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蓄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86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将蓄留,在液体蓄留室内的液体从出口导出的液体蓄留装置,其特征是: 通过在上述液体蓄留室内隔规定的间隔配备多个薄板,形成产生规定的毛细管力的蓄留部, 通过在上述蓄留部和上述出口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形成产生比上述蓄留部的毛细管力强的毛细管力的诱导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蓄留液体的液体蓄留装置、以及应用该液体蓄留装置的打印装置。在将墨水供给到喷墨打印头的场合,由于利用喷墨打印头的喷嘴本身所具有的毛细管力,所以,通常不需要泵等压力输送装置的外力。因此,除了特别的例子之外,不需要将墨水从用于供给墨水的盒子压力输送到喷墨打印头的机构。另一方面,为了使墨滴稳定且连续地从喷墨打印头的喷嘴喷射出去,需要加上极小的负压-100Pa~-2000Pa,这成为设计喷墨打印装置方面的重要的课题。作为古典的墨水供给方式,众所周知的是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串行扫描型的喷墨打印装置使用的方式。这个例子的打印装置,通过反复交替地进行使搭载有喷墨打印头12的滑架11向箭头A的主扫描方向移动且依据图象数据使墨水从该打印头12喷出的打印动作、和将作为被打印介质的纸张17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箭头B的副扫描方向输送规定的量的输送动作,依次将图象打印在纸张17上。15是用于引导滑架11在主扫描方向上自如移动的导向轴,16是压纸辊。18是能覆盖打印头12的喷嘴部分(墨水喷口部分)的罩子。打印头12在该罩子18内,为了使墨水保持较好的喷出状态,能通过喷出(预备喷出)对图象的打印无用的墨水来进行复位处理。另外,通过将负压导入到覆盖着打印头12的罩子18内,从打印头12的墨水喷口吸出墨水,能进行为了使打印头12的墨水保持较好的喷出状态的吸出复位处理。作为打印头12,为了使墨滴从墨水喷口喷出,可以采用具备电热交换体的结构。即,可以采用通过该电热交换体的发热,使墨水沸腾,利用其发泡能,使墨滴从墨水喷口喷出的结构。作为这种打印装置上的墨水供给方式,如图1所示,有通过管子14从墨水袋等墨水蓄留装置13,对搭载在滑架11上的打印头12提供墨水的方式。该方式为了使供给到打印头12的墨水具有负压,要将墨水蓄留装置13配置在距打印头12的重力高度(水头也称为压头)面低几厘米的距离为H的面上。这样一来,利用水头差的使其带负压的方法,用极简单的结构就能廉价地实现,相反,打印装置的设置场所被限制为桌子上表面等的平坦的场所,或为了确保水头差,打印装置的高度变高了。作为解决这种不相宜情况的对策,人们进行了许多使墨水蓄留装置13具备负压产生机构的尝试。图2和图3是墨水蓄留装置所具备的负压产生机构的不同的现有例子的示意图。图2的负压产生机构,在收纳墨水的可变形的袋21设有金属等制的弹簧22,该弹簧22使袋21向图2中的上下的箭头方向膨胀,由此使袋21内的墨水23产生负压。24是从袋21向打印头供给的墨水23的出口。另一方面,图3的负压产生机构,在收纳袋21的框体30上设有调压阀31,通过控制袋21的外侧区域32内的空气压力,使袋21内的墨水22具有负压。即,使调压阀31作开关动作,以使外侧区域32内的压力保持规定的负压,在调压阀31打开时,如箭头33所示的那样,空气从外部流入到外侧区域32内。但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那样,由于使柔软的袋21内产生负压的负压产生机构,一般需要有较多的零部件个数,因此招致成本增加。另外,使其产生数百Pa水平的负压,在技术上是很困难的。另外,由于具备这样的负压产生机构,所以,可使用的墨水的蓄留能力下降了。再有,薄袋21透气性差,在长期保存墨水时,外气进入到袋21内,存在袋21会膨胀或墨水蒸发掉的问题。这样一来,使用袋21的墨水的蓄留方式,为了确保其可靠性,且使其附加负压产生机构,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图4是采用现在为主流的墨水蓄留方式——海绵方式的墨水蓄留装置的剖视图。海绵状的多孔质体(墨水吸收体)41,由其本身所具有的毛细管力蓄留墨水,同时,仅选定其密度就能使墨水具有适当的负压。40是框体,42是空气吸入口,43是墨水出口。这样的蓄留方式结构非常简单,另外,作为墨水吸收体41,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海绵状的多孔质体,能廉价地进行制造。而且,墨水蓄留装置体积可以很小,能与其使用时的姿态的变化无关地产生规定的负压。但是,用一般的海绵状的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其密度不十分理想,需要将多孔质体压缩到某种程度进行使用。因此,墨水的使用率不高,在墨水蓄留装置内,一般情况下,墨水仅能填充到海绵状的多孔质体体积的70%。另外,难以将海绵状的多孔质体均匀地配置到墨水蓄留装置内,由于其多孔质体的不均匀配置,墨水的使用率恐怕还会降低。