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井下安全照明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光源座、由至少两个大功率的镭射光源并列设置组成的光源、主光纤、分线器、分光纤、焦距为R2的分光镜以及焦距为R1的反射镜,光源匹配设置在光源座内并且镭射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一致,主光纤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到光源前部的光源座上并且主光纤与光源座的连接处紧密连接,主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分光纤的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并且分光纤通过分线器与主光纤发生光通连接,分光镜和反射镜均为凸型球面镜,每一个分光纤的另一端正对一个分光镜的反射面,反射镜与分光镜的反射面相对设置并且反射镜与分光镜的焦点均与分光纤的中心线重合。结构简单,井下无高温和火花存在的隐患,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井下安全照明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光源座、由至少两个大功率的镭射光源并列设置组成的光源、主光纤、分线器、分光纤、焦距为R2的分光镜以及焦距为R1的反射镜,光源匹配设置在光源座内并且镭射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一致,主光纤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到光源前部的光源座上并且主光纤与光源座的连接处紧密连接,主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分光纤的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并且分光纤通过分线器与主光纤发生光通连接,分光镜和反射镜均为凸型球面镜,每一个分光纤的另一端正对一个分光镜的反射面,反射镜与分光镜的反射面相对设置并且反射镜与分光镜的焦点均与分光纤的中心线重合。结构简单,井下无高温和火花存在的隐患,安全性好。【专利说明】—种井下安全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井井下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井下安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矿井照明的基本要求是:照明质量好、光效高、省电、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并便于安装、使用和维修。中国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各主要地点的照明要求有具体规定。矿井照明灯具按使用方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按结构型式分矿用一般型、矿用安全型和矿用隔爆型。目前在井下应用的主要光源是白炽灯和荧光灯。矿用白炽灯矿用一般型白炽灯由白炽灯泡、外壳、坚固的玻璃保护罩、金属保护网和电缆进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金属保护网固定在外壳上,玻璃保护罩与外壳间有性能良好的橡胶垫圈,使保护罩与外壳压紧,达到密封、防水、防尘目的。矿用安全型白炽灯除具有与矿用一般型类似的结构外,还采用了特制的隔爆灯头和灯具联锁装置。隔爆灯头带有消弧室,以消除灯泡脱开灯头触点时可能产生的火花,玻璃保护罩和隔爆灯头之间用弹簧实现机械联锁。玻璃保护罩大面积破碎或被摘下时,靠弹簧的作用将灯泡弹出,从而自动切断电源,以防瓦斯爆炸。矿用隔爆型白炽灯除具有与矿用安全型类似的结构外,其玻璃保护罩和外壳能承受10个大气压的压力。灯内有瓦斯爆炸时,玻璃罩可不致炸破,并通过隔爆间隙冷却火焰,以免扩及灯外。 矿用荧光灯包括矿用一般型、矿用安全型和矿用隔爆型荧光灯,除在各自的结构上保证满足井下使用条件外,还带有自耦变压器和电容。利用变压器线圈的电感和电容的串联谐振作用,产生800多伏的高电压实现快速冷起动,以代替通常的电感镇流器和氖泡起辉器的热起动。万一荧光灯管破碎,由于无氖泡起动器接通灯丝电路,安全性得以保证。现阶段井下固定式照明以荧光灯为主,白炽灯只作为临时性移动式或应急照明。将采用发光效率高、体积小、防爆性能可靠的新型灯具,如高频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在井下还是配套建设有大量的电缆线和开关,存在启动电火花、局部过热等安全隐患,影响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结构简单,在井下不存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光源和启动开关,故而在矿井内不存在过热或者电火花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井下照明的安全性,并且便于维护,简化井下的设备结构。