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735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为解决已有垃圾中转场的垃圾压缩装置存在的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和受土地以及周边环境因素限制,无法改造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所述垃圾压缩装置(10)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7)上,升降平台(7)通过升降装置(1)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7)侧面通过滑轮(6)和导向柱(8)与地坑侧面连接。从而具有不受土地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限制,又能增大转运规模,运行维修成本较低,耗能较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为解决已有垃圾中转场的垃圾压缩装置存在的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和受土地以及周边环境因素限制,无法改造等问题,本技术采取所述垃圾压缩装置(10)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7)上,升降平台(7)通过升降装置(1)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7)侧面通过滑轮(6)和导向柱(8)与地坑侧面连接。从而具有不受土地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限制,又能增大转运规模,运行维修成本较低,耗能较小等优点。【专利说明】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垃圾压缩装置的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垃圾压缩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垃圾箱、框架、挂钩环和吊环组成,在框架上部设置有能与行车挂钩连接的挂钩环,在框架四角设置有能与垃圾箱连接的吊环,在框架上设置有由压头、油缸和导向机构组成的压缩装置,油缸通过油缸座安装在框架上,油缸杆与压头活动连接,导向机构设置在框架上,并与压头连接。使用时,先将垃圾倒入垃圾箱中,待垃圾箱中的垃圾倒满后,用行车将带有压缩装置的吊架吊环套入已设置在垃圾箱四角的销轴上,启动油缸,推动压头将垃圾箱内的垃圾压实,然后再将收集来的垃圾倒入垃圾箱内再压实,但,由于原行吊的行车梁及中转站原设计强度限制,仍无法使装载量大幅增加,使用其他设备又因原纵深不够而无法使采用,人口在增加,垃圾量以日俱增,已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对此,人们想通过对老的行吊垃圾中转场进行改造来更新设备增大转运规模,但由于受到土地和周边环境、原设备结构等因素限制,导致该项工作迟迟得不到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土地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限制,又能增大转运规模,运行维修成本较低,耗能较小的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包括垃圾压缩装置,所述垃圾压缩装置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侧面通过滑轮和导向柱与地坑侧面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由平台、进水口、储水箱和排污阀门组成,在由型材构成长方形框架状的平台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且能与垃圾压缩装置上的排污口对应,在平台下表面安装有储水箱,在储水箱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在呈长方形的平台短边侧部设有便于插销插入的孔,使升起后的平台能与地面连接并防止摆动。所述升降装置由二个油缸、钢丝绳和换向滚轮组成,二个油缸分别设置在地坑外两侧的地面上或地沟里,油缸的油缸杆通过滑块与已固定在地面上的滑轨连接,滑块的一边通过钢丝绳和换向滚轮与平台同一侧面连接,滑块的另一边通过钢丝绳和换向滚轮与平台同一侧面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由油缸、钢丝绳和换向滚轮组成,油缸设置在地坑外的地面上或地沟里,油缸的油缸杆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滑块的一边通过钢丝绳和多个换向滚轮分别与平台同一侧面一端两端连接,滑块的另一边通过钢丝绳和多个换向滚轮与平台另一侧面另一端两端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由卷扬机、钢丝绳和换向滚轮组成,卷扬机设置在地坑外的地面上或地沟里,卷扬机的两根输出轴分别通过二根钢丝绳和换向滚轮与平台同一侧面两端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由四个油缸和四根链条组成,油缸上端设置在伸出地面的导向柱上,油缸下端通过链条与平台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由四个油缸组成,四个油缸上端分别设置在已伸出地面的四根导向柱上,油缸下端与平台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垃圾压缩装置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侧面通过滑轮和导向柱与地坑侧面连接,设备总长度与行吊箱体接近,从而达到不改变原有土地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限制,又能增大转运规模,维修成本较低,耗能较小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的仰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升降平台的主剖视不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不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仰剖视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不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仰剖视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视不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仰剖视示意图。附图10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主视不意图。附图11是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仰剖视示意图。图中:1.升降装置 2.滑块 3.油缸 4.钢丝绳 5.换向滚轮 6.滑轮7.升降平台8.导向柱9.滑轨10.垃圾压缩装置11.排污阀门12.平台13.储水箱14.进水口 15.排污口 16.卷扬机17.链条。【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包括垃圾压缩装置10,所述垃圾压缩装置10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7上,升降平台7通过升降装置I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7侧面通过滑轮6和导向柱8与地坑侧面连接;附图3所示所述升降平台7由平台12、进水口 14、储水箱13和排污阀门11组成,在由型材构成长方形框架状的平台12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14且能与垃圾压缩装置10上的排污口 15对应,在平台12下表面安装有储水箱13,在储水箱13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11,在呈长方形的平台12短边侧部设有便于插销插入的孔,使升起后的平台12能与地面连接并防止摆动;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升降装置I由二个油缸3、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组成,二个油缸3分别设置在地坑外两侧的地面上或地沟里,油缸3的油缸杆通过滑块2与已固定在地面上的滑轨9连接,滑块2的一边通过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与平台12同一侧面一端连接,滑块2的另一边通过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与平台12同一侧面另一端连接;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升降装置I由油缸3、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组成,油缸3设置在地坑外的地面上或地沟里,油缸3的油缸杆通过滑块2与滑轨9连接,滑块2的一边通过钢丝绳4和多个换向滚轮5分别与平台12同一侧面两端连接,滑块2的另一边通过钢丝绳4和多个换向滚轮5与平台12另一侧面两端连接;附图6、附图7所示所述升降装置I由卷扬机16、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组成,卷扬机16设置在地坑外的地面上或地沟里,卷扬机16的两根输出轴分别通过二根钢丝绳4和换向滚轮5与平台12同一侧面两端连接;附图8、附图9所示所述升降装置I由四个油缸3和四根链条17组成,油缸3上端设置在伸出地面的导向柱8上,油缸3下端通过链条17与平台12连接;附图10、附图11所示所述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升降式移动垃圾压缩机,包括垃圾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装置(10)可移动的置于升降平台(7)上,升降平台(7)通过升降装置(1)安装在地坑内且能在地坑内上下移动,升降平台(7)侧面通过滑轮(6)和导向柱(8)与地坑侧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泽吴兆敏徐柏群沈绍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精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