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783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涉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杆和缸筒,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缸筒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活塞杆穿过左端盖、活塞和右端盖;活塞杆与左端盖之间设置有左密封件,活塞杆与右端盖之间设置有右密封件,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左绞座,另一端设置有右绞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套筒的使用,有效缓解了密封件单侧受压,延长了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减小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尺寸,降低了成本,安装后的粘滞阻尼器稳定较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装难度较低,而且安装成本较低,安装尺寸较小,抗震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涉及工程结构抗震
,包括活塞杆和缸筒,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缸筒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活塞杆穿过左端盖、活塞和右端盖;活塞杆与左端盖之间设置有左密封件,活塞杆与右端盖之间设置有右密封件,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左绞座,另一端设置有右绞座。本技术减少了套筒的使用,有效缓解了密封件单侧受压,延长了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减小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尺寸,降低了成本,安装后的粘滞阻尼器稳定较好。本技术不仅安装难度较低,而且安装成本较低,安装尺寸较小,抗震效果较好。【专利说明】—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抗震
,具体涉及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随着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桥梁抗震防灾装置备受业界关注,现有的用于桥梁抗震的装置有多种类型,如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等。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性阻尼装置,粘滞阻尼器具有阻尼效率高、静力刚度小、耗能能力强等优点,粘滞阻尼器广泛用于大跨度桥梁。现阶段桥梁的跨度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大跨度桥梁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安装在桥梁上的粘滞阻尼器的行程、吨位和重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杆、护罩、左端盖、左密封件、缸筒、活塞、右端盖和右密封件。活塞杆的长度为2700mm,活塞杆的行程为500mm,阻尼器的安装长度不小于3300mmo现有的安装方法通常为:(1)将粘滞阻尼器的护罩通过左球绞座与主梁连接,粘滞阻尼器活塞杆的右端通过右球绞座与墩塔柱连接;(2)在墩塔柱上设置用于吊起阻尼器外缸套的吊钩,吊索的一端与吊钩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机构与平衡配重连接。现有的粘滞阻尼器安装于桥梁后,当有外界荷载如风载、车载或者地震力作用时,主梁与墩塔柱产生横向相对位移,此时,与墩塔柱相连的活塞杆发生滑动,带动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活塞在缸筒内滑动,缸筒内的阻尼介质相对运动产生阻尼力,起到耗能作用。采用现有安装方法安装的粘滞阻尼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I)阻尼器安装尺寸较大,阻尼器轴向受压容易失稳,阻尼器容易受损。(2)粘滞阻尼器密封件存在单侧受压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3)在墩塔柱上设置用于吊起阻尼器外缸套的吊钩、滑轮机构和平衡配重,需要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预设安装点,安装难度较大,同时,滑轮机构和平衡配重的设置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安装尺寸较小,粘滞阻尼器安装后较稳定,安装难度较低,安装成本较低,抗震效果较好。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筒,活塞设置于缸筒的内部,所述缸筒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活塞杆穿过左端盖、活塞和右端盖;所述活塞杆与左端盖之间设置有左密封件,活塞杆与右端盖之间设置有右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左绞座,另一端设置有右绞座,缸筒的外壁开有与可升降台座对应的安装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左绞座开有第一安装孔,右绞座开有第二安装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与活塞杆的左端面中心之间的距离为75mm,第二安装孔的中心与活塞杆的右端面中心之间的距离为75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杆的长度为270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左端盖的长度为150mm,右端盖的长度为150mm,活塞的长度为40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滞阻尼器的安装长度为28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中的左安装板固定于主梁,右安装板固定于主梁,粘滞阻尼器的一端与左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右安装板连接,缸体与相对设置的可升降台座固定连接。当主梁和塔墩柱之间存在相对位移时,粘滞阻尼器处于工作状态,活塞杆与塔墩柱相对静止,通过可升降台座带动缸筒左右滑动运动,活塞在缸筒内滑动,缸筒内的阻尼介质相对运动产生阻尼力,实现阻尼器的运动耗能。与现有技术中活塞杆的一端设置于主梁,另一端设置于墩塔柱,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运动实现耗能的方式相比。粘滞阻尼器的活塞杆不产生位移,减少了套筒的使用,减小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尺寸,降低了成本,安装后的粘滞阻尼器稳定较好。(2)本技术有效缓解了密封件的单侧受压,延长了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中的活塞杆一端与左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右安装板连接,缸筒与可升降台座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活塞杆与左球绞座连接,右套筒与右球绞座连接,缸筒与吊钩连接,并设置滑轮机构和平衡配重相比,安装方法比较简单,安装成本较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安装板预埋于主梁时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安装板设置于墩塔柱时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杆,2-粘滞阻尼器,3-可升降台座,4-缸筒,5-主梁,6_左安装板,7-右安装板,8-墩塔柱,9-左密封件,10-左端盖,11-活塞,12-右密封件,13-右端盖,14-左绞座,15-右绞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大跨度桥梁抗震的粘滞阻尼器的连接方式,包括粘滞阻尼器2、左安装板6、右安装板7和可升降台座3。粘滞阻尼器2包括活塞杆1、内部设置有活塞11的缸筒4,活塞杆I的一端设置有左绞座14,另一端设置有右绞座15,缸筒4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端盖10和右端盖13,活塞杆I穿过左端盖10、活塞11和右端盖13。活塞杆I与左端盖10之间设置有左密封件9,活塞杆I与右端盖13之间设置有右密封件12。缸筒4的外壁开有与可升降台座3对应的安装槽,缸筒4通过抱箍与可升降台座3连接。左安装板6开有与活塞杆I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6,右安装板7开有与活塞杆I连接的第二连接孔17。活塞杆I的一端通过一个左绞座14与左安装板6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右绞座15与右安装板7连接;左安装板6通过销轴与左绞座14连接,右安装板7通过销轴与右绞座15连接。左安装板6和右安装板7之间的间距与活塞杆I的长度相等。左绞座14与第一连接孔16对应之处开有第一安装孔,右绞座15与第二连接孔17对应之处开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中心与活塞杆I左端面中心之间的距离为75mm,第二安装孔的中心与活塞杆I右端面中心之间的距离为75mm。第一连接孔16为纵向长圆孔,第二连接孔17为纵向长圆孔。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大跨度桥梁抗震的粘滞阻尼器,左端盖10的长度为150mm,右端盖13的长度为150mm,活塞11的长度为400mm,活塞杆I的长度为2700mm。本技术实施例中,左安装板6、右安装板7均采用耳板制成。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大跨度桥梁抗震的粘滞阻尼器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左安装板6通过预埋件预设于桥梁的第一预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可升降台座配合使用的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杆(1)、活塞(11)和缸筒(4),活塞(11)设置于缸筒(4)的内部,所述缸筒(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端盖(10)和右端盖(13),所述活塞杆(1)穿过左端盖(10)、活塞(11)和右端盖(13);所述活塞杆(1)与左端盖(10)之间设置有左密封件(9),活塞杆(1)与右端盖(13)之间设置有右密封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的一端设置有左绞座(14),另一端设置有右绞座(15),所述缸筒(4)的外壁开有与可升降台座(3)对应的安装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兴王波胡贵琼刘鹏飞李荣庆邵贵平尹红吴志勇李东超柴小鹏王翔蔡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