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5623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包括: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基于直径协议向签约数据服务器发送服务数据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基于直径协议向所述网络实体发送服务数据响应消息,当确定需要进行所述压缩处理时,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携带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所述网络实体对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进行解压,得到所述签约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数据传输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直径(Diameter)协议的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无线城市的大规模建设,行业应用对集群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数据宽带化、业务多样化、终端多模化、系统IP化是当前集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集群通信正逐步进入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时代。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是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为核心技术,将TD-LTE的高速率、大带宽与数字集群技术中的资源共享、快速呼叫建立、指挥调度等特点进行融合的集语音、数据、视频为一体的新一代宽带数字集群系统。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以LTE系统架构为基础,系统分为终端、接入网、核心网、签约数据服务器、调度控制中心和操作维护中心五部分。签约数据服务器实现集群用户信息、集群组用户信息的管理和查询、用户鉴权、密钥(包括单呼和组呼密钥)生成、保存和管理等功能,对外提供获取签约数据和操作签约数据的接口。签约数据服务器对外接口应用协议采用标准的Diameter协议。在基于3GPP协议的公网系统中,HSS即签约数据服务器的角色,负责维护用户的签约数据。现有公网中与签约数据服务器接口的消息都是查询或修改单一用户的签约数据,传输数据量有限,不存在获取大量签约数据的场景,也不会对传输和业务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在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中,签约数据服务器除了维护终端的签约信息外,还维护集群组的签约数据,并且由于在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中一个终端可以属于多个组,一个组内也可以包含很多终端,导致在某些场景下需要获取多个组或终端的签约信息,甚至需要获取全部组或终端的签约信息,传输的信息量比公网要增大很多倍,带来的问题也更加明显。集群系统中签约数据服务器会存储两大类签约数据,一是组的集群签约信息,主要包括组的基本属性、业务权限及组内的终端列表等;二是终端的集群签约信息,主要包括终端的集群属性、业务权限及终端所属的组列表等。由于支持更多更细致的业务类型及权限控制方式,每个终端或组的签约数据存储空间可能达到1K字节以上。与签约数据服务器接口的周边网元,如调度控制中心,可以通过组标识或终端标识来获取需要的签约数据内容,在查询或修改多个组或终端的签约数据时,需要传输的签约数据信息量很大,可能达到百K字节或M字节以上。现有的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采用直接传输Diameter大数据包的方式,依靠底层SCTP的分包技术进行分段传输。虽然签约数据服务器采用的Diameter协议对应用数据的长度限制较宽,可以组成一条较大的Diameter消息传输,但是传输消息太大,会对传输资源占用很大,同时给进行传输双方网元的socket处理带来负担。另外,依靠底层SCTP层的分包、组包技术来传输较大的应用数据,会增加发生丢包重传的概率,给网络传输带来很大的时延,影响业务接入时长。如果在业务频繁时段,单次业务的时延会累计到后续业务上,影响整体处理性能。进一步地,因丢包概率的增加,重传失败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可靠性降低,导致有可能造成业务失败。由此可见,现有的TD-LTE的宽带集群系统采用直接传输Diameter大数据包的方式,依靠底层SCTP的分包技术进行分段传输,存在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iameter协议的传输方法,能有效解决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数据传输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包括: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基于直径协议向签约数据服务器发送服务数据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基于直径协议向所述网络实体发送服务数据响应消息,当确定需要进行所述压缩处理时,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携带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所述网络实体对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进行解压,得到所述签约数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Diameter协议的传输方法,在传输数据前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再传输,这样,通过减少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可以有效解决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数据传输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传输数据前先对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少实际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可有效解决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下数据传输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步骤101、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基于直径协议向签约数据服务器发送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具体地,上述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通常为调度控制中心,当然也不限于该实体,只要可以向签约数据服务器请求数据的网络实体都可以。本步骤发送请求消息的具体方法同现有系统,在此不再赘述。步骤102、所述签约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基于直径协议向所述网络实体发送服务数据响应消息,当确定需要进行所述压缩处理时,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携带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这里,可以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来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当需要进行压缩处理时,可利用预设的专用于携带压缩数据的名值对(Attribute Value Pair,AVP)携带被压缩的数据。较佳地,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的具体方法可以为:如果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这里,当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上述阈值时,说明签约数据量过大,需要通过对其数据进行压缩,减少空间和传输所使用的资源,可以有效解决该情况下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问题。上述阈值的具体设置可由本领域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可以灵活选择是否使用压缩或不压缩的方式进行传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直径协议的消息是由多个AVP构成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压缩处理可以是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即对部分AVP数据进行压缩,也可以是对全部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处理,即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对应的全部AVP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地,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基于直径协议向签约数据服务器发送服务数据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基于直径协议向所述网络实体发送服务数据响应消息,当确定需要进行所述压缩处理时,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携带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所述网络实体对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进行解压,得到所述签约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径协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要请求签约数据的网络实体基于直径协议向签约数据服务器发送服务数据请求
消息;
所述签约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请求的签约数据的
数据量,确定是否对所请求的签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基于直径协议向所述网络实
体发送服务数据响应消息,当确定需要进行所述压缩处理时,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
携带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
所述网络实体对所述压缩处理后的签约数据进行解压,得到所述签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实体为调度控制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数据响应消息进一步携带
用于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