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小杰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140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格栅井内安装1台旋转式细格栅;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河沙;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第二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格栅井内安装1台旋转式细格栅;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河沙;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第二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专利说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处理比较困难。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中国国情比较特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在环保领域中,如何将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并且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所述格栅井内安装I台旋转式细格栅,将污水中的粒径大于3mm的颗粒状悬浮物捞起并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沼气池用于发酵产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 ;可对一些絮凝杂质,例如胶体等,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度均为30cm ;采用双层吸附设置,其能有效进行不同粒径和种类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和脱除;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避免因为水流过大,会造成污染物吸附不彻底的缺陷;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进入微生物反应池的水流的酸碱度;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投入酸碱调节剂或者微生物培养基,同时也可以作为通气孔;通过投入酸碱调节剂,使得反应池中的溶液达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的最佳pH,保持较好的反应效率;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以用来吸附去除微生物反应池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所述第二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发酵产物来制备菌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微生物原料,并且避免了微生物带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 ;二氧化氯进入到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水流进入脱氯池进行脱氯作用后排放;所述格栅井的前端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化粪池,二者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化粪池为泥水混合化粪池。所述微生物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为常规的能够降解工业化合物(例如苯胺类,氮磷类化合物)的菌种,例如红球菌,硫杆菌,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亚硝化菌以及脱氮副球菌等,或者它们的组合。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微生物方法相结合,有效地去除了生活污水中的各种杂质和化学物质,并且有效回收利用了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针对不同大小和种类的污染物,采用多种沉淀介质和过滤介质进行多重吸附去除,避免了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收集的微生物可用来制备菌肥,同时避免了将微生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污水再经过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处理可基本杀死细菌和病毒蛋白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示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I格栅井,2沉淀池,3第一过滤池,4微生物反应池,5第二过滤池,6板框过滤器,7消毒池,8脱氯池,9阀门,IOpH值检测仪,11投料口,12 二氧化氯进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所述格栅井内安装I台旋转式细格栅,将污水中的粒径大于3mm的颗粒状悬浮物捞起并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沼气池用于发酵产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Imm ;可对一些絮凝杂质,例如胶体等,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度均为30cm ;采用双层吸附设置,其能有效进行不同粒径和种类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和脱除;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避免因为水流过大,会造成污染物吸附不彻底的缺陷;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进入微生物反应池的水流的酸碱度;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投入酸碱调节剂或者微生物培养基,同时也可以作为通气孔;通过投入酸碱调节剂,使得反应池中的溶液达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的最佳pH,保持较好的反应效率;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由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以用来吸附去除微生物反应池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所述第二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发酵产物来制备菌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微生物原料,并且避免了微生物带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 ;二氧化氯进入到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残余病原菌和微生物等,然后水流进入脱氯池进行脱氯作用后排放。所述微生物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为常规的能够降解工业化合物(例如苯胺类,氮磷类化合物)的菌种,例如红球菌,硫杆菌,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亚硝化菌以及脱氮副球菌等,或者它们的组合。尽管本技术在这里结合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可以理解的是这是例证而不是限制,在不脱离附带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在前文所公开的和附图的范围内,合理的变化和修正都是可能的。【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所述格栅井内安装I台旋转式细格栅;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Imm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度均为30cm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 ;所述第二过滤池和所述消毒池之间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2.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第二过滤池、消毒池以及脱氯池;所述格栅井内安装1台旋转式细格栅;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两层,由下到上依次是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度均为30cm;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厚度为50cm;所述第二过滤池和所述消毒池之间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所述消毒池顶部设置有二氧化氯进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马小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