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粉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064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粉笔套,在空心笔筒内装设有矩形的粉笔内筒,所述粉笔内筒内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粉笔相匹配的圆形内孔,该粉笔内筒的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下大上小的左部阶梯挡板和右部阶梯挡板,所述右部阶梯挡板的上层阶梯挡板外端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凸柱,所述左部阶梯挡板的上层阶梯挡板上开设有“凸”形沉孔,该“凸”形沉孔的两翼内装设有铁皮,所述铁皮的中部向左凸起穿过“凸”形沉孔的左侧壁,抵接在左部挡板的边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粉笔放置在空心笔筒内,并通过控制柱一点点推出,不仅在书写过程中完全不用接触粉笔,并且可以将粉笔使用得非常完整,还具有节约成本和便于携带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粉笔套
[0001 ] 本技术涉一种教学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教学用防尘粉笔套。
技术介绍
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于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每天都需要手持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绘图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上完一节课后,教师的手上沾满粉笔灰,不易清洗,而且尽管粉笔灰尘的颗粒较大,大多不会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对人体无毒,医学界至今也尚无因吸入粉笔灰引起肺部疾病的报道,然而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作板书,每天都需要接触粉笔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接触粉笔的防尘粉笔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尘粉笔套,包括矩形的空心笔筒(1),所述空心笔筒(I)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空心笔筒(I)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水平开设有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向前后延伸至空心笔筒(I)内腔两端,且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位于空心笔筒(I)内腔的中下部,所述右部挡板(Ib)的内边缘向内局部凸起形成凸包(lc),在右部挡板(Ib)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包(lc),且该凸包(I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空心笔筒(I)内装设有矩形的粉笔内筒(2),该粉笔内筒(2)的上表面中心向上局部凸起形成控制柱(3),所述空心笔筒(I)的上端筒壁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条形槽(ld),控制柱(3)从条形槽(Id)内伸出空心笔筒(I)外,所述粉笔内筒(2)内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粉笔相匹配的圆形内孔(2a),该粉笔内筒(2)的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下大上小的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均具有两层阶梯,左部阶梯挡板(4)的下层阶梯挡板(4a)和右部阶梯挡板(5)的下层阶梯挡板(5a)分别位于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的下方,所述右部阶梯挡板(5)的上层阶梯挡板(5b)外端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凸柱(5c),该凸柱(5c)的端部深入到两个凸包(Ic)之间,且该凸柱(5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的上层阶梯挡板(4b)上开设有“凸”形沉孔(4c),该“凸”形沉孔(4c)的凸起部分朝右布置,且该“凸”形沉孔(4c)的两翼内装设有铁皮(6),所述铁皮(6)的中部向左弯折凸起并穿过“凸”形沉孔(4c)的左侧壁,抵接在左部挡板(Ia)的边缘上。采用上述结构的防尘粉笔套,使用时,先按住控制柱向前推动,就带动粉笔内筒向前移动,当粉笔内筒上的凸柱接触凸块时,铁皮的两翼向外伸展,且铁皮的弯折凸起部分可向“凸”形沉孔内凹陷,当铁皮的弯折凸起部分向内凹陷一定距离时,凸柱可沿圆弧倒角向前移动跨过一个凸块,当粉笔内筒移动至最前端时,即可将粉笔插入到粉笔内筒的圆形内孔内,然后按住啊控制柱向后移动,即可将粉笔收入空心笔筒内,只留粉笔的一点笔头露在空心笔筒前端使用,书写时,手持空心笔筒书写即可,不会沾染粉笔灰,当露出部分写完后,向前推动控制柱即可将粉笔一点点往外推出。为了使每次推出粉笔的长度更加精确,每个凸包(Ic)之间间隔一个凸块(5b)的览度。为了防止使用时粉笔容易断开,所述空心笔筒(I)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挡板(7),挡板(7)中心设置有与粉笔相匹配的中心孔(7a),且该中心孔(7a)上套装有缓冲圈(8)。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粉笔放置在空心笔筒内,并通过控制柱一点点推出,不仅在书写过程中完全不用接触粉笔,并且可以将粉笔使用得非常完整,还具有节约成本和便于携带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视图。