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146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3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它是由活性组分制成或者是由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石榴子、肉桂、豆蔻、荜茇、红花、干姜、胡椒、紫硇砂、小米辣、藏木通、木棉花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藏药具有祛寒化痞,消食,调肝益胃的功能。用于食积不化,胃肠及肝区疼痛,除寒肝萎症,萎缩性胃炎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属于藏药领域。
技术介绍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的增长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使2%的患者癌变,且治疗棘手,目前并无特效药物根治。现代医学使萎缩性胃炎的治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复发率高达80%以上,由于本病属于慢性病,难于根治,容易复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制剂存在强烈需求。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任何有关本专利技术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口服药物,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藏药,是由活性组分制成或者是由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石榴子、肉桂、豆蘧、荜茇、红花、干姜、胡椒、紫硇砂、小米辣、藏木通、木棉花。 它选择了石榴子、肉桂、豆蘧、荜茇、红花、干姜、胡椒、紫硇砂、小米辣、藏木通、木棉花进行组合作为原料药,其中(I)石槽子为安石槽科植物安石槽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种子。主治培根寒症,胃寒症及一切胃病。有助消化、抗胃溃疡、涩肠止血、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2)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3)豆蘧为姜科植物白豆蘧 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睡白豆蘧 Amomumcompactum Soland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4)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湾,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5)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瘍肿痛。(6)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7)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8)紫硇砂为卤化物类石盐族石盐。具有温胃通便,消胀的功效。用于“培根”和“龙”的合并症,腹胀腹鸣,便秘,噎嗝反胃。(9)小米辣为爺科植物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提升胃温,杀虫的功效。用于胃寒,痔疮,虫病。(10)藏木通为毛莨科植物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及开白花的同属植物数种的带叶及花果的二年生枝条。具有温胃,散寒,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胃部寒性痞块,寒性腹泻和水肿慢性胃炎。(11)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花Gossampinus malobarica (DC.)Merr.的干燥花。具有清肺热、肝热、心热,助消化的功效。用于心、肺、胆、肝热及消化不良。本专利技术藏药是治疗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方中石榴子为胃药之王,方中之君,具散寒温胃之功;肉桂、豆蘧、荜茇、藏木通等均为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之药,助石榴子温胃散寒之力;红花活血止血;紫硇砂提升胃火,消痞散结;干姜、胡椒、小米辣等调和龙、培根之盛实;木棉花清肺热、肝热、心热,助消化;诸药合用,共奏温胃消食、保肝健胃之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本专利技术藏药活性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药用量为在下述具体重量配比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石槽子37.5~112.5g、肉桂25~75g、豆蘧25~75g、荜发25~75g、红花5~15g、干姜5~15g、胡椒5~15g、紫硇砂5~15g、小米辣5~15g、藏木通12.5~37.5g、木棉花 12.5 ~37.5g。优选为:石槽子60~90g、肉桂40~60g、豆蘧40~60g、荜发40~60g、红花8~12g、干姜8~12g、胡椒8~12g、紫硇砂8~12g、小米辣8~12g、藏木通20~30g、木棉花20~30g。进一步优选为:石槽子75g、肉桂50g、豆蘧50g、荜发50g、红花10g、干姜10g、胡椒10g、紫硇砂10g、小米辣10g、藏木通25g、木棉花25g。本专利技术藏药活性组分的制备可以是将上述用量的原料药直接混合粉碎制成;也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中药制剂学》第73~74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制得。本专利技术藏药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中药制剂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散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等。本专利技术藏药具有祛寒化痞,消食,调肝益胃的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胃肠及肝区疼痛,除寒肝萎症,萎缩性胃炎等。本专利技术藏药的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I~1.5g, —日I~3次。【【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藏药的制备方法。【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藏药散剂的制备: 称取石榴子75g、肉桂50g、豆蘧50g、荜茇50g、红花10g、干姜10g、胡椒10g、紫硇砂10g、小米辣10g、藏木通25g、木棉花25g,混合后共同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即得散剂。【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藏药丸剂的制备: 称取石槽子37.5g、肉桂25g、豆蘧25g、荜发25g、红花5g、干姜5g、胡椒5g、紫硇砂5g、小米辣5g、藏木通12.5g、木棉花12.5g,混合后共同粉碎成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在60°C以下干燥,打光,包装,即得丸剂。【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藏药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石槽子112.5g、肉桂75g、豆蘧75g、荜发75g、红花15g、干姜15g、胡椒15g、紫硇砂15g、小米辣15g、藏木通37.5g、木棉花37.5g,混合后共同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在60°C以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藏药胶囊剂的制备: 称取石槽子60g、肉桂4 0g、豆蘧40g、荜发40g、红花8g、干姜8g、胡椒8g、紫硇砂8g、小米辣Sg、藏木通20g、木棉花20g,混合后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活性组分制成或者是由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具体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石榴子37.5~112.5g、肉桂25~75g、豆蔻25~75g、荜茇25~75g、红花5~15g、干姜5~15g、胡椒5~15g、紫硇砂5~15g、小米辣5~15g、藏木通12.5~37.5g、木棉花12.5~37.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活性组分制成或者是由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具体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石榴子37.5~112.5g、肉桂25~75g、豆蘧25~75g、荜茇25~75g、红花5~15g、干姜5~15g、胡椒5~15g、紫硇砂5~15g、小米辣5~15g、藏木通12.5~37.5g、木棉花12.5~37.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具体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石槽子60~90g、肉桂40~60g、豆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通天河藏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