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分体机或其他加湿或加热用家电上的面板的运动轨迹比较简单,而空调分体机上的面板与其壳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多为弧形面,这使得面板在简单轨迹的驱动下打开的进风口较小,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导风板形状的限制而使得面板的运动轨迹受到限制,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另一方面,面板与出风口不是一体设置使得导风机构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积聚灰尘,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板的运行轨迹较为简单而导致面板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第二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驱动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沿第一轨迹运动的运动曲线和第二传动部沿第二轨迹运动的运动曲线不相同。进一步地,第一轨迹为绕相对安装壳体固定的固定圆心进行弧线运动形成的运动曲线,第二轨迹为绕相对安装壳体运动的运动圆心进行弧线运动形成的运动曲线。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10);驱动部(20),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70)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70)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16 CN 201310016826.21.一种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10);驱动部(20),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所述第一轨迹为绕相对所述安装壳体(10)固定的固定圆心进行弧线运动形成的运动曲线,所述第二轨迹为绕相对所述安装壳体(10)运动的运动圆心进行弧线运动形成的运动曲线;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70)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70)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的运动曲线和所述第二传动部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的运动曲线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0)还包括主动驱动部,所述主动驱动部包括主动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主动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21),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2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绕所述主动齿轮(24)转动的后支架(30),所述后支架(3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面板(70)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2)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上的导向限位结构可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前支架(40),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面板(70)上部铰接并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30)上设置有齿轮安装区,所述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均设置在所述齿轮安装区内,且所述主动齿轮(24)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所述齿轮安装区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相啮合的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相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后支架(30)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2)沿所述第一轨迹移动,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前支架(40)上的所述第二连接件(42)沿所述第二轨迹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42)以及所述面板(70)三者的连接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安装区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的远离所述前支架(40)一侧的安装板(50),所述安装板(50)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所在的侧壁形成安装凹槽,所述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板(5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34)、输出轴孔和第二安装轴(31);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第一安装轴(112)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滑槽(34)内;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所述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输出轴孔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轴(31)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槽(47),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47)内,所述前支架(4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分度圆同心设置的内侧弧形壁面(45)和外侧弧形壁面(46),所述导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和/或所述外侧弧形壁面(46)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彬,古汤汤,张华中,陈绍林,黄坚,杨永祥,吴庆壮,邓小伟,王敏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