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114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主管路、过滤头、控制阀、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端部的第一、第二支架手柄,支架主管路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与内腔体相通的清洗口;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二端,该第二端设置有偏芯结构;第一支架手柄设置有与第一端配合且孔径大于第一端外径的安装孔;第二支架手柄设置有与第二端的偏芯结构配合的偏孔;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端的第一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堵头、第一螺母而构成自平衡调节机构;通过偏孔穿设于第二端的第二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第二螺母而构成固定机构。该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可水平自平衡、方便拆装清洗且阀门控制开关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主管路、过滤头、控制阀、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端部的第一、第二支架手柄,支架主管路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与内腔体相通的清洗口;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二端,该第二端设置有偏芯结构;第一支架手柄设置有与第一端配合且孔径大于第一端外径的安装孔;第二支架手柄设置有与第二端的偏芯结构配合的偏孔;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端的第一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堵头、第一螺母而构成自平衡调节机构;通过偏孔穿设于第二端的第二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第二螺母而构成固定机构。该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可水平自平衡、方便拆装清洗且阀门控制开关操作方便。【专利说明】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类似的微生物过滤装置,支架主管路和两个支架手柄全都固定,不能活动,当放置微生物过滤装置的工作台面不是水平时,该设备四脚就不稳定,操作时出现摇晃,影响实验操作;支架主管两端堵头都用工具紧固,拆洗不便;阀门控制开关安装在滤头柱上,大部分是采用90度旋转的开关的一字型手柄,这种安装方式所采用的一字型手柄,在操作阀门开关时手握方向不自然,不方便操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水平自平衡、方便拆装清洗且阀门控制开关操作方便的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其包括:一支架主管路(1),具有多个用于安装过滤头的承载口和横向设于支架主管路的内腔体;多个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的过滤头(3);安装于滤头柱上的控制阀(4);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端部且对其起支承作用的第一支架手柄(2a)、第二支架手柄(2b);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管路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一端(D1),该第一端具有与内腔体相通的清洗口 ;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二端(D2),该第二端设置有偏芯结构(5);所述第一支架手柄(2a)设置有与第一端配合且孔径大于第一端外径的安装孔(6);所述第二支架手柄(2b)设置有与第二端的偏芯结构配合的偏孔(7);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端的第一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堵头(8)、第一螺母(9)而构成自平衡调节机构;通过偏孔穿设于第二端的第二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10)、第二螺母(11)而构成固定机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架手柄设置有手握孔(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握孔内设置有上弧形凸起结构(12')和/或下弧形凸起结构(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开关为圆盘式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支架主管路与支架手柄采用螺母固定方式,支架主管路其中一端通过偏芯与支架手柄偏孔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与螺母,借助扳手等工具紧固。支架主管另一端采用方便手握的螺纹堵头和螺母,用徒手拧并压紧支架手柄,保证了支架主管与支架手柄之间能有一定的活动可旋转。达到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能水平自平衡目的。(2)支架手柄手握孔设计成弧形凸起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手感舒适。(3)支架主管路的其中一端的螺纹堵头和螺母都是采用手拧方式,方便拆装,只要打开支架主管路的一端即可伸进毛刷清洗支架主管内壁,废水就可以从支架主管的另外一端的软管快接头排出。拆装清洗非常方便。(4)阀门控制开关设计成圆盘式手柄,手握时更加自由,方便多角度握取手柄。手柄可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旋转,根据圆盘手柄上的标识观察当前阀门控制开关的状态,使得阀门控制操作更加方便自如。综上所述,该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可水平自平衡、方便拆装清洗且阀门控制开关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支架左手柄结构示意图。图3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支架右手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支架主管路主视图。图4b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支架主管路左视图。图4c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支架主管路右视图。图5a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阀门手柄主视图。图5b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中阀门手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文中的左端、右端对应于图纸的相应方位。如图1所示,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主管路1,具有三个用于安装过滤头的承载口和横向设于支架主管路的内腔体;三个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的过滤头3 ;匹配安装于滤头柱上的控制阀4 ;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端部且对其起支承作用的第一支架手柄2a、第二支架手柄2b。所述支架主管路的内腔体具有轴线K。为实现可自水平衡调节的功能,所述支架主管路包括(参见图2、3以及4a?4c):具有外螺纹结构的第一端Dl (图4a的左端),该第一端具有与内腔体相通的清洗口,便于后期的清洗维护,该第一端Dl与支架主管路共轴布置,中心线与轴线K重合;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二端D2 (图4a的右端),该第二端设置有偏芯结构5,该第二端D2与支架主管路可以共轴也可以非共轴布置,本案选择在第二端的下部端壁设置一个水平台L而形成偏芯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手柄2a设置有与第一端配合且孔径大于第一端外径的安装孔6,该结构设计满足第一支架手柄能够活动安装于第一端,并且能够自由转动而实现自我调节功倉泛。由于本案的第一端为可调节段,则第二端要满足不可调节,故而所述第二支架手柄2b设置有与第二端的偏芯结构配合的偏孔7,当第二支架手柄安装于偏孔之后则支架主管路无法进行自由转动。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端的第一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堵头8、第一螺母9而构成自平衡调节机构,其中,螺纹堵头将清洗口进行封堵,而且螺纹堵头的凸缘配合分布在第一支架手柄右侧的第一螺母而将第一手柄支架活动安装于第一端,为实现整个装置安装于工作面不水平的条件下保持设备的稳定性。由于整个装置的第一端可以实现自我调节,通过偏孔穿设于第二端的第二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10、第二螺母11而构成固定机构。为方便实验人员的抓取,所述第一、第二支架手柄设置有手握孔12,更进一步,所述手握孔内设置有上弧形凸起结构12'和/或下弧形凸起结构12'',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手感舒适。参见图5a、5b,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开关为圆盘式手柄,圆盘式手柄可以根据操作人的习惯可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对控制阀进行开关控制。控制阀的开关通过阀门手柄上的标识辨别开关状态,使得阀门控制操作更加自如便捷。在微生物实验操作需要定期对支架主管路内腔体进行清洗消毒,手拧式的螺纹堵头方便拧开,用毛刷对支架主管路内腔体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可以从螺纹式软管快接头这端排出,清洗方便,也很容易拆装,便于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的日常维护。避免支架主管路内腔体因拆装困难而不能日常及时维护,导致微生物的污染,影响了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生物过滤检测装置,其包括:一支架主管路(1),具有多个用于安装过滤头的承载口和横向设于支架主管路的内腔体;多个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的过滤头(3);安装于滤头柱上的控制阀(4);安装于支架主管路端部且对其起支承作用的第一支架手柄(2a)、第二支架手柄(2b);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管路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一端(D1),该第一端具有与内腔体相通的清洗口;具有螺纹结构的第二端(D2),该第二端设置有偏芯结构(5);所述第一支架手柄(2a)设置有与第一端配合且孔径大于第一端外径的安装孔(6);所述第二支架手柄(2b)设置有与第二端的偏芯结构配合的偏孔(7);通过安装孔穿设于第一端的第一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堵头(8)、第一螺母(9)而构成自平衡调节机构;通过偏孔穿设于第二端的第二支架手柄配合螺纹式软管快接头(10)、第二螺母(11)而构成固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吉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