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驱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驱鸟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驱鸟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数量和其活动范围不断加大,鸟类在线杆、线塔周围活动频繁,筑巢、停留的事时有发生,其筑巢材料多为导体,可能引起跳闸,其停留在瓷瓶上,排泄 物因腐蚀等降低瓷瓶绝缘强度,引起跳闸,所以随时驱赶鸟类离开有供电设备的地方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根据各种原理研发了多种驱鸟器,如可反光的风车、光闪LED、超声波、防鸟刺等,然而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只能按预定的频率不断的执行驱鸟操作,不能有效规避鸟类的适应性;二、只采用一种工作模式,工作耗能大,免维护状态下寿命短;三、不能非接触式修改参数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超声波驱鸟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所述箱体的内部中央设置有转轴基座,所述转轴基座上安装有伸出箱体顶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连杆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2),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央设置有转轴基座(3),所述转轴基座(3)上安装有伸出箱体(1)顶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末端套装有轴套(5),所述轴套(5)通过连杆(6)连接有多个风碗(7),所述风碗(7)内安装有扬声器(8),所述箱体(1)中还安装有电路控制板(9)和电源(10);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2)和扬声器(8)分别与电路控制板(9)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9)与电源(10)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9)包括:主控制器模块(11)、红外感应模块(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驱鸟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 (2),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央设置有转轴基座(3),所述转轴基座(3)上安装有伸出箱体(1)顶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末端套装有轴套(5),所述轴套(5 )通过连杆(6 )连接有多个风碗(7 ),所述风碗(7 )内安装有扬声器(8 ),所述箱体(1)中还安装有电路控制板(9)和电源(10); 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 (2)和扬声器(8)分别与电路控制板(9)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9)与电源(10)电连接; 所述电路控制板(9)包括:主控制器模块(11)、红外感应模块(12)和超声波发射模块(13),所述主控制器模块(11)分别与上述红外感应模块(12)和超声波发射模块(13)相连,所述主控制器模块(11)与上述电源(10)电连接; 所述红外感应模块(12)的电路结构为: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 (2)的电源端正极并接电阻Rl的一端后与电源正极VCC相连,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信号输出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负极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后接地;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后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春,薛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