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82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中设置有储墨腔、监测室、隔气室和缓冲室。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应墨水的出墨口。储墨腔和监测室保持连通。监测室内包含有其密度小于墨水的浮标。盒盖用于封盖盒体。储墨腔在其铅垂向最高部位经由墨水流动管道在隔气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隔气室连通。隔气室在其铅垂向最低部位经由气体交换管道在缓冲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缓冲室连通。缓冲室在其铅垂方向的上部连通外部大气。该墨盒可有效防止气泡进入监测室,有利于提高墨水储备量的检测准确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印耗材领域,特别是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该墨盒依 靠其内部的单纯空腔结构储藏墨水,并配置有墨水余量监测室。其墨水监测方 式以随墨水液面上下沉浮的浮标同监测光路的协同配合来实现。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通常配设有一个墨盒装置与打印头接通。打印机在执行打印 作业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条件是墨盒装置能够连续均匀地供墨。然而,在 打印过程中,随着墨水的消耗,为了保持墨盒内部的平衡状态,外部空气会被 吸入到墨盒储墨腔中。进入墨盒储墨腔中的空气在字车运行状态变化较大,或 者墨水接近耗尽的的情况下会随墨水进入喷墨头,导致打字时出现无墨或断线 等现象。因此,检测墨盒中的墨水储存量十分必要。早先曾出现过这样的技术 构思,通过估算和累计每次进行打印时所消耗的墨水量来检测墨盒中的墨水储 备量。然而这种测算方式存在较大误差,以致在墨盒仍然储备有较多墨水的情 况下出现墨水耗尽的错误警报,造成墨水浪费,或者在墨水耗尽的情况下出现 墨盒仍然储备有足量墨水的错误提示,导致空白打印或打印字迹模糊等。前述测算方式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由随后出现的浮标检测技术 填补。浮标检测技术通过在墨盒内设置其比重小于墨水的浮标随墨水上浮下沉 的状态实现墨盒内墨水储量的检测。此外,还有类似的浮标式检测技术,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0410083213公开了一种墨盒,由可用于存储墨水的墨水槽和 置于墨水槽中的光闸机构构成。光闸机构包括一可摆动地支撑的连杆。连杆一 端部设有光闸而另一端部设有浮子。浮子重量和体积以这种方式设定,当整个 光闸机构设置于墨水中时,连杆在所产生出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第一 方向,与其中当一部分浮子从墨水液面中露出时连杆在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 动的第二方向相反。墨水剩余量可以在不会受到干扰例如墨水表面张力过分影 响的情况下被指示出。尽管通过检测墨盒中的墨水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墨水耗尽后出现的 错误警报等现象,但是在字车运行状态变化较大致使气泡混入墨水中,或者墨 盒因其结构原因导致在其储墨腔仍然储备有足量墨水但不能把其内混杂的气体 充分排空的情况下,墨盒储墨腔中的空气随墨水进入喷墨头以及监测室的现象 还是不能完全避免,以致打印字迹断线的情形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该墨盒能够防止空气随 墨水进入监测室,以便实时监测储墨腔中墨水的储备状况。按照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盒体和盒 盖。盒体中设置有用于贮藏墨水的储墨腔和用于检査墨水储备量的监测室。盒 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应墨水的出墨口 。储墨腔和监测室保持 连通。监测室内包含有其密度小于墨水的浮标。盒盖用于封盖盒体。该墨盒还 包括隔气室和缓冲室。储墨腔在其铅垂向最高部位经由墨水流动管道在隔气室 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隔气室连通。隔气室在其铅垂向最低部位经由气体交换管 道在缓冲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缓冲室连通。缓冲室在其铅垂方向的上部连通 外部大气。一般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墨水流动管道位于隔气室的端口和气 体交换管道位于隔气室的端口之间具有隔离块。该隔离块用于分隔墨水流动管 道位于隔气室的端口和气体交换管道位于隔气室的端口,使得工作状态下由缓 冲室进入隔气室的气体不会被流动的墨水经由墨水流动管道位于隔气室的端口 带入储墨腔中。较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缓冲室连通外部大气的端口介于缓冲 室铅垂方向中部和最高部位之间。