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器、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607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示踪器,属于石油钻井领域。该示踪器包括:球形封装支架;固定于支架的用于测量外界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支架内部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元件;固定于支架的通讯接口,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传输给数据处理元件,数据处理元件将所获取的结果存储并通过通讯接口传输出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其中示踪器能够在钻柱内的流体通道内随钻井液运动,经过钻头的水眼和环空之后与钻井液一同返回地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通过该钻井设备对井眼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示踪器、设备和方法可以实时对整个井筒进行参数采集,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示踪器、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示踪器,属于石油钻井领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以及使用该钻井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温度和压力是钻井工程中的两项重要的基础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可以了解井筒中的温度随深度增加的梯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钻井液流体特性和井壁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压力数据可以为优化钻井液密度和循环当量、选择最佳套管下入深度、提高钻井效率、识别油气层、降低作业风险和钻井成本提供依据。对整个井筒的温度、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建立随钻测量的温度、压力剖面对钻井工程的提速提效和安全钻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钻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发出了一些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器,这些仪器在靠近钻头的井底组合钻具中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在钻头附近测得地层温度、压力,不需要中断正常钻井工作就能把信息传至地面。这些仪器可以实时提供地层温度、压力数据,使钻井工艺得到优化,还可以早期检测到高温、高压地层,确定地层温度、压力梯度和流体界面,实时调整钻井液密度,使钻井作业、下套管和完井作业得到优化。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随钻测量仪(MWD、LWD、PWD等),测量参数多以地层特性参数为主,而且当前的参数测量多以钻头附近为主,是对井筒顶点的测量,对整个井筒的参数变化缺少一个立体的全过程测量。随着井深的不断增加和钻井液密度的变化,对全井筒的立体监测变得尤其重要。目前,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针对全井筒的参数的随钻实时测量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整个井筒的温度、压力随钻测量的示踪器,该示踪器可以快速检测全井筒的温度、压力参数,包括钻头位置附近的参数。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设计灵巧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针对全井筒进行实时测量,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示踪器,包括:球形封装支架;固定于支架的用于测量外界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支架内部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元件;固定于支架的通讯接口,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传输给数据处理元件,数据处理元件将所获取的结果存储并通过通讯接口传输出去。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包括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半球体中,通讯接口置于第二半球体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处采用氟橡胶或硅橡胶密封。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半球体具有通道,压力传感器置于通道中,压力传感器的引线通过通道连接到电路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内部充填有硅油。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数据处理元件通过晶体振荡器计时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时间标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半球体还具有用于保护通讯接口的插针帽。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与支架之间和插针帽与支架之间通过氟橡胶或硅橡胶密封,电路板和支架之间通过绝缘片隔离。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其中示踪器能够在钻柱内的流体通道内随钻井液运动,经过钻头的水眼和环空之后与钻井液一同返回地面,其中,示踪器在运动过程中实时采集和存储井眼的数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通过该设备进行井下参数测量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将示踪器送入到钻柱内的流体通道;第二步:示踪器随钻井液在钻柱内向下运动,并从钻头的水眼出来进入环空,示踪器在运动过程中实时采集和存储井眼的数据,最后随钻井液一起返回地面;第三步:打捞示踪器,并把示踪器所采集到的数据下载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具有球形的外形设计,并将各个测量所需的模块合理有效地整合到球形封装支架内部的不同位置,大大提高了测量装置的集成度。同时,根据几何学原理,球形设计使其节省材料,并且有利于将其在钻井液中流动所受的阻力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备有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时监控整个井筒的参数。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配备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的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首先参照图1,图1显示了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踪器11的钻井设备。图2和图3进一步详细描述了示踪器11。首先参照图3,图3显示了示踪器11的结构。示踪器11为球形结构,其具有球形的封装支架27(图3中未标出),用来支撑和固定示踪器11的其余部件。封装支架27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该球形封装支架27包括两部分,即上半球31和下半球32。上半球31和下半球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处可以采用氟橡胶或者硅橡胶圈密封。球内部可充填硅油,以保证球内和球外压力平衡,提高封装支架27的抗压强度。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半球31的顶部开有例如圆柱形凹槽的支撑基座,凹槽内放置压力传感器22,其承压面直接与外界接触,用于采集井筒的压力数据。压力传感器22与支撑基座之间的缝隙采用氟橡胶或者硅橡胶密封。压力传感器22可以为柱形,总直径小至3.2mm。压力传感器22可以是微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量程、高精度、高频响应(例如400KHz)的特点,输出mV级电压,适用于静态和动态压力测量。上半球31内设置有电路板35。下半球32内设置有电路板36。电路板的方向可以设置为与压力传感器22的纵向方向垂直。上半球31与电路板35之间通过绝缘片38隔离,下半球32与电路板36之间通过绝缘片39隔离。电路板和示踪器11的封装支架27之间可以用胶黏剂固定在一起。再次参照图3,压力传感器22的支撑基座的底部连接有通孔34,即圆柱形的支撑基座和通孔34整体连通成一个通道。通孔34为柱形通孔,其纵向方向可以与压力传感器22的纵向方向一致。压力传感器22的引线通过通孔34连接到内部,与电路板35和36(下面将详细介绍)相连,用于信息的传输。参照图2的框图。电路板35上设置有信号调理电路,电路板36上设置有单片机21和温度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3用于采集井筒的温度数据。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23还可以具有模数转换器和I2C接口。温度传感器23可以为数字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封装尺寸小(5mm×3mm),功耗低(μA量级),测量精度高(例如0.5℃)。单片机21用来构成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来接收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对所收到的温度和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相应地打上时间标签,存储数据并实时发送数据。单片机21可以为MSP430系列单片机21,该单片机是一种极低功耗处理器,拥有16位精简指令集(RISC)CPU、16位寄存器组、连续发生器,可以提供极大的代码效率,具有5种节能模式,可以在不到1μs时间里从待机模式唤醒,其封装尺寸小(6.5mm×6.5mm)。在活动模式、工作电压为2.2V的情况下,工作电流为230μA;在待机模式下,工作电流为0.5μA;在关闭模式下(RAM保持),工作电流为0.1μA。结合图3,在下半球32的底部设置有作为通讯接口的插针接口37和用于保护插针接口37的插针帽301。单片机21把记录的或者存储的压力、温度数据,打上时间标签后通过插针接口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示踪器、包括该示踪器的钻井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示踪器,包括:球形封装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用于测量外界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架内部的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元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通讯接口,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传输给所述数据处理元件,所述数据处理元件将所获取的结果存储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示踪器,包括:球形封装支架,封装支架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用于测量外界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架内部的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元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构造成插针接口;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传输给所述数据处理元件,所述数据处理元件将所获取的结果存储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出去,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半球体中,所述通讯接口置于第二半球体中,所述第二半球体还具有用于保护所述通讯接口的插针帽,所述第一半球体具有通道,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所述通道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引线通过所述通道连接到所述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处采用氟橡胶或硅橡胶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示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部充填有硅油。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祖扬李光泉陆黄生张卫倪卫宁李三国杨明清李继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