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519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0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属于高压开关操作机构领域,设有操作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操作杆、电机和驱动机构,电机的电源端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到电源,操作杆一端设有触头与挡板,操作杆通过触头与挡板与驱动机构配合,设有传动机构,操作头与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配合,不会发生电压互感器击穿空气现象,10KV高压负荷开关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操作也不会被电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属于高压开关操作机构领域。
技术介绍
许多工厂设有自己的配电机构,以供应厂区内各个部分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用电,这样电力系统中会直接将IOKV的高压电传输给厂区内的配电机构,而因工厂因节省成本或者效益不好的原因,配电设备不会市场更换,大部分工厂的配电机构内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均为较为老式的手动操作机构,需要员工拿着操作杆将操作杆另一端的操作头插入IOKV高压负荷开关的操作孔,并旋转操作杆,使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而操作杆一般较短,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距离IOKV高压负荷开关较近,IOKV高压负荷开关内的电压互感器有可能击穿空气使操作人员触电,而且若IOKV高压负荷开关进水,导致其外壳带电,在工作人员操作时也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不会发生电压互感器击穿空气现象,IOKV高压负荷开关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操作也不会被电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设有操作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操作杆、电机和驱动机构,电机的电源端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到电源,操作杆一端设有触头与挡板,操作杆通过触头与挡板与驱动机构配合,设有传动机构,操作头与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配合。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模拟了原始的操作方式,扭动操作杆即可完成控制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的功能,但原始的是通过操作杆作用,而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操作杆扭动,触碰驱动机构的感应端,感应端接到信号后,驱动装置接通电机电源,电机转子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操作头也转动,操作头转动使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达到控制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的目的,此过程操作杆与操作头为分开状态,并不接触,利用电机带动操作头转动代替了直接通过操作杆带动操作头转动,而且固定操作头与操作杆的支架为绝缘材料,直接隔绝了工作人员与操作头之间的导电通路,而且通过支架增大了操作人员与IOKV高压负荷开关之间的距离,避免了电压互感器击穿空气的可能,而且即使IOKV高压负荷开关外壳带电也不会电到操作人员。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支架上设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上均设有固定环,操作杆与操作头分别通过两个固定环固定在支架上。因IOKV高压负荷开关的操作扭动力量较大,所以将操作杆与操作头双固定,可以保证其牢固,不会发生晃动和脱落的现象。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电机个数为两个。两个电机完成操作头扭动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并回到原位置的过程,避免了一个电机正反相供电导致寿命简短的问题。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驱动机构设有上控制板与下控制板,上控制板与下控制板上分别设有上行程开关与下行程开关,上行程开关与下行程开关与触头位于同一竖直位置,设有继电器I与继电器II,上行程开关与下行程开关一端连接电池一端,上行程开关与下行程开关另一端分别通过继电器I与继电器II的线圈连接到电池另一端,一个电机的电源端通过继电器I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另一个电机的电源端与继电器I和继电器II的常闭触点串联并连接到电源。当操作人员扭动操作杆时,操作杆触头下移,触碰下行程开关,继电器II的线圈导通,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即为一个电机转动,带动操作头正转,完成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然后操作人员反向扭动操作杆,触头上移,触头会停止触碰下行程开关并向上触碰上行程开关,在此过程中,下行程开关松开,继电器II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即为一个电机停止转动,另一个电机启动,另一个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操作头反转,使操作头回到初始位置,以便拔出,当触头触碰上行程开关后,继电器I线圈导通,常闭触点断开,即为另一个电机电源断开,操作过程结束;此过程安全可靠,使用了行程开关与继电器进行驱动,不容易被冲击电流烧毁,安全可靠,隔绝了操作人员与IOKV高压负荷开关的导电通路,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挡板与下控制板上均设有弹簧槽,挡板与下控制板的弹簧槽之间设有弹簧。当操作人员正向扭动操作杆后,可立刻弹回,避免两个电极接通时间过长导致扭转完成后,电机转不动,瞬时功率过大而烧毁电机。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与小齿轮,大齿轮安装在操作头一端,两个电机的转子上分别安装小齿轮,两个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将电机的动能传输给操作头,而且利用了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的齿数为小齿轮的4倍,增大了电机转子的力矩,避免因操作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所需要的力量过大,导致电机转不动甚至烧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模拟了原始的操作方式,扭动操作杆即可完成控制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的功能,但原始的是通过操作杆作用,而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操作杆扭动,触碰驱动机构的感应端,感应端接到信号后,驱动装置接通电机电源,电机转子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操作头也转动,操作头转动使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达到控制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的目的,此过程操作杆与操作头为分开状态,并不接触,利用电机带动操作头转动代替了直接通过操作杆带动操作头转动,而且固定操作头与操作杆的支架为绝缘材料,直接隔绝了工作人员与操作头之间的导电通路,而且通过支架增大了操作人员与IOKV高压负荷开关之间的距离,避免了电压互感器击穿空气的可能,而且即使IOKV高压负荷开关外壳带电也不会电到操作人员。所述的支撑杆,因IOKV高压负荷开关的操作扭动力量较大,所以将操作杆与操作头双固定,可以保证其牢固,不会发生晃动和脱落的现象。所述的电机个数,两个电机完成操作头扭动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并回到原位置的过程,避免了一个电机正反相供电导致寿命简短的问题。所述的驱动机构,当操作人员扭动操作杆时,操作杆触头下移,触碰下行程开关,继电器II的线圈导通,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即为一个电机转动,带动操作头正转,完成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然后操作人员反向扭动操作杆,触头上移,触头会停止触碰下行程开关并向上触碰上行程开关,在此过程中,下行程开关松开,继电器II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即为一个电机停止转动,另一个电机启动,另一个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操作头反转,使操作头回到初始位置,以便拔出,当触头触碰上行程开关后,继电器I线圈导通,常闭触点断开,即为另一个电机电源断开,操作过程结束;此过程安全可靠,使用了行程开关与继电器进行驱动,不容易被冲击电流烧毁,安全可靠,隔绝了操作人员与IOKV高压负荷开关的导电通路,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所述的弹簧,当操作人员正向扭动操作杆后,可立刻弹回,避免两个电极接通时间过长导致扭转完成后,电机转不动,瞬时功率过大而烧毁电机。所述的传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将电机的动能传输给操作头,而且利用了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的齿数为小齿轮的4倍,增大了电机转子的力矩,避免因操作IOKV高压负荷开关动作所需要的力量过大,导致电机转不动甚至烧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右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器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中:1、操作头;2、支架;3、操作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设有操作头(1),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操作杆(3)、电机(4)和驱动机构,电机(4)的电源端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到电源,操作杆(3)一端设有触头(5)与挡板(6),操作杆(3)通过触头(5)与挡板(6)与驱动机构配合,设有传动机构,操作头(1)与电机(4)通过传动机构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设有操作头(I),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操作杆(3)、电机(4)和驱动机构,电机(4)的电源端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到电源,操作杆(3) —端设有触头(5)与挡板(6),操作杆(3)通过触头(5)与挡板(6)与驱动机构配合,设有传动机构,操作头(I)与电机(4)通过传动机构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架(2)上设有四根支撑杆(7),支撑杆(7)上均设有固定环(8),操作杆(3)与操作头(I)分别通过两个固定环(8)固定在支架(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4)个数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OKV高压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设有上控制板(9)与下控制板(10),上控制板(9)与下控制板(10)上分别设有上行程开关(11)与下行程开关(12),上行程开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富崔宝荣宋尚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