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内部可容纳泵转子的泵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124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8:30
一种内部容纳径向泵转子(10”’)的泵壳(39),所述泵壳可从径向压缩状态转化到径向扩张状态,并包括圆周方向上环绕的外壳表皮以及至少一个增强元件(29),其中提供至少一个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抗拉伸元件(37),所述抗拉伸元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不受力状态,在扩张状态被拉伸小于5%,并限制了所述泵壳的任何进一步扩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其内部可容纳泵转子的泵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是医学工程领域。其涉及的泵配备有泵转子,并具有泵壳的泵,泵壳的内部容纳泵转子。然而,尤其在医学工程领域,通常也在其他的
的应用中,已知的泵可沿径向压缩,转子和泵壳可以变形以便减小直径,并且在输送之后可就地扩张,以便适应优化功能所需的尺寸。另外,尤其在医学工程领域,已知的泵可被压缩,使其能插入到患者体内的血管中,并在那里扩张,以便通过泵的操作支持或独立地实现血液的输送。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稳定的收缩和扩张,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问题。例如,美国专利说明书US7393181B2描述了一种可收缩的泵转子,其中输送叶片成排设置在轮毂上,并在其上伸缩自如。从US7841976B2已知的泵转子可插入到导管的可扩张部分,从而在相应的导管部分扩张后在那里被操作。为此,通过在导管中延伸的轴驱动转子。以此方式形成的泵可穿过血管一路推进到心室,并且在该位置进行操作。US7927068B2也描述了一种具有转子的泵,转子具有轮毂以及可伸缩并可倾斜的输送叶片。转动操作期间,借助于产生的流体反压力,将输送叶片推入到适合泵操作的位置。从DE10059714C1中已知一种血管内泵,具有可收缩并可扩张的外壳,外壳具有网格。该外壳可容纳转子,并可借助插入闭锁插入到血管。上述现有技术状态通常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径向地压缩具有转子和泵壳的泵,例如,使其能够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并可在插入后扩张。稍后,相应的泵也会再次收缩,以便被除去。在压缩和扩张的过程中,转子和外壳通常都会相应地变形。一项特殊的挑战在于,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最小化泵间隙,即,转子之间的中间间隔,更具体的是输送叶片的径向外端与操作中泵壳的内壳壁,以便优化泵操作,特别是泵的效能和压缩。泵间隙必须非常小,特别是应尽可能保持恒定,从而防止在转子输送元件的径向外端处的任何溢流,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话,转子的输送元件或其他元件不应接触泵壳的内壁,从而在每分钟10,000转以上的高转速下,通常不会产生任何不必要的磨损或磨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该现有技术的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外壳以及上述类型的泵,使得泵间隙的调节尽可能精确和可重复。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可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和/或专利权利要求11的特征,和/或专利权利要求12的特征实现。相应地,泵壳具有外壳表皮以及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其中在外壳的充分扩张状态,外壳表皮借助于增强元件的扩张在圆周方向被拉紧,在圆周方向以抗拉伸的方式提供至少一个周向元件,与圆周方向不受力的状态相比,该周向元件在扩张状态被拉紧程度小于5%,特别是小于1%,该周向元件限制了泵壳的进一步扩张。外壳表皮可由容易变形的、柔性的、特别是柔韧的塑性材料组成,例如可含聚合物。外壳表皮可简单地围绕增强元件布置,或通过胶粘、焊接等常用的接合技术连接所述增强元件。增强元件也可通过浇铸集成到外壳表皮。通常,配置和布置增强元件,使其从内部径向地支撑外壳表皮。例如通过浇铸将增强元件集成到外壳表皮的情况也是可行的。泵壳从压缩状态扩张时,增强元件或一组增强元件变形并拉紧外壳表皮,这是由于所述增强元件向外壳表皮向外施加径向的力。如果外壳表皮被拉紧,特别是以无折痕的方式被拉紧,尤其会改善泵壳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特别是血液动力学特性,泵壳用于限制其内部容纳泵转子的内壁应尽可能光滑。然而,不应产生的这样的事实,即作用在外壳表皮上的力产生可变的拉伸力,依据增强元件施加的力的大小从而外壳内部尺寸发生变化。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周方向上环绕的抗拉伸元件,朝向增强元件外部径向施加的力不能以任何显著的方式拉伸该抗拉伸元件。抗拉伸元件有利地布置在容纳泵转子的泵壳的轴向横截面上。为此,抗拉伸元件也可覆盖泵转子的整个轴向长度。可拉伸元件也可为柔性膜,例如,其基本上比外壳表皮更加抗拉伸,并可径向围绕外壳表皮。抗拉伸膜也可仅仅围绕增强元件,本身可由外壳表皮径向围绕,或可替代外壳表皮。泵壳转而有利地包括轴向横截面,其内部基本形成为圆柱形。该圆柱形的轴向内部区域例如可容纳泵转子。这种圆柱形的形态也包括外壳表皮借助支架支撑产生的,大致圆柱形形状通过各自内接于圆柱体形成的多棱柱、或多面体。构成该形态的各个限制面,例如可为菱形的。泵壳或其内部分别可轴向伸出,相对于设置成容纳泵转子的轴向横截面或多或少伸出泵转子的长度,例如至少2cm,特别是至少5cm,进一步特别是至少8cm之外。泵壳伸出设置成容纳泵转子的轴向横截面的长度的区域远离泵转子设置,即,朝向泵壳在其吸入侧具有吸入口的一端。在泵壳的近端将要输送的流体设置喷射口。然而,转子也可至少部分伸出外壳表皮封闭的结构之外。泵壳的吸入口可为,例如,前侧的开口,有利地被吸入笼覆盖。吸入笼的可具有例如为球帽(ballcalotte)的形状,或也可最初通过气球形状的泵壳的直径提供扩张,所述吸入笼凭借半球帽,或凭借装有盘管(pigtail)的点,朝向远端被终止。