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边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558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边框组件,包括:固定件(10),包括固定部(11)和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部(11)延伸的第一悬伸部(12),固定部(11)具有安装通孔(14);连接件(20),包括安装部(2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悬伸部(22),安装部(21)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均设置在固定件(10)上,在第一方向上,安装部(21)位于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顶边框组件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边框组件,包括:固定件(10),包括固定部(11)和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部(11)延伸的第一悬伸部(12),固定部(11)具有安装通孔(14);连接件(20),包括安装部(2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悬伸部(22),安装部(21)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均设置在固定件(10)上,在第一方向上,安装部(21)位于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之间。本技术的吊顶边框组件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重复利用。【专利说明】吊顶边框组件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顶边框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吊顶边框组件主要包括:木龙骨、大芯板(造型)、石膏板(封基层)、刮腻子(打磨)和刷乳胶漆(面层)。上述吊顶边框组件在安装过程中比较麻烦,而且无法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重复利用的吊顶边框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边框组件,包括: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部延伸的第一悬伸部,固定部具有安装通孔;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悬伸部,安装部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均设置在固定件上,在第一方向上,安装部位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进一步地,安装通孔为腰形孔,腰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竖直延伸。进一步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避让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包括:加强板,设置在第一悬伸部的下方;两个止挡板,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固定在加强板上,各止挡板上均设置有穿设第一悬伸部的多个第二避让通孔,各止挡板上的多个第二避让通孔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连接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的连接部,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避让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接板,连接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均相等。进一步地,两个止挡板中的一个止挡板位于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悬伸部为第一支撑板,第二止挡部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并形成夹角。进一步地,第二止挡板与第一支撑板为一体件。进一步地,固定件为多个,多个固定件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螺钉穿过安装通孔并将固定部固定在墙体上,这样,即可完成固定件的安装工作。由于安装部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的第一避让通孔,因此,能够使第一悬伸部在第一方向上经第一避让通孔穿过安装部,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悬伸部支撑连接件。第一避让通孔使得第一悬伸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被固定。由于安装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这样,连接件在第一方向上被固定。这样,连接件被稳定地固定在固定件上,上述安装过程简单,安装之后的吊顶边框组件稳定且简单,此外,固定件能够很方便地从墙体上拆卸下来,能够重复利用。由上述分析可知,本技术的吊顶边框组件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重复利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吊顶边框组件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仅有部分零件绘制剖面线);图2示出了图1吊顶边框组件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吊顶边框组件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吊顶边框组件的第一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墙体;2、石膏板;3、螺钉;10、固定件;11、固定部;12、第一悬伸部;13、第二止挡部;14、安装通孔;20、连接件;21、安装部;22、第二悬伸部;24、第一安装板;25、第一通孔;26、第二安装板;27、连接部;30、第一止挡部;31、加强板;32、止挡板;33、第二避让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吊顶边框组件包括固定件10、连接件20、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固定件10包括固定部11和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部11延伸的第一悬伸部12,第一悬伸部12用于支撑连接件20,固定部11具有安装通孔14,连接件20包括安装部2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悬伸部22,第二悬伸部22用于支撑石膏板2,安装部21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在固定件10上,安装部21位于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之间。本实施例的吊顶边框组件在安装到墙体I上之后,第一方向在水平面上。为简洁起见,图1中只绘制了墙体I和螺钉3的剖面线。固定部11为安装板。应用本实施例的吊顶边框组件,将螺钉3穿过安装通孔14并将固定部11固定在墙体I上,这样,即可完成固定件10的安装工作。由于安装部21具有穿设第一悬伸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因此,能够使第一悬伸部12在第一方向上经第一避让通孔穿过安装部21,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悬伸部12支撑连接件20。第一避让通孔使得第一悬伸部1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被固定。由于安装部21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之间,这样,连接件20在第一方向上被固定。这样,连接件20被稳定地固定在固定件10上,上述安装过程简单,安装之后的吊顶边框组件稳定且简单,此外,固定件10能够很方便地从墙体I上拆卸下来,能够重复利用。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吊顶边框组件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重复利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4为腰形孔,腰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竖直延伸。这样,能够调节固定件10在竖直方向上位置,进而调节本实施例的吊顶边框组件在室内的高度。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1包括第一安装板24,第一避让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4上的多个第一通孔25,多个第一通孔25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第一悬伸部12穿过任一第一通孔25即可实现支撑连接件20。当然,固定件10的位置不动,也可以改变连接件20在水平面内且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30包括加强板31和两个止挡板32,加强板31设置在第一悬伸部12的下方,加强板31起到增大第一悬伸部12强度的作用。两个止挡板32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固定在加强板31上,各止挡板32上均设置有穿设第一悬伸部12的多个第二避让通孔33,各止挡板32上的多个第二避让通孔33在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与多个第一通孔25 —一对应设置。第一悬伸部12穿过两个止挡板32中对应的第二避让通孔33即可实现将第一止挡部30固定在固定件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顶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0),包括固定部(11)和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固定部(11)延伸的第一悬伸部(12),所述固定部(11)具有安装通孔(14);连接件(20),包括安装部(21)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悬伸部(22),所述安装部(21)具有穿设所述第一悬伸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0)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部(21)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新生徐保红胡延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艺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