另外,喷墨打印装置的接触墨水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在是金属的情况下,使用不锈钢,在是树脂的情况下,使用聚丙烯、聚乙烯、或氟树脂,因此,由于它们与墨水的接触,有时要溶出极微量的分解物或添加物。市场上出售的多数的海绵状的多孔质体,大多是聚氨酯树脂制成的,其化学稳定性较差。近年来,采用化学性质更加稳定的聚丙烯制的海绵状的多孔质体。但是,海绵状的多孔质体,由于与墨水接触的面积较大,所以,与墨水进行化学反应,或溶出到墨水中,存在大量的生成物会给打印头的喷嘴带来不利的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喷墨打印装置的用途的扩大,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墨水。但是,由于海绵状的多孔质体的化学稳定性成了问题,所以,不得已改变墨水的配方,以改善其化学稳定性,但是,其物理特性变差了等,这必须研究其对策。图5是用于说明墨水蓄留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剖视图,该结构具有与海绵状的多孔质体相同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墨水的蓄留和负压的产生功能。该墨水蓄留装置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79553号或特开平3-139562号所记载的那样,取代海绵状的多孔质体,采用层叠薄板51以尝试墨水的蓄留的形式,在板51和板51之间的狭小的间隙中形成有墨水蓄留部53。50是框体,52是墨水出口,54是用于吸收框体50内的压力变动的缓冲区,55是用于将墨水蓄留部53的墨水引导到墨水出口52的毛细管体。墨水蓄留部53上的墨水的蓄留和负压的产生源是毛细管力。其毛细管力可用古典的式h=2Tcosθ/ρgr表示。在此,h是管的内外液面的高度差,T是液体的表面张力,θ是接触角,ρ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r是管的半径。这样一来,使用层叠的薄板51的墨水蓄留方式,结构比较简单,不用海绵状的多孔质体那样的制法控制,能可靠地进行尺寸控制。但是,图5的墨水蓄留装置,为了可靠地从墨水蓄留部53取出墨水,必须具备毛细管体55,最好是贯通板51地配置毛细管体55。由于该毛细管体55必须使毛细管力比墨水蓄留部53的大,所以,墨水流道的阻力过大了。其结果是,对于消耗大量的墨水的高频驱动的多喷嘴的喷墨打印头来说,供给墨水的动阻力变大了,会产生供不上墨水的现象的问题。结果,现有的墨水蓄留装置,无论哪一方面,都存在应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喷墨打印装置上的墨水蓄留装置,要求出现一种能廉价制造且性能优良的墨水蓄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能将蓄留在液体蓄留室内的液体从出口导出的液体蓄留装置,通过在液体蓄留室内隔规定的间隔配备多个薄板,形成产生规定的毛细管力的蓄留部,通过在蓄留部和出口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形成产生比蓄留部的毛细管力强的毛细管力的诱导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由隔规定的间隔配备的多个薄板,形成产生规定的毛细管力的蓄留部,由设置在该蓄留部和液体的出口之间的规定的间隙,形成产生比蓄留部的毛细管力强的毛细管力的诱导部。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平稳地将蓄留部的液体从诱导部诱导到出口。其结果是,对于墨水等各种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将蓄留,在液体蓄留室内的液体从出口导出的液体蓄留装置,其特征是通过在上述液体蓄留室内隔规定的间隔配备多个薄板,形成产生规定的毛细管力的蓄留部,通过在上述蓄留部和上述出口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形成产生比上述蓄留部的毛细管力强的毛细管力的诱导部。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蓄留装置,其特征是在形成上述蓄留部的上述薄板的一部分和上述液体蓄留室的内壁之间形成上述诱导部。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蓄留装置,其特征是设置能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到上述液体蓄留室的空气取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蓄留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诱导部和上述出口之间形成产生比上述诱导部的毛细管力强的毛细管力的槽。5.根据权利要求4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氏田敏彦下田准二根津祐志冈本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