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在结构上设置了各具功能的四个腔室 储墨腔、监测室、隔气室和缓冲室,在监测室内设置用于标识墨水贮藏量的浮 标。这样,就可以利用监测室内随墨水液面上下沉浮的浮标配合外部目测或光 传感器实时监测储墨腔中墨水贮藏量的变化,以减少墨水残留量。再者,通过 连通隔气室和储墨腔的墨水流动管道在铅垂向上由于墨水液面高度存在的落差 所形成的调节作用,在储墨腔内的墨水被耗用以前,可以防止缓冲腔的气体直 接进入储墨腔中,进而避免在监测室内形成气室或气囊,造成浮标的空间位置 发生变化或者漂浮不定,影响到光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透视图。图2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体透视图一。 图3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体透视图二。 图4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剖视图。图5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排气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2、 3、 4,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说明书中文字部分 涉及的附图取向,以墨盒1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上的状态为基础,即以附图4的 摆放状态为取向基础,在该状态,墨盒l的出墨口 302指向下部。它包括盒体3和盒盖2。盒盖2封盖于盒体3上端部。在盒体3中,设置有用于贮藏墨水的储墨腔301、贯穿盒体3的底壁用于 向打印机供应墨水的出墨口 302、用于分隔墨水和气体并辅助性地储存有部分 墨水的隔气室303、用于调节墨盒1内部压力的缓冲室304和用于监测储墨腔 301内墨水贮藏量的监测室305及位于监测室305种的浮标306。浮标306的 密度小于墨水。出墨口 302的下部通常被设置呈圆柱腔307。圆柱腔307的下 部端面附近设置有与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匹配的弹性密封件308。灌墨后,一 般都用热封薄膜材料309密封圆柱腔307的下部端面(图4)。出墨口 302同 储墨腔301和监测室305同时保持连通。监测室305的位置邻接储墨腔301,两者通过分别位于监测室305顶壁和 底壁上的通孔310、 311保持连通,这样,监测室305和储墨腔301可以视为 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并排放置的关系。通常,为保证对储墨腔301中墨水储量监 测的精确性,尤其是在墨水耗用接近于罄尽时墨水储量监测的精确性,监测室 305的底壁位置在铅垂方向上较为接近出墨口 302,因此,监测室底壁通孔311 的铅垂向位置也较为接近出墨口 302。储墨腔301在其铅垂方向的最高部位312,经由墨水流动管道313,在隔 气室303铅垂方向的最低部位314同隔气室303连通。隔气室303在其铅垂方 向的最低部位315,经由气体交换管道316,在缓冲室304的铅垂方向最低部 位317同缓冲室304连通。缓冲室304在其铅垂方向的上部,通过开设于盒盖 2上的导气孔201连通外部大气。缓冲室304连通外部大气的端口 318介于缓 冲室304的铅垂方向中部和最高部位之间。换句话说,缓冲室304连通外部大 气的端口 318同开设于盒盖2上的导气孔201之间还存在一段导气柱202。导 气柱202是从盒盖2向缓冲室304内延伸的一段气体流动管道。由于隔气室303同时在其铅垂方向的最低部位314、 315分别连通储墨腔 301和缓冲室304,亦即两个最低部位314、 315在基本相同的水平面内分别具 有连通两个不同腔室的端口,并且气体在由缓冲室304进入隔气室303时在隔气室303内还同时存在墨水的流动,这就有可能由流动墨水裹挟着由缓冲室 304进入隔气室303的气体进入到储墨腔301,再进入监测室305中,进而影 响监测室305内浮标306的沉浮状态。本技术防止出现这种状态的措施, 就是在墨水流动管道313位于隔气室303内的端口 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中设置有用于贮藏墨水的储墨腔和用于检查墨水储备量的监测室,所述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喷墨打印机供应墨水的出墨口,所述储墨腔和所述监测室保持连通,所述监测室内包含有其密度小于墨水的浮标,所述盒盖用于封盖所述盒体,其特征是所述墨盒还包括隔气室和缓冲室,所述储墨腔在其铅垂向最高部位经由墨水流动管道在所述隔气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所述隔气室连通,所述隔气室在其铅垂向最低部位经由气体交换管道在所述缓冲室的铅垂向最低部位同所述缓冲室连通,所述缓冲室在其铅垂向上部连通外部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江黄振超吴泽王士豪曾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