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婷专利>正文

一种棒式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727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通过套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连接驱动电机,使驱动杆实现旋转驱动,驱动杆带动轮体实现旋转,从而快速实现了驱动轮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通过套轮连接。本专利技术方便连接驱动电机,使驱动杆实现旋转驱动,驱动杆带动轮体实现旋转,从而快速实现了驱动轮功能。【专利说明】一种棒式驱动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轮,特别涉及一种棒式驱动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驱动轮,往往包括轮本体、轮齿、外壳等简单结构。但此类驱动轮不具有棒式结构,驱动传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便连接驱动电机,使驱动杆实现旋转驱动,驱动杆带动轮体实现旋转,从而快速实现了驱动轮功能的棒式驱动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布置在凹槽的中间位置,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套装有第一卡接块,第一卡接块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接在第一固定杆中,第一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套装有第二卡接块,第二卡接块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卡接在第二固定杆中,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通过套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尾部设有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套轮为涡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棒式驱动轮,由于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布置在凹槽的中间位置,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套装有第一^接块,第一^^接块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卡接在第一固定杆中,第一^^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 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套装有第二卡接块,第二卡接块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卡接在第二固定杆中,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通过套轮连接;所以通过驱动杆连接驱动电机,使驱动杆实现旋转驱动,驱动杆带动轮体实现旋转,从而快速实现了驱动轮的功能;通过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可以方便该棒式驱动轮的固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棒式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棒式驱动轮的部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1,轮体I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2与套筒3,套筒3布置在凹槽2的中间位置,套筒3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以及驱动杆7,第一连杆4的一端插接在套筒3中,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杆5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0与第一连接块9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杆11套装有第一卡接块12,第一卡接块12设有第一^^槽18,第一^^槽18卡接在第一固定杆11中,第一^^接块12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9,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13,第三连杆6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14,第四连接块14与第三连接块13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15,第二固定杆15套装有第二卡接块16,第二卡接块16设有第二卡槽20,第二卡槽20卡接在第二固定杆15中,第二卡接块16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21,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驱动杆7通过套轮17连接,驱动杆7的尾部设有安装槽8,第—^槽18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第二卡槽2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套轮17为涡轮,第一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块10水平平行布置,第三连接块13与第四连接块14竖直平行布置。本专利技术棒式驱动轮,由于轮体I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2与套筒3,套筒3布置在凹槽2的中间位置,套筒3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以及驱动杆7,第一连杆4的一端插接在套筒3中,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杆5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0与第一连接块9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杆11套装有第一卡接块12,第一卡接块12设有第一卡槽18,第一卡槽18卡接在第一固定杆11中,第一卡接块12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9,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13,第三连杆6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14,第四连接块14与第三连接块13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15,第二固定杆15套装有第二卡接块16,第二卡接块16设有第二卡槽20,第二卡槽20卡 接在第二固定杆15中,第二卡接块16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21,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驱动杆7通过套轮17连接;所以通过驱动杆7连接驱动电机,使驱动杆7实现旋转驱动,驱动杆7带动轮体I实现旋转,从而快速实现了驱动轮的功能;通过第一卡接块12与第二卡接块16可以方便该棒式驱动轮的固定。由于驱动杆7的尾部设有安装槽8,所以通过安装槽8方便驱动杆7与驱动电机的安装。由于第一卡槽18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第二卡槽2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形状,所以与固定杆的形状匹配。由于第一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块10水平平行布置,第三连接块13与第四连接块14竖直平行布置,所以连接方向多样化,连接更加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布置在凹槽的中间位置,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套装有第一^^接块,第一^^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式驱动轮,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的对外朝向面设有凹槽与套筒,套筒布置在凹槽的中间位置,套筒的对内朝向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驱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中,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套装有第一卡接块,第一卡接块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接在第一固定杆中,第一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套装有第二卡接块,第二卡接块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卡接在第二固定杆中,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通过套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陈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