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汝逸专利>正文

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0400 阅读:5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包括催眠器的本体、投影仪和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所述的投影仪安装在本体上,投影仪的光源由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视频脑波催眠器光源发出的具有一定频率的节律性的光通过投影仪照射到卧室的天花板或墙上,被催眠者只要对着天花板或墙上的投影就可以刺激其大脑产生节律同化反应,而使得被催眠者的大脑出现睡眠波并产生睡眠意识,入睡效果好;视频脑波催眠器不需要根据被催眠者的睡姿或朝向调整方位,直接放在床头柜上就能够正常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
]本技术涉及催眠器,尤其涉及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
技术介绍
]不同频率的脑电波信号,代表着脑功能的不同状态,正常人的睡眠产生的脑电波与脑部神经障碍的脑电波频率不同。人处在紧张、激动时、在沉思或在气功状态下,均产生不同的频率的电波信号。若用同步的声、光、电波的频频对失眠患者进行干扰、调节,发生共振,形成同步,并建立正常频率的声、光、电波,助于失眠症的恢复。专利号200710004997.8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诱导睡眠的催眠仪,其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光源。电源单元通过开关单元与光源电连接,以向光源供电;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电连接,以基于一定频率控制开关单元交替地处于闭合/断开状态,当开关单元处于闭合状态时,允许电源单元向光源供电;当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时,阻止电源单元向光源供电;光源根据开关单元所处的状态交替地发光/熄灭,从而发出具有一定频率的节律性的光,用该节律性的光照射被催眠者的头部,刺激其大脑产生节律同化反应,而使得被催眠者的大脑出现睡眠波并产生睡眠。此催眠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用光直接照射被催眠者的头部,有时会使被催眠者感到不舒适而不易入睡,而且催眠器需要对着被催眠者的头部,不便于安装或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放置,催眠效果好的视频脑波催眠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包括催眠器的本体、投影仪和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所述的投影仪安装在本体上,投影仪的光源由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驱动。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投影仪的光源为LED灯,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包括MCU、LED驱动电路和开关按键,LED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M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按1Ηζ-13Ηζ的频率输出占空比循环变化的脉冲信号;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LED灯,开关按键的信号输出端接MCU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投影仪包括外壳和定位机构,投影仪的外壳与催眠器的本体铰接,投影仪的外壳与催眠器的本体之间通过所述的定位机构定位。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包括两根铰接轴和两个压簧,催眠器的本体包括U字形的壳体,投影仪外壳平放时埋入U字形壳体的凹槽中;u字形壳体凹槽的两侧各包括一个侧壁,侧壁包括铰接孔;投影仪外壳的两侧各包括一个铰接轴孔,铰接轴插入铰接轴孔;压簧装在铰接轴孔中,位于铰接轴的后端面与铰接轴孔的底面之间;铰接轴的前端插入壳体侧壁的铰接孔中,铰接轴的前端面包括定位突起;铰接孔的底面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复数个定位凹槽,铰接轴的定位突起插入铰接孔的定位凹槽。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铰接轴的前端面包括复数个所述的定位突起,所述的定位突起沿铰接轴的周向均布;铰接孔的定位凹槽沿铰接孔的周向均布。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铰接轴孔布置在投影仪外壳的后部,铰接轴孔的侧壁包括轴向的凹槽,铰接轴的侧面包括导向突起,导向突起插入铰接轴孔的轴向凹槽。以上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投影仪包括聚光镜、镜头和幻灯片、所述的光源布置投影仪内腔的后端,聚光镜布置投影仪内腔的中部,镜头布置投影仪内腔的前端,幻灯片布置在聚光镜的前方。