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692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能打开的活动栅格。在具体使用时,所述活动栅格的末端延伸到清洗机中盛残渣的渣篮上方,当所述框架打开时,渣篮就能方便地从原先活动栅格所在的空档中取出。在渣篮上方设置可活动的栅格,清洗时可将部分碗碟置于栅格上,清洗完毕后需要取出渣篮时,只需移动栅格使其离开渣篮上方即可从搁篮下方取出渣篮,而不用将整个搁篮提出,使用非常方便;在搁篮内侧设置可转动的搁板,在搁篮内的空间不够时,可将搁板转动放平,从而将多余的碗碟置于搁板上,减少清洗次数,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搁篮,尤其是一种用于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
技术介绍
洗碗机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盘碟以清除粘附在盘碟上的赃物并且清洗碗碟的装置。将碗碟放置在洗碗柜内的搁篮中,一般的洗碗机包括喷射洗涤水的泵和喷头,产生热水的加热器等。现今的洗碗机中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来清洗碗碟,与使用加热的水相比,利用蒸汽也更加减少了洗涤的时间,以及提高了洗涤的效果。现有的用于放置碗碟的搁篮,如申请号为200820098574.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洗碗机的碗篮,包括框架及若干根排列焊接在框架上的支撑架;又如申请号为200820099627.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洗碗机的碗篮,包括杯子放置区,杯子放置区两侧分别装设有挡板,杯子放置区中间部位装设有可拆卸的两个筷子挡板,筷子挡板两端与挡板紧接触,下端卡在碗篮底部上。由于洗碗机在使用时,其底部的出水口处通常会设置有防止残渣进入出水管道从而造成堵塞的渣篮,而上述的这些碗篮,由于其碗篮框架的底部为固定的,当清洗完毕,要将渣篮中遗留的残渣倒出时,首先都需要将碗篮连同其内的碗碟一同从洗碗机中取出,然后才可取出渣篮,造成了使用非常不方便,并且碗篮和碗碟的重量通常都较大,取出碗篮的操作十分费力;此外,碗篮只有一层,当碗碟较多时,则需要分批清洗,不利于节能,也造成了洗碗机内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结构简单,渣篮的取出操作方便,使用十分便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能打开的活动栅格。在具体使用时,所述活动栅格的末端延伸到清洗机中盛残渣的渣篮上方,当所述框架打开时,渣篮就能方便地从原先活动栅格所在的空档中取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活动栅格为转动连接方式,所述活动栅格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另一端为自由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框架的形成方式为,所述搁篮包括底部横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支撑杆,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垂直交叉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为向上弯折,向上弯折的部分与上下间隔布置的多个弯折成方形的第三支撑杆固定。为了使得活动栅格在清洗机正常使用时保持在合适的位置,提供给碗碟支撑的作用,所述活动栅格的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搁置在相应位置的另一个第一支撑杆上。为了在碗碟数量较多也能扩大搁篮的空间从而一次完成清洗,所述框架的侧面上设有能在框架内侧转动并定位的搁板,由此搁篮的空间不够时,可将搁板转动后放下,以将多余的碗碟置于搁板上。为了避免搁板在不使用时占用搁篮内的空间,搁板设置成可相对转动,所述搁板包括多个并列间隔布置的弯折成U型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开口的末端均连接在一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框架侧面固定的搁板扣,所述支撑件能相对搁板扣转动并定位。为了使得搁板在转动后能定位,所述搁板扣包括互相连接的两个卡扣,所述卡扣包括间隔开的两个朝向框架的卡扣臂,两个卡扣相邻的两个卡扣臂的内侧端部由中间向两侧水平延伸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支撑件向下转动时其中一条臂能抵接所述止挡部。为了方便搁板安装和固定,所述卡扣之间的连接部朝向框架的外侧向上弯折形成有卡槽,所述框架侧面与卡槽卡接配合。为了限定连接杆的位置,每个卡扣臂的内侧末端向下弯折形成有与连接杆配合的凹槽。为了实现支撑杆闲置时的定位,每个所述支撑件的U型弯折部之间通过定位杆连接,所述卡扣臂的上端面上设有弧形的定位槽,所述支撑件呈竖直状态时,定位杆能搁置在所述定位槽内使得支撑件相对卡扣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渣篮上方设置可活动的栅格,清洗时可将部分碗碟置于栅格上,清洗完毕后需要取出渣篮时,只需移动栅格使其离开渣篮上方即可从搁篮下方取出渣篮,而不用将整个搁篮提出,使用非常方便;在搁篮内侧设置可转动的搁板,在搁篮内的空间不够时,可将搁板转动放平,从而将多余的碗碟置于搁板上,减少清洗次数,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搁篮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搁篮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搁篮的第三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搁篮的第三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与图3不同视角);图5为本技术的搁篮的搁板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放置在水槽内,用于搁置碗碟等以便进行清洗。