吸入笼也可由泵壳的连续增强元件形成。泵壳直到其吸入端形成为圆柱形,并且在吸入侧端部有利地具有漏斗状的扩张,在此增强元件退出并形成气球形状扩张的吸入笼。在喷射侧,或喷射侧的端部,泵壳在前部有利地具有开口。在此,增强元件也可从泵壳的壁部退出,并被引导至泵壳的中央对称轴线,其中增强元件保持和对中朝向泵壳同轴延伸并且直径小于泵壳直径的导管,并且可容纳,例如泵转子的驱动轴。有利地选择增强元件的形状、尺寸以及预处理,使得超出外壳的实际径向扩张的增强元件的弹力很大以至于径向指向外部的过剩力大于1N,优选大于4N。这意味着,即使增强元件的径向力被减小该过剩力的量仍然会产生外壳的充分扩张。以此方式确保了外壳不会变形,特别是不会相对于内部直径收缩,即使受到来自外部的某个有限的径向压力(最大与过剩力大小相同)。为了压缩泵壳,超过至少从内部径向作用的增强元件的力的力是有必要的。以此方式确保了,尤其在泵壳处于主动脉瓣的位置时,泵壳不会随着瓣膜的闭合而被压缩,从而卡滞转子,,也不会在接触到泵壳时被减速。传统上,这种接触会导致泵性能的损失,也会产生摩擦和溶血,即由于施加剪切力和磨削力而产生的血液损伤。增强元件可由,例如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弹性可收缩的支架组成,可为泵壳的扩张而被释放,并且可被弹性变形。增强元件也可,例如被形成为环形环绕元件,例如开放圆环,所述增强元件绕泵壳的圆周环绕,并且作为整体,可在螺旋状缠绕、压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被变形,其中所述增强元件的被圆环或线圈扩大的直径被扩张。也可以想到,增强元件分别形成拱顶或拱门,所述增强元件通过各个元件彼此之间的枢转扩张。形成这种拱顶或拱门时,也可在扩张状态将其啮合到自稳定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有利的实施例提供,在没有压缩的外壳形成的拱门或拱顶的扩张状态下,增强元件可抵抗至少1N,优选至少4N的指向内部的力。如果径向朝向内部的力明显超过该阈值,拱顶或拱门塌陷,使得泵壳借助压缩减小外部尺寸,并且在指向内部的力中断之后,可再次扩张。拱门或拱顶塌陷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提供,抗拉伸元件由柔韧膜,特别是外壳表皮形成。也可以提供,所述抗拉伸元件由在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环绕的环形成,所述抗拉伸元件至少在横截面上围绕所述增强元件。特别地,抗拉伸元件可在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其内部可容纳泵转子的泵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其内部可容纳泵转子(10,10’,10”,10”’)的泵壳(9,9’,9”,9”’,9””,39,39’,39”,39”’),所述泵壳可从径向压缩状态转化到径向扩张状态,并包括圆周方向上环绕的外壳表皮(43,43’)以及至少一个增强元件(20,21,22,23,24,25,26,27,28,29,45,46,47,48,49),其中,在所述外壳充分扩张的状态下,所述外壳表皮借助所述增强元件的扩张在圆周方向被拉伸,其中提供至少一个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抗拉伸元件(37,43,43’,50),所述抗拉伸元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不受力状态,在扩张状态被拉伸小于5%,并限制了所述泵壳的任何进一步扩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2 EP 11075271.4;2011.12.22 US 61/579,1221.一种其内部可容纳泵转子(10,10’,10”,10”’)的泵壳(9,9’,9”,9”’,9””,39,39’,39”,39”’),所述泵壳可从径向压缩状态转化到径向扩张状态,并包括圆周方向上环绕的外壳表皮(43,43’)以及至少一个增强元件(20,21,22,23,24,25,26,27,28,29,45,46,47,48,49),其中,在所述泵壳充分扩张的状态下,所述外壳表皮借助所述增强元件的扩张在圆周方向被拉伸,其中提供至少一个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抗拉伸元件(37,43,43’,50),所述抗拉伸元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不受力状态,在扩张状态被拉伸小于5%,并限制了所述泵壳的任何进一步扩张。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指向所述泵壳的附加径向扩张的所述增强元件(20,21,22,23,24,25,26,27,28,29,45,46,47,48,49)的弹力在所述泵壳的扩张状态下很大,以至于径向指向外部的力大于1N。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指向外部的力至少为4N。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的扩张状态下借助所述增强元件(20,21,22,23,24,25,26,27,28,29,45,46,47,48,49)形成的拱顶或拱门可抵抗至少为1N的径向指向内部的力,而不会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的扩张状态下借助所述增强元件(20,21,22,23,24,25,26,27,28,29,45,46,47,48,49)形成的拱顶或拱门可抵抗至少为4N的径向指向内部的力,而不会收缩。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伸元件(37,43,43’,50)由柔性膜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伸元件(37,43,43’,50)由所述外壳表皮(43,43’)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伸元件(37,43,43’,50)由在所述泵壳的圆周方向上环绕的环(37,50)形成,所述抗拉伸元件至少在横截面上围绕所述增强元件。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斯·布雷登布鲁伊克约尔格·舒马赫
申请(专利权)人: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