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卫平专利>正文

一种胸穿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2540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穿椅,包括上肢依靠面、移动管、L型支撑架、椅面、螺纹杆和底座,上肢依靠面下端面连接移动管上端,移动管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中,且移动管在L型支撑架中能上下移动,L型支撑架一端连接底座,且底座与L型支撑架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底座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和椅面,螺纹杆下端套设在底座中,且螺纹杆在底座中能上下移动,螺纹杆上端连接椅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穿椅,包括上肢依靠面、移动管、L型支撑架、椅面、螺纹杆和底座,上肢依靠面下端面连接移动管上端,移动管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中,且移动管在L型支撑架中能上下移动,L型支撑架一端连接底座,且底座与L型支撑架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底座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和椅面,螺纹杆下端套设在底座中,且螺纹杆在底座中能上下移动,螺纹杆上端连接椅面;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专利说明】一种胸穿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胸腔穿刺抽液时为患者保持姿势的专用医疗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胸穿椅。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时穿刺部位一般在胸背部肩胛下线第8、9肋间,医生站在患者背后操作,患者的标准姿势为:正常坐姿的基础上,上身直立略前倾,双上肢胸前合抱依靠固定物。这个姿势既有利于医生操作,又有利于患者能较长时间保持舒适的姿势。目前尚无专用的让患者保持胸穿姿势的医疗设备,通常方法是取一合适的椅子,患者面对椅背骑跨在椅子上,椅背的顶端放置一枕头,双上肢胸前合抱依靠在枕头上,患者上身的重量由椅面和椅背支撑,并由椅子来维持胸穿姿势。现有的椅子是适合人体正常坐姿,背靠椅背,臀部坐于椅面,双腿前方可任意角度张合。不同规格的椅子,椅面、椅背的高矮宽窄不一。胸穿时使用无固定规格的椅子,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导致患者和医生不能舒适地保持胸穿姿势:1.患者反向骑跨于椅子上,受椅面和椅背的限制,双腿必须岔开,岔开的角度由椅面和椅背的固定结构所控制,角度过大会使患者不适。2.患者身体高矮不一,不同规格的椅子椅背也高矮不一,患者依靠在椅背上不一定能保持上身直立前倾的适合胸穿的姿势。3.枕头置于椅背顶端一方面用来调节椅背的高度,另一方面可使双前臂有柔软的衬垫,适合长时间依靠,但椅背顶端较窄,枕头置于其上固定不牢,患者有双前臂滑落、姿势改变的危险,可能导致胸穿时误伤。4.医生必须根据椅子高度、患者身高和穿刺点来调节自己的操作姿势,同时医生的身体高矮也有个体差异,普遍情况是穿刺部位过低,医生必须弯腰、屈膝,不利于长时间操作。因此需要有一个专用的为患者保持胸穿姿势的医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同类技术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胸穿椅,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胸穿椅,包括用于供患者双上肢合抱于胸前并且双前臂所依靠摆放的上肢依靠面,设置在上肢依靠面下部的依靠面支撑部分,用于供患者臀部坐的椅面,以及连接在椅面下部的椅面支撑部分;上肢依靠面呈后高前低的倾斜面;椅面的水平高度固定或通过升降结构可调,上肢依靠面的水平高度固定或通过升降结构可调,上肢依靠面下部设有使双腿自由张合的空间。前述的胸穿椅,包括:上肢依靠面、移动管、L型支撑架、椅面、螺纹杆和底座,上肢依靠面下端面连接移动管上端,移动管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中,且移动管在L型支撑架中能上下移动,L型支撑架一端连接底座,且底座与L型支撑架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底座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和椅面,螺纹杆下端套设在底座中,且螺纹杆在底座中能上下移动,螺纹杆上端连接椅面。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是:前述的胸穿椅,移动管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I,且L型支撑架上端也设有与定位孔I对应的定位孔,L型支撑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销钉,且销钉依次穿过定位孔和定位孔I,销钉用于固定移动管。前述的胸穿椅,底座上端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下端也设有螺纹,且螺纹孔与螺纹杆下端的螺纹相配合,底座上端水平方向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连接螺钉,螺钉用于固定螺纹杆。前述的胸穿椅,上肢依靠面和椅面上还设有衬垫,且上肢依靠面与水平面成15°夹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占地面积小,不浪费空间,采用螺纹调节高度,使用简单、方便快捷,使用衬垫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上肢依靠面与水平面成15°夹角,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也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L型支撑架,2-定位孔,3-移动管,4-上肢依靠面,5-衬垫,6-椅面,7-螺纹杆,8-底座,9-销钉,11-定位孔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穿椅,包括上肢依靠面4、移动管3、L型支撑架1、椅面6、螺纹杆7和底座8,上肢依靠面4下端面连接移动管3上端,移动管3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I中,且移动管3在L型支撑架I中能上下移动,L型支撑架I 一端连接底座8,且底座8与L型支撑架I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底座8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7和椅面6,螺纹杆7下端套设在底座8中,且螺纹杆7在底座8中能上下移动,螺纹杆7上端连接椅面6。移动管3下端设有五个定位孔I 11,且L型支撑架I上端也设有与定位孔I 11对应的定位孔2,L型支撑架I上还设有两个销钉9,且销钉9依次穿过定位孔2和定位孔I 11,销钉9用于固定移动管3,底座8上端设有螺纹孔,螺纹杆7下端也设有螺纹,且螺纹孔与螺纹杆7下端的螺纹相配合,底座8上端水平方向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连接螺钉10,螺钉10用于固定螺纹杆7,上肢依靠面4和椅面6上还设有衬垫5,且上肢依靠面4与水平面成15°夹角。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根据患者的身高,通过旋转椅面6,调整椅面6的水平高度,然后通过螺钉10固定螺纹杆7,从而固定椅面6的水平高度;然后根据患者的上身高度,把移动管3调至适合的位置,用销钉9使移动管3固定在L型支撑架I中;然后开始给患者治疗。这样,本实施例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使用衬垫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符合人体结构,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身高和患者的要求自由调节高度等,同时患者的双腿能自由张开任意角度,从而使患者舒适的进行治疗。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胸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依靠面(4)、移动管(3)、L型支撑架(I)、椅面(6)、螺纹杆(7)和底座(8),所述上肢依靠面(4)下端面连接移动管(3)上端,所述移动管(3 )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I)中,且所述移动管(3 )在L型支撑架(I)中能上下移动,所述L型支撑架(I) 一端连接底座(8 ),且所述底座(8 )与L型支撑架(I)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所述底座(8 )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7 )和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依靠面(4)、移动管(3)、L型支撑架(1)、椅面(6)、螺纹杆(7)和底座(8),所述上肢依靠面(4)下端面连接移动管(3)上端,所述移动管(3)下端套设在L型支撑架(1)中,且所述移动管(3)在L型支撑架(1)中能上下移动,所述L型支撑架(1)一端连接底座(8),且所述底座(8)与L型支撑架(1)之间设有供患者双腿摆放空间,所述底座(8)上端设有依次设有螺纹杆(7)和椅面(6),所述螺纹杆(7)下端套设在底座(8)中,且所述螺纹杆(7)在底座(8)中能上下移动,所述螺纹杆(7)上端连接椅面(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卫平吴卫兵孔辉黄茂张石江
申请(专利权)人:解卫平吴卫兵孔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