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712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包括机架和取芯钻头,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取芯机定位结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取芯钻头的保持架,第一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内部且与之固连,第二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上方且与之固连,保持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沿机架上下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保持架运动的直线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水下、水上结构物的任意位置取芯,芯样侧面平顺,且取芯钻头依靠液压马达自动施力,无人值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芯样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包括机架和取芯钻头,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取芯机定位结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取芯钻头的保持架,第一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内部且与之固连,第二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上方且与之固连,保持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沿机架上下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保持架运动的直线导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水下、水上结构物的任意位置取芯,芯样侧面平顺,且取芯钻头依靠液压马达自动施力,无人值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芯样质量和工作效率。【专利说明】混凝土万能取芯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万能取芯机。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我国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特别是混凝土的强度问题,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然而,现在的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及品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混凝土的性能又受到诸如现场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性能较差。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回弹法来推定实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所谓回弹法是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因其回弹高度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回弹值可以反映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见,回弹法仅能表征表层混凝土的硬度值,而如今的混凝土表层品质又是最弱的,这也成为大量实体结构回弹法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规范同时规定,回弹法检测不合格的结构物要进行取芯,用芯样的性能表征实体混凝土,但是现有的取芯机大多存在以下问题:(I)、取芯机钻头与推动钻头行进的轨道不同轴,这使得钻头推进时用力不均匀,芯样表面不平顺,对实体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影响较大;(2)、用电动机作为钻头钻进的动力来源,钻进时钻头需要流水冷却,而为了防止漏电,电机必须在干燥无水的条件下作业,这使得实体结构的斜面位置、顶面位置以及水下结构的取芯难以实施,从而使这些位置的混凝土的性能不得而知;(3)、现有的取芯机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便,制作成本高,设备的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无法适应特殊条件下的取芯需求。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混凝土万能取芯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包括机架和取芯钻头,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取芯机定位结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取芯钻头的保持架,第一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内部且与之固连,第二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上方且与之固连,保持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沿机架上下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保持架运动的直线导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且该液压马达为活塞式液压马达,上述取芯钻头通过钻头锁扣与液压马达的转轴相连,钻头锁扣安装在取芯钻头的顶部,液压马达的转轴内部中空且该转轴内穿设有第一进水导管,取芯钻头内穿设有与第一进水导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导管。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缸和安装在保持架上部的液压缸连接座,液压缸位于液压缸连接座的上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缸连接座相铰接。所述取芯钻头的外侧套置有钻头行进缓冲结构,该钻头行进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在取芯钻头中上部的弹簧支撑座和安装在取芯钻头底端的弹簧垫片,弹簧支撑座与弹簧垫片之间夹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取芯钻头外还围设有可伸缩式防护罩,可伸缩式防护罩通过轴承与取芯钻头相连,且可伸缩式防护罩与取芯钻头之间为密封式连接,可伸缩式防护罩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导管靠近取芯钻头钻进端的一端设置有三叉喷头。所述机架包括三条支撑梁,其中一条位于后方,另外两条并排且位于前方,相邻两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机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与各支撑梁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保持架的上、下、左、右、后端面均为封闭结构,保持架的前端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直线导轨有三条,其分别安装在上述三条支撑梁的相向内侧,所述保持架位于三条支撑梁配合形成的包围圈内,且保持架的左、右、后端面上分别固连有与所述三条直线导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取芯机定位结构包括三条分别与各支撑梁相连的定位尺,三条定位尺呈Y型交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取芯钻头的轴线与直线导轨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从而使液压缸带动取芯钻头升降时用力均匀,取得的芯样表面平顺,提高了实体混凝土强度测试的准确性。2、本专利技术用液压缸和液压马达作为取芯钻头钻进的动力来源,可以实现水下、水上结构物的任意位置取芯,芯样侧面平顺,且取芯钻头依靠液压马达自动施力,无人值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芯样质量和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可适应特殊条件下的取芯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取芯钻头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取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进水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 101、支撑梁 102、加强筋 103、直线导轨 104、保持架 105、滑块106、顶盖2、第二驱动机构201、液压缸202、液压缸连接座203、铰接螺栓3、第一驱动机构301、液压马达302、第一进水管4、取芯钻头401、钻头锁扣402、轴承403、弹簧支撑座404、缓冲弹簧405、弹簧垫片406、第二进水管407、三叉喷头408、可伸缩式防护罩409、排水口 5、取芯机定位结构501、定位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包括机架I和取芯钻头4,所述机架I包括三条支撑梁101,其中一条位于后方,另外两条并排且位于前方,三条支撑横梁101呈正三角形布置,其中,相邻两支撑梁101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02,机架I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6,顶盖106与各支撑梁10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机架I的中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4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3,机架I的上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4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2,机架I的底部设置有取芯机定位结构5,所述取芯机定位结构5包括三条分别通过定位螺栓与各支撑梁101相连的定位尺501,三条定位尺501呈Y型交叉,机架I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取芯钻头4的保持架104,保持架104的上、下、左、右、后端面均为封闭结构,保持架104的iij端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位于保持架104的内部且与之固连,第二驱动机构2位于保持架104的上方且与之固连,保持架104在第二驱动机构2的带动下可沿机架I上下滑动,机架I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保持架104运动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103有三条,其分别安装在上述三条支撑梁101的相向内侧,所述保持架104位于三条支撑梁101配合形成的包围圈内,且保持架104的左、右、后端面上分别固连有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万能取芯机,包括机架和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的上部设置有带动取芯钻头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取芯机定位结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取芯钻头的保持架,第一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内部且与之固连,第二驱动机构位于保持架的上方且与之固连,保持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沿机架上下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保持架运动的直线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保林罗伍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林川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