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6421 阅读:185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7-18 21:02
一种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制成的原料组成为:干姜碳35-45份、槐花碳5-15份、太子参25-35份、黄芪5-15份、猪苓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利湿止血,温补胃肠为治则,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利湿止血,温补胃肠和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有效治疗水貂血便,缩短恢复期。使用方便。临床试验证明,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有独特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水貂血便病初表现发热、精神沉郁、不食、呕吐、腹泻,粪便呈稀状,随着病情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后期严重脱水,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容物腐败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目前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确切,无法清除体内的毒素,即使细菌和病毒被抑制,体内产生的毒素仍然无法清除,导致病貂疾病反复发作,容易使机体休克和昏迷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可靠、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素、有效减少残留、减小毒副作用、降低污染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它是按重量份数制的原料组成为:干姜碳35-45份、槐花碳5-15份、太子参25-35份、黄芪5-15份、猪苓5-15份。所述各种原料优选配比量为:干姜碳40份、槐花碳10份、太子参30份、黄芪10份、猪苓10份。所述干姜碳、槐花碳、太子参、黄芪、猪苓的颗粒度为20-200目。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投喂方式为拌入饲料中或者水煎服。药物的特性如下:干姜碳: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为不规则纵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性味归经:热;辛;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槐花碳: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还可以驱虫、治咽炎。槐花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复弹性的功能,从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太子参: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韧皮部窄;韧皮射线宽。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占根的大部;木射线甚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太子参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猪苓: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厘米,直径2-6厘米。体轻,质硬,略呈颗粒状。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性味平、甘、淡。有利小便,渗湿之功能。近年来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用于急性肾炎,全身浮肿,水肿,小便不利,热淋,尿急,尿频,尿道痛,口渴,饮水则吐,受暑水泻,黄疸等病症。中药组合物的配伍原则是“增效减毒”,因此,配伍不同的药物所体现的药理作用也不同。上述药物配伍,干姜碳、太子参温补胃肠,槐花碳止血、黄芪理气,猪苓利湿,五药相伍,全方得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全面调整、平衡阴阳。各药相伍,共同达到利湿止血,温补胃肠的作用,且调整体内气血运行,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等症状,恢复食欲及消化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利湿止血,温补胃肠为治则,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采用纯中草药材制成,来源广泛、成本低,治愈率高,药物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特别是超微粉碎后最大限度的破坏植物细胞壁,解决了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更易于水貂吸收。具有显著的利湿止血,温补胃肠和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有效治疗水貂血便,缩短恢复期。使用方便。临床试验证明,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有独特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实施例1将组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后过200目筛,称取干姜碳450g、槐花碳150g、太子参350g、黄芪150g、猪苓150g,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2将组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后过100目筛,称取干姜碳350g、槐花碳50g、太子参250g、黄芪50g、猪苓50g,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3将组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后过20目筛,称取干姜碳400g、槐花碳100g、太子参300g、黄芪100g、猪苓100g,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4将组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后过200目筛,称取干姜碳400g、槐花碳100g、太子参320g、黄芪80g、猪苓100g,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5将组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后过200目筛,称取干姜碳350g、槐花碳80g、太子参250g、黄芪100g、猪苓100g,混合均匀即可。临床试验:应用实例1:烟台莱山区貂场短毛黑水貂该场先后有15头水貂患此病,病初表现发热、精神沉郁、不食、呕吐、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药物按每公斤体重0.5g水煎后拌入饲料中给患病水貂投药,每天给药1次,连用5天,以水貂停止腹泻,采食正常、粪便中无血且1个月不复发为治愈标准,15头水貂治愈14头,1头无效,治愈率为93%。应用实例2:威海文登貂场短毛黑水貂该场先后有30头水貂患有此病,严重脱水,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肠道出血严重。粪便呈红黑色。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药物按每公斤体重0.5g拌入饲料中给患病水貂投药,每天给药1次,连用5天,以水貂停止腹泻,采食正常、粪便中无血,且1个月不复发为治愈标准,30头水貂治愈27头,3头无效,治愈率为90%。本专利技术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应用时,本专利技术药物按每公斤体重0.5g拌入饲料中给水貂投药,每天给药1次,连用5天,以水貂停止腹泻,采食正常、粪便中无血为治愈标准,临床试验证明,共45头患病水貂治愈41头,4头无效,治愈率为91%,有独特疗效。上述参照实施例对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制成的原料组成为:干姜碳35‑45份、槐花碳5‑15份、太子参25‑35份、黄芪5‑15份、猪苓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水貂血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制成的原料组成为:干姜炭35-45份、槐花炭5-15份、太子参25-35份、黄芪5-15份、猪苓5-15份,所述干姜炭、槐花炭、太子参、黄芪、猪苓的颗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积振王德云杨永贵梁宝玉陶永侠李翠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联通] 2014年12月24日 10:09
    水貂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公斤雌性较小体毛黄褐色颌部有白斑头小眼圆耳呈半圆形稍高出头部并倾向前方不能摆动颈部粗短四肢粗壮前肢比后肢略短指趾间具蹼后趾间的蹼较明显足底有肉垫尾细长毛蓬松主要在夜间活动吃小型啮齿动物也吃蝼蛄蛙类和鱼生活在溪流岸边的洞中或岩石缝间有些繁殖场饲养水貂取其毛皮以深棕色皮毛为主北美水貂的体型大些现已被引入欧洲皮毛养殖场水貂的主要商品部分是皮水貂皮狐狸皮与波斯羔羊皮为世界裘皮市场的三大支柱商品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