搁篮包括底部横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垂直交叉设置,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两端均为向上弯折,该向上弯折的部分与上下间隔布置的多个弯折成方形的形成侧面的第三支撑杆13固定,由此形成搁篮的框架I。框架I的下方设有支脚2,使得框架I与水槽的底部间隔开。框架I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活动栅格3,活动栅格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11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延伸至渣篮上方,搁置在支脚2上或第一支撑杆11上。与渣篮位置相对应处的一个第一支撑杆11,在渣篮上方断开分成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隔与洛篮的大小相适应。当清洗时,可将碗碟放置于框架I底部的支撑杆或活动栅格3上;待清洗完后,需要将渣篮取出时,只需将活动栅格3绕着第一支撑杆11向上转动即可,如图2所示,由此,渣篮可从框架I底部取出。活动栅格3也可以滑动设置在框架I底部。参见图3-图5,搁篮的内侧面,框架I的第三支撑杆13上设有在搁篮内侧可转动的搁板4,搁板4包括多个并列间隔布置的支撑件41,每个支撑件41弯折成U型,U型开口的末端均连接在一连接杆42上,连接杆41上设有至少一个搁板扣43,用于与第三支撑杆13连接。搁板扣43包括互相连接的两个卡扣431,卡扣431之间的连接部朝向框架I的外侧向上弯折形成有卡槽432,第三支撑杆13在卡槽432内卡紧,由此卡扣431与框架I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三支撑杆13上设有竖直的固定杆14,固定杆14穿过卡扣431之间的连接部朝向框架I内侧的部分,夹紧在两个卡扣431之间,进一步确保卡扣431与框架I的相对固定。卡扣431包括两个平行的朝向框架I内侧的卡扣臂433,每个卡扣臂433的内侧末端向下弯折形成有凹槽434,两个卡扣431相邻的两个卡扣臂433的内侧端部由中间向两侧水平延伸形成有止挡部435。不使用搁板4时,将其置于U型支撑件41呈竖直的状态,可通过一定位杆44连接在每个支撑件41的U型弯折部,而卡扣臂433的上端面上设有弧形定位槽436,每个支撑件41可在卡扣431的两个卡扣臂433之间移动,当定位杆44向下接触到卡扣臂433时,可搁置在定位槽436内,从而相对卡扣431定位;当需要清洗的碗碟较多,搁篮内的空间不足时,可将支撑件41向上拉,直至连接杆42向上进入到卡扣431的凹槽434内,此时可将支撑件41的U型弯折部向下压,直至支撑件41位于卡扣臂433之间的一条臂向下抵接到止挡部435,将支撑件41定位,此时整个搁板4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碗碟可以搁置在搁板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能打开的活动栅格(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搁篮,包括框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底部设置有能打开的活动栅格(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栅格(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I)的底部,另一端为自由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搁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篮包括底部横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垂直交叉设置,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两端均为向上弯折,向上弯折的部分与上下间隔布置的多个弯折成方形的第三支撑杆(13)固定,由此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形成所述框架(I)。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搁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栅格(3)的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11)上,另一端搁置在相应位置的另一个第一支撑杆(11)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侧面上设有能在框架(I)内侧转动并定位的搁板(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搁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4)包括多个并列间隔布置的弯折成U型的支撑件(41),所述支撑件(41)开口的末端均连接在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峰徐慧练杨忠朱灯光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