图4为图2的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空心笔筒1、粉笔内筒2、控制柱3、左部阶梯挡板4、右部阶梯挡板5、铁皮6、挡板7和缓冲圈8等部件,所述空心笔筒I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空心笔筒I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水平开设有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lb,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向前后延伸至空心笔筒I内腔两端,且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位于空心笔筒I内腔的中下部,所述右部挡板Ib的内边缘向内局部凸起形成凸包lc,在右部挡板Ib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包lc,每个凸包Ic之间间隔一个凸块5b的宽度,且该凸包I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空心笔筒I内装设有矩形的粉笔内筒2,该粉笔内筒2的上表面中心向上局部凸起形成控制柱3,所述空心笔筒I的上端筒壁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条形槽ld,控制柱3从条形槽Id内伸出空心笔筒I外,所述粉笔内筒2内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粉笔相匹配的圆形内孔2a,该粉笔内筒2的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下大上小的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均具有两层阶梯,左部阶梯挡板4的下层阶梯挡板4a和右部阶梯挡板5的下层阶梯挡板5a分别位于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的下方,所述右部阶梯挡板5的上层阶梯挡板5b外端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凸柱5c,该凸柱5c的端部深入到两个凸包Ic之间,且该凸柱5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的上层阶梯挡板4b上开设有“凸”形沉孔4c,该“凸”形沉孔4c的凸起部分朝右布置,且该“凸”形沉孔4c的两翼内装设有铁皮6,所述铁皮6的中部向左凸起穿过“凸”形沉孔4c的左侧壁,抵接在左部挡板Ia的边缘上,该铁皮的两翼抵靠在“凸”形沉孔4c的两翼右壁上。由图4进一步可知,所述空心笔筒I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挡板7,挡板7中心设置有与粉笔相匹配的中心孔7a,且该中心孔7a上套装有缓冲圈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空心笔筒(1),所述空心笔筒(1)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空心笔筒(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水平开设有左部挡板(1a)和右部挡板(1b),该左部挡板(1a)和右部挡板(1b)均向前后延伸至空心笔筒(1)内腔两端,且该左部挡板(1a)和右部挡板(1b)均位于空心笔筒(1)内腔的中下部,所述右部挡板(1b)的内边缘向内局部凸起形成凸包(1c),在右部挡板(1b)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包(1c),且该凸包(1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空心笔筒(1)内装设有矩形的粉笔内筒(2),该粉笔内筒(2)的上表面中心向上局部凸起形成控制柱(3),所述空心笔筒(1)的上端筒壁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条形槽(1d),控制柱(3)从条形槽(1d)内伸出空心笔筒(1)外,所述粉笔内筒(2)内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粉笔相匹配的圆形内孔(2a),该粉笔内筒(2)的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下大上小的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均具有两层阶梯,左部阶梯挡板(4)的下层阶梯挡板(4a)和右部阶梯挡板(5)的下层阶梯挡板(5a)分别位于左部挡板(1a)和右部挡板(1b)的下方,所述右部阶梯挡板(5)的上层阶梯挡板(5b)外端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凸柱(5c),该凸柱(5c)的端部深入到两个凸包(1c)之间,且该凸柱(5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左部阶梯挡板(4)的上层阶梯挡板(4b)上开设有“凸”形沉孔(4c),该“凸”形沉孔(4c)的凸起部分朝右布置,且该“凸”形沉孔(4c)的两翼内装设有铁皮(6),所述铁皮(6)的中部向左凸起穿过“凸”形沉孔(4c)的左侧壁,抵在左部挡板(1a)的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空心笔筒(1),所述空心笔筒(I)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所述空心笔筒(I)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水平开设有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lb),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向前后延伸至空心笔筒(I)内腔两端,且该左部挡板(Ia)和右部挡板(Ib)均位于空心笔筒(I)内腔的中下部,所述右部挡板(Ib)的内边缘向内局部凸起形成凸包(lc),在右部挡板(Ib)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包(lc),且该凸包(Ic)具有圆弧倒角,所述空心笔筒(I)内装设有矩形的粉笔内筒(2),该粉笔内筒(2)的上表面中心向上局部凸起形成控制柱(3),所述空心笔筒(I)的上端筒壁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条形槽(ld),控制柱(3)从条形槽(Id)内伸出空心笔筒(I)外,所述粉笔内筒(2)内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与粉笔相匹配的圆形内孔(2a),该粉笔内筒(2)的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下大上小的左部阶梯挡板(4)和右部阶梯挡板(5),所述左部阶梯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麒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二零三中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