到针对性的优化,所以其噪音值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离心风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向型离心风叶噪音值比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包括:风叶轮毂,具有轮毂法兰;环形的风叶导流圈,与风叶轮毂同轴设置,并且与轮毂法兰之间形成叶片安装空间,风叶导流圈的中心形成用于进风开口;风叶叶片,安装在叶片安装空间内,两侧分别与轮毂法兰和风叶导流圈连接;风叶轮毂上具有朝向风叶导流圈的进风开口凸起设置的导风件,导风件的斜面与风叶轮毂的平面之间形成轮毂导风角度A;轮毂导风角度A的角度范围为100°≦A≦140°。进一步地,轮毂导风角度A的角度为A=120°。进一步地,风叶叶片朝向进风方向具有凸出的尖角,尖角的下缘线与风叶轮毂的平面之间形成叶片前缘仰角B,叶片前缘仰角B的角度范围为40°≦B≦60°。进一步地,叶片前缘仰角B的角度为B=50°。进一步地,风叶叶片朝向进风方向具有凸出的尖角,尖角的上下缘的缘线之间具有叶片前缘角C,叶片前缘角C的角度范围为45°≦C≦90°。进一步地,叶片前缘角C的角度为C=70°。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性地设计了合适的离心叶片的风叶叶片角度值,得到一种噪音更低的离心叶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的轮毂导风角度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的前缘仰角和前缘角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叶轮毂;2、风叶叶片;3、风叶导流圈;A、轮毂导风角;B、叶片的前缘仰角;C、叶片的叶片前缘角。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包括风叶轮毂1,固定在风叶轮毂1的轮毂法兰平面上的风叶叶片2,与风叶叶片2的另一端连接的环形的风叶导流圈3。环形的风叶导流圈3与风叶轮毂1同轴设置,并且与轮毂法兰之间形成叶片安装空间,风叶导流圈3的中心形成用于进风的开口。风叶导流圈3的平面与风叶轮毂1固定风叶叶片2的轮毂法兰平面之间形成出风空隙,风叶叶片2竖立在出风空隙内,风叶轮毂1的外环面固定风叶叶片2。后向型离心风叶由风叶导流圈3中心进风,然后从风叶导流圈3和风叶轮毂1中间的出风空隙出风。整个过程中,风的流向做了90°的转向。参见图2、3所示,由导流圈进来的风部份将由风叶轮毂1中央凸起设置的斜面将风导向,这就要求导风角度设计需合理。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针对轮毂中央凸起设置的斜面与轮毂平面之间形成的离心风叶的轮毂导风角度A,风叶叶片2朝向进风方向凸出的尖角的前缘的下缘线与轮毂平面之间形成的叶片前缘仰角B,以及该尖角的上下缘的缘线之间具有的叶片前缘角C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实验。实验数据:转速为700r/min时,只更改轮毂导风角A,其它参数不变时,有如下实验数据:轮毂导风角A噪音值8048.49048.310048.11204814048.514548.715048.8转速为700r/min时,只更改叶片的前缘仰角B,其它参数不变时,有如下实验数据:叶片前缘仰角B噪音值3049.13548.54048.25048.16048.36548.67048.9转速为700r/min时,只更改叶片前缘角C,其它参数不变时,有如下实验数据:叶片前缘角C噪音值3448.94048.64548.37048.19048.29548.410048.5经实验验证,有如下结论:这些角度对噪音的影响均不是传统认为的线性升降,而是存在着峰谷极值,这在做实验之前难以预计。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性地实验获得了合适的噪音低谷值处的角度。后向型离心风叶轮毂导风角度A的合理范围:100°≦A≦140°,小于100°和超过140°后的噪音值明显上升,在此角度范围内则使得风场更加顺畅,降低噪音值。A=120°时效果最佳。除了上述风叶轮毂的导风作用影响着风场,后向型离心风叶的叶片对风进行了分离,这也直接影响着风场的流畅性。经实验验证,有如下两个结论:后向型离心风叶叶片的前缘仰角B的合理范围:40°≦B≦60°,小于40°和超过60°后的噪音值明显上升,同理,在此角度范围内使得风场更加顺畅,降低噪音值。B=50°时效果最佳。后向型离心风叶叶片的叶片前缘角C的合理范围:45°≦C≦90°,小于45°和超过90°后的噪音值明显上升,同理,在此角度范围内使得风场更加顺畅,降低噪音值。C=70°时效果最佳。由此,本专利技术获得了合适的风叶叶片角度值,得到一种噪音更低的离心叶片。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合理的轮毂导风角度,相对于不在范围内的轮毂导风角度,在相同的配置下,同风量噪音降低0.3dB(A)~0.7dB(A)。本专利技术采用合理的叶片前缘仰角,相对于不在范围内的叶片前缘仰角,在相同的配置下,同风量噪音降低0.5dB(A)~1dB(A)。本专利技术采用合理的叶片前缘角,相对于不在范围内的叶片前缘角,在相同的配置下,同风量噪音降低0.3dB(A)~0.8dB(A)。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风叶,包括:风叶轮毂(1),具有轮毂法兰;环形的风叶导流圈(3),与所述风叶轮毂(1)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轮毂法兰之间形成叶片安装空间,所述风叶导流圈(3)的中心形成用于进风开口;风叶叶片(2),安装在所述叶片安装空间内,两侧分别与所述轮毂法兰和所述风叶导流圈(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轮毂(1)上具有朝向所述风叶导流圈(3)的进风开口凸起设置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斜面与所述风叶轮毂(1)的平面之间形成轮毂导风角度A;所述轮毂导风角度A的角度范围为100°≦A≦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叶,包括:风叶轮毂(1),具有轮毂法兰;环形的风叶导流圈(3),与所述风叶轮毂(1)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轮毂法兰之间形成叶片安装空间,所述风叶导流圈(3)的中心形成用于进风开口;风叶叶片(2),安装在所述叶片安装空间内,两侧分别与所述轮毂法兰和所述风叶导流圈(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轮毂(1)上具有朝向所述风叶导流圈(3)的进风开口凸起设置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斜面与所述风叶轮毂(1)的平面之间形成轮毂导风角度A;所述轮毂导风角度A的角度范围为100°≦A≦140°;所述风叶叶片(2)朝向进风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新建王成蔡勃李子颀张正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