本技术视频脑波催眠器光源发出的具有一定频率的节律性的光通过投影仪照射到卧室的天花板或墙上,被催眠者只要对着天花板或墙上的投影就可以刺激其大脑产生节律同化反应,而使得被催眠者的大脑出现睡眠波并产生睡眠意识,入睡效果好;视频脑波催眠器不需要根据被催眠者的睡姿或朝向调整方位,直接放在床头柜上就能够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催眠器投影仪打开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催眠器投影向上打开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催眠器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催眠器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的A向剖视图旋转。图6是图5中投影仪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中的C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投影仪的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铰接轴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视频脑波催眠器的结构如图1至图10所示,如图1至图4以及图7至图9所示,催眠器的本体的壳体I为U字形,投影仪外壳体2平放时埋入U字形壳体I的凹槽中。U字形壳体I后部凹槽的两侧的侧壁101有铰接孔102。投影仪外壳体2两侧的后部各包括一个铰接轴孔201,铰接轴3装入铰接轴孔201中。压簧4也装在接轴孔201中,位于铰接轴3的后端面与铰接轴孔201的底面之间。铰接轴3的前端插入壳体侧壁101的铰接孔102中,铰接轴3的前端面有4个周向均布的定位突起301。铰接孔102的底面上有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凹槽103,铰接轴3的定位突起301插入铰接孔102的定位凹槽103。铰接轴3的前端面包括多个定位突起301,定位突起301沿铰接轴3的周向均布。铰接孔102的定位凹槽103沿铰接孔102的周向均布。铰接轴孔201的侧壁有轴向的凹槽203,铰接轴3的侧面有2个导向突起302,导向突起302插入铰接轴孔201的轴向凹槽203。铰接轴3可以沿铰接轴孔201轴向滑动,但两者不能相对转动。如图2所示,投影仪外壳体2可以向上抬起,可以将影像投影到墙上,角度可以进行微调。如图3所示,投影仪外壳体2可以向上转动到垂直位置,方便投影仪向上将影像投影到天花板上;而且投影的角度可以微调。如图5所示,投影仪的内壳体5安装在投影仪的外壳体2的中部,如图6所示,作为投影仪光源的LED灯10布置内壳体5内腔的后端,聚光镜11布置在内壳体5内腔的中部,镜头12布置内壳体5内腔的前端,幻灯片6布置在聚光镜11的前方。如图10所示,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包括单片机(MCU)、LED驱动电路、开关按键和液晶显示屏,LED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单片机(M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投影仪大功率的LED灯,开关按键的信号输出端接MCU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液晶显示屏接单片机。按下开关按键,液晶显示屏显示“视频脑波”标志,单片机(MCU)控制端按1Ηζ-13Ηζ脑波频率输出占空比循环变化的脉冲信号控制大功率LED灯工作,使大功率LED灯的亮度随脑波频率而变化,投影在墙面或天花板上的影像明暗度随1Ηζ-13Ηζ脑波频率进行变化。再次按下开关按键将关闭视频脑波功能。脑波频率通过单片机控制设定的调制周期为:7-13Hz频率范围内工作15分钟、4-8Hz频率范围内工作15分钟、4Hz以下频率范围内工作30分钟、一个周期为60分钟,以此循环自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包括催眠器的本体和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仪,所述的投影仪安装在本体上,投影仪的光源由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脑波催眠器,包括催眠器的本体和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仪,所述的投影仪安装在本体上,投影仪的光源由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其特征在于,投影仪的光源为LED灯,视频脑波同步发生电路包括MCU、LED驱动电路和开关按键,LED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M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MCU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按1Ηζ-13Ηζ的频率输出占空比循环变化的脉冲信号;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LED灯,开关按键的信号输出端接MCU的触发信号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其特征在于,投影仪包括外壳和定位机构,投影仪的外壳与催眠器的本体铰接,投影仪的外壳与催眠器的本体之间通过所述的定位机构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脑波催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铰接轴和两个压簧,催眠器的本体包括U字形的壳体,投影仪外壳平放时埋入U字形壳体的凹槽中;U字形壳体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汝逸黄伟鹏黄伟哲
申请(专利权)人:黄汝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