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514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开关,将断路器上的滑块滑入滑槽内,断路器通过滑块于滑槽内滑移,滑移至插接端插接于套接端内且两者相互导通的位置,实现断路器与复合开关的电路结构的串联,分体式拼接结构,无需外部接线,由于插接端呈柱形,插接于套接端内,而套接端又嵌设在断路器内,使两者的连接隐蔽于断路器内,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部分,安全可靠性高,同时滑槽与滑块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使断路器与壳体无法沿滑槽横断面分离,纵向固定断路器,而锁定机构使插接端与套接端不分离,横向固定断路器,从而使得断路器稳固地与壳体相拼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开关。
技术介绍
复合开关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容器投切的控制装置。电容器投入时会产生的涌流,涌流的大小与线路阻抗有关,与电容器投入时电容器与电源间的电压差有关。在极端的情况下,涌流可以超过100倍的电容器额定电流。如此巨大的涌流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为了减少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复合开关应运而生。复合开关控制电容器在电压过零时投入,在电流过零时切出,完成电容器的投切,很好的解决了电容器投切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复合开关,安装时需要串联断路器使用,以保证设备安全。这导致了复合开关的外部接线复杂,外接的连接线交错,需要的安装空间大,且安装接线过程容易出错,安装过程麻烦,裸露在外的连接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开关,集成有断路器,两者采用分体无缝拼接结构,安装方便,体积小且无需外接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开关,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路结构,所述壳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断路器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断路器通过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滑槽与滑块呈防止滑块沿滑槽横断面脱离滑槽的限位结构设置,所述电路结构于壳体外设置有插接端,所述断路器内嵌设有断路器滑移过程中可与插接端套接导通的套接端,所述壳体与断路器之间配合设有防止插接端和套接端脱离的锁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断路器上的滑块滑入滑槽内,断路器通过滑块于滑槽内滑移,滑移至插接端插接于套接端内且两者相互导通的位置,实现断路器与复合开关的电路结构的串联,分体式拼接结构,无需外部接线,由于插接端插接于套接端内,而套接端又嵌设在断路器内,使两者的连接隐蔽于断路器内,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部分,安全可靠性高,同时滑槽与滑块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使断路器与壳体无法沿滑槽横断面分离,纵向固定断路器,而锁定机构使插接端与套接端不分离,横向固定断路器,从而使得断路器稳固地与壳体相拼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设置为燕尾形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为与燕尾形滑槽相适配的燕尾形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形滑块于燕尾形滑槽内滑移,使断路器于滑槽横断面平面内固定,不会脱离滑槽,起到纵向固定的作用,并为断路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插接端与套接端相接合,结构稳固性好,简单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断路器上设置有于插接端和套接端接合时可与卡扣相扣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沿滑槽滑移,使插接端和套接端相接合,同时卡扣扣合在卡槽内,保证了插接端和套接端的相对固定,同时使断路器与壳体于滑移方向上不会移动,起到横向固定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断路器的两侧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锁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的两侧由两个锁定机构扣紧,将断路器稳定夹持,使插接端与套接端接合时,断路器相对滑槽不会相对滑动,结构稳固,锁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开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开关实施例的壳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开关实施例的断路器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断路器;11、滑块;12、套接端;2、壳体;21、滑槽;3、插接端;4、锁定机构;41、卡扣;4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复合开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复合开关,包括断路器1、壳体2以及设于壳体2内的电路结构,所述壳体2设置有滑槽21,所述断路器I设有与滑槽21相适配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设置于滑槽21内,所述断路器I通过滑块11与滑槽21滑移连接,所述滑槽21与滑块11呈防止滑块11沿滑槽21横断面脱离滑槽21的限位结构设置,所述电路结构于壳体2外设置有插接端3,所述断路器I内嵌设有断路器I滑移过程中可与插接端3套接导通的套接端12,所述壳体2与断路器I之间配合设有防止插接端3和套接端12脱离的锁定机构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断路器I上的滑块11滑入滑槽21内,断路器I通过滑块11于滑槽21内滑移,滑移至插接端3插接于套接端12内且两者相互导通的位置,实现断路器I与复合开关的电路结构的串联,分体式拼接结构,无需外部接线,由于插接端3插接于套接端12内,而套接端12又嵌设在断路器I内,使两者的连接隐蔽于断路器I内,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部分,安全可靠性高,同时滑槽21与滑块11配合设置的限位结构使断路器I与壳体2无法沿滑槽21横断面分离,纵向固定断路器1,而锁定机构4使插接端3与套接端12不分离,横向固定断路器1,从而使得断路器I稳固地与壳体2相拼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滑槽21设置为燕尾形滑槽,所述滑块11设置为与燕尾形滑槽相适配的燕尾形滑块(该方案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可在断路器I上设置滑槽21,在壳体2上设置滑块11,但考虑到壳体2加工空间较大,能更方便地设置滑槽21,因此采用本方案,并且滑槽21也可设置为横断面为T字型、圆形、扇形等多种形状的滑槽21,只要为滑槽21底部的宽度大于滑槽21顶部的宽度的几何结构皆可,采用该优选方案考虑到滑槽21和滑块11的加工难易度以及限位结构的配合的稳定性问题,为最具实用性的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形滑块11于燕尾形滑槽21内滑移,使断路器I于滑槽21横断面平面内固定,不会脱离滑槽21,起到纵向固定的作用,并为断路器I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插接端3与套接端12相接合,结构稳固性好,简单实用。所述锁定机构4包括卡扣41,所述卡扣41设置于壳体2上,所述断路器I上设置有于插接端3和套接端12接合时可与卡扣41相扣合的卡槽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I沿滑槽21滑移,使插接端3和套接端12相接合,同时卡扣41扣合在卡槽42内,保证了插接端3和套接端12的相对固定,同时使断路器I与壳体2于滑移方向上不会移动,起到横向固定的作用。所述断路器I的两侧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锁定机构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I的两侧由两个锁定机构4扣紧,将断路器I稳定夹持,使插接端3与套接端12接合时,断路器I相对滑槽21不会相对滑动,结构稳固,锁定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开关,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断路器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断路器通过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滑槽与滑块呈防止滑块沿滑槽横断面脱离滑槽的限位结构设置,所述电路结构于壳体外设置有插接端,所述断路器内嵌设有断路器滑移过程中可与插接端套接导通的套接端,所述壳体与断路器之间配合设有防止插接端和套接端脱离的锁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开关,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断路器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断路器通过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滑槽与滑块呈防止滑块沿滑槽横断面脱离滑槽的限位结构设置,所述电路结构于壳体外设置有插接端,所述断路器内嵌设有断路器滑移过程中可与插接端套接导通的套接端,所述壳体与断路器之间配合设有防止插接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珍敏
申请(专利权)人:指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