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送纸机构及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167 阅读:8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适合进行在纸张传送方向的前端部上不形成空白的记录,并能够防止在脱离辊子时对纸张的负荷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传送不均匀,从而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该打印机具备:送纸辊(6),使其顶部面对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纸张传送路径并具有在俯视时其方向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轴线,而且可旋转;纸张压接部件(10),配设成可在送纸辊(6)上按压纸张(4);以及具有导向面的纸张后端导向部(9),该导向面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逐渐引导解除了与送纸辑(6)之间抵接的纸张后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送纸辊和纸张压接部件之间夹住纸张的同时通过转 动上述送纸辊来传送上述纸张的打印机送纸机构和具备这种送纸机构的打 印机。
技术介绍
历来所使用的打印机很多都是根据记录信息有选择性地使热敏头的多 个发热元件发热,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所需要的记录。图8表示使用热敏记录介质来进行所需记录的以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 剖面图。该打印机1具有配设于框架的指定位置上并且在驱动电动机M的驱动 力驱使下旋转驱动的压板辊2,并在该压板辊2的上部配设热敏头3。该 热敏头3为在金属制基板上排列配置多个发热元件的线型热敏头,俯视时 该排列配置的方向与作为记录用纸的热敏记录介质4(以下,简称为"纸张") 的传送方向相正交,并且至少在进行记录时,该热敏头3隔着纸张4与压 板辊2相抵接。而且,在进行记录时,根据记录信息(记录数据)有选择 性地使热敏头3的各发热元件发热,从而使纸张4的指定位置发色来进行 记录。于是,在进行记录时,热敏头3隔着纸张4与压板辊2相抵接的抵 接位置就成为记录位置PP。然后,在上述记录位置PP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图8的中间右侧)上配 设送纸辊6,该送纸辊6受到上述驱动电动机M驱动力的驱使以与上述压 板辊2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驱动。在该送纸辊6的上方,为了可在该送纸 辊6之间按压纸张,通过弹簧部件12在用于内装打印机的壳体11内配设 纸张压接部件10,而且送纸辊6所按压的纸张4通过该纸张压接部件10, 随着送纸辊6的旋转将纸张传送路径传送到上述记录位置PP上。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l存在如下问题,即当被传送的纸张4 后端从送纸辊6和纸张压接部件10之间的压接上得到解放时(以下,将因 传送使对纸张4的按压得到解放的情况称作"脱离辊子"),在施加给纸张4的负荷上会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纸张传送不均匀,并因其影响在记录位置 的记录结果上出现白条纹。负荷变化是产生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因为纸 张越厚负荷变化就越大,所以纸张的传送也受到其影响而变差,从而形成 白条纹等的可能性也变大。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曾提出过如下方法,例如脱离辊子时通过 传感器进行检测之后改变使送纸辊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的步进次数(专 利文献l),或者校正脱落辊子时的热敏头的每个发热元件的选择通电(专 利文献2)等等。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 — 8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3500号公报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将 随着所使用纸张的厚度而引起变化的负荷变化之差也考虑在内的控制,而 不能得到稳定纸张传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即在相对置地配设于比记录位置更靠 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对传送辊之间夹持纸张前端部,之后解除纸张 后端的送纸辊和纸张压接部件之间的压接从而在消除了纸张负荷的状态下 进行记录。但是,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就会在形成记录结果的纸张前端侧 上形成与开始记录之前从记录位置到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所传送的量相当 的空白部分,因此如果要求不形成空白的记录结果,就不能采用这个方法。 而且,配合传送辊的纸张夹持还需要安装解除机构来解除纸张压接部件对 送纸辊的按压,因此打印机的结构就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脱离辊 子时给纸张的负荷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传送不均匀的送纸机构和具备这种送 纸机构并能够获得良好记录结果的打印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送纸机构具备送纸辊,其顶部 与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纸张传送路径相面对,并且具有其方向在俯视时 与纸张传送方向相正交的轴线并可旋转;以及纸张压接部件,配设为可在送纸辊上按压纸张,该打印机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纸张后端导向部,该纸张后端导向部具有将解除了与送纸辊之间抵接的纸张后端向纸张传送 方向下游侧逐渐引导的导向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通过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沿着其导向面逐渐 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引导解除了对送纸辊压接的纸张后端,可抑制施加 到纸张上的负荷发生急剧变化,可减轻纸张的传送不均匀。从而,可防止 纸张后端在脱离辊子时因负荷急剧变化而引起的、记录结果不佳的发生。 此时,不管纸张厚薄,纸张后端导向部均起到同样的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 通过上述送纸辊和使纸张介于中间而压接该送纸辊的纸张压接部件来传送 纸张,因此可以在纸张的前端不设空白地形成所需记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形成在上 述送纸辊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构成上述纸张传送路径的 纸张导向面突出得低于上述送纸辊的上述顶部,而且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 侧突出得大于上述送纸辊的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通过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在高于上述纸张导 向面而低于送纸辊顶部的位置上挡住从送纸辊的压接上得到解放的纸张后 端,并沿着其导向面逐渐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引导,可抑制施加到纸张 上的负荷发生急剧变化,可减轻纸张传送不均匀的现象。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沿着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方 向串联配设多个上述送纸辊,并利用与纸张宽度尺寸相适应的一个或者多 个送纸辊来传送纸张;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形成在上述各送纸辊的轴线方 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构成上述纸张传送路径的纸张导向面突出得低 于上述各送纸辊的上述顶部,并且使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向纸张传送方向 下游侧突出得比上述各送纸辊的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还要大。例如,采用在可在能改变宽度尺寸即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 寸的多种纸张上进行记录的打印机中时,为了适应上述各纸张的宽度尺寸, 一般采用串联配设多个送纸辊的方法。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与各纸 张的宽度尺寸相适应的上述各送纸辊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 成纸张后端导向部,也能够得到上述的作用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之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纸张后端导向部为在纸张 传送方向上形成剖面为圆弧状的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可以沿着在构成上述凸部的纸张传送方向上 所形成的剖面为圆弧状的略向斜下方倾斜的导向面,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 侧逐渐引导纸张后端。另外,本专利技术之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意一个结构的送纸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可以通过送纸机构减轻脱离辊子时对纸张的负 荷变化,防止纸张的传送不均匀,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记录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可以减轻脱离辊子时对纸张的负 荷变化而抑制传送不均匀,能够得到良好的记录结果。而且,根据具备上 述送纸机构的本专利技术之打印机,很适合成为其所得到的记录结果在纸张传 送方向的前端部上没有形成空白的打印机,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及打印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主要部分平 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及打印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主要部分剖 面图(图1打印机的II一II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送纸机构及打印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主要部分放 大说明图(尺寸图)。图4为表示送纸机构的送纸辊和纸张后端导向部之间的其它配设位置 关系的第2实施方式。图5为表示送纸机构的送纸辊和纸张后端导向部之间的其它配设位置 关系的第3实施方式。图6为表示送纸机构的送纸辊和纸张后端导向部之间的其它配设位置 关系的第4实施方式。图7为表示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送纸机构,具备:送纸辊,使顶部面对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纸张传送路径并具有在俯视时其方向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轴线,并可旋转;以及纸张压接部件,可在送纸辊上压接纸张, 该打印机送纸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具有导向面的纸张后端导向部 ,该导向面向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逐渐引导解除了与送纸辊之间抵接的纸张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寿之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