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光源座、由至少两个大功率的镭射光源并列设置组成的光源、主光纤、分线器、分光纤、焦距为R2的分光镜以及焦距为Rl的反射镜,所述光源匹配设置在光源座内并且镭射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一致,所述主光纤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到光源前部的光源座上并且主光纤与光源座的连接处紧密连接,所述主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到分线器,所述分光纤的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并且分光纤通过分线器与主光纤发生光通连接,所述分光镜和反射镜均为凸型球面镜,所述每一个分光纤的另一端正对一个分光镜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镜与分光镜的反射面相对设置并且反射镜与分光镜的焦点均与分光纤的中心线重合,其中Rl大于R2。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通过将整个矿井井下的照明装置的光源、连接到镭射光源的电缆线以及相应的控制开发等都设置在地面,实现在地面对井下照明的控制,同时,避免在井下架设众多的电缆和大量的控制开关,避免井下空间存在高压高电流的照明线路以及容易在开关过程中出现电火花的开关,同时还能减少井下热源(灯泡)的出现几率,故而通过分光镜和反射镜的相互配合将分光纤传输下来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扩大照明区域,在保证照明效果的情况下还能极大地提高了井下照明的安全性。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井下安全照明装置还包括镜架,所述镜架连接设置在反射镜和分光镜之间。本改进通过设置的连接分光镜和反射镜的镜架,通过固定分光镜和反射镜的位置,能够提高分光纤、分光镜和反射镜相对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井下照明效果更好,提高了照明装置的井下应用性能。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结构简单,井下设施简洁,安全性好,操控性能好,使得井下工作的安全性更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港口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光源座; 2、光源;3、主光纤;4、分线器;5、分光纤;6、分光镜;7、反射镜;8、镜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光源座1、由至少两个大功率的镭射光源并列设置组成的光源2、主光纤3、分线器4、分光纤5、焦距为R2的分光镜6以及焦距为Rl的反射镜7,所述光源2匹配设置在光源座I内并且镭射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一致,所述主光纤3的一端连接到光源2前部的光源座I上并且主光纤3与光源座I的连接处紧密连接,所述主光纤3的另一端连接到分线器4,所述分光纤5的一端连接到分线器4并且多个分光纤5并列地通过分线器4与主光纤3固定形成光通路发生光通连接,所述分光镜6和反射镜7均为凸型球面镜,所述每一个分光5纤的另一端正对一个分光镜6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镜7与分光镜6的反射面相对设置并且反射镜7与分光镜6的焦点均与分光纤5的中心线重合,其中Rl大于R2,提高每个反射镜的反射照射区域,避免局部强光汇聚,影响照明质量。镭射光源可以采用白色LED强光光源,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通过将整个矿井井下的照明装置的光源、连接到镭射光源的电缆线以及相应的控制开发等都设置在地面,实现在地面对井下照明的控制,同时,避免在井下架设众多的电缆和大量的控制开关,避免井下空间存在高压高电流的照明线路以及容易在开关过程中出现电火花的开关,同时还能减少井下热源(灯泡)的出现几率,故而通过分光镜和反射镜的相互配合将分光纤传输下来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扩大照明区域,在保证照明效果的情况下还能极大地提高了井下照明的安全性。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井下安全照明装置还包括镜架8,所述镜架8为无色高透明钢化玻璃或者塑料的柱形结构并且连接设置在反射镜7和分光镜6之间。本改进通过设置的连接分光镜和反射镜的镜架,通过固定分光镜和反射镜的位置,能够提高分光纤、分光镜和反射镜相对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井下照明效果更好,提高了照明装置的井下应用性能。本技术公开的井下安全照明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安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光源座、由至少两个大功率的镭射光源并列设置组成的光源、主光纤、分线器、分光纤、焦距为R2的分光镜以及焦距为R1的反射镜,所述光源匹配设置在光源座内并且镭射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一致,所述主光纤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到光源前部的光源座上并且主光纤与光源座的连接处紧密连接,所述主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到分线器,所述分光纤的一端连接到分线器并且分光纤通过分线器与主光纤发生光通连接,所述分光镜和反射镜均为凸型球面镜,所述每一个分光纤的另一端正对一个分光镜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镜与分光镜的反射面相对设置并且反射镜与分光镜的焦点均与分光纤的中心线重合,其中R1大于R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