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469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4:25
一种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10),该机身(10)上壳体(11)设置进风口(110),顶面有出风口(111),机身(10)下壳体(12)内是水槽(20),水箱(30)为水槽(20)补水;进风口(110)内侧安装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该载体(40)的转轴(70)两端部跨在水槽(20)的上棱边,其中轴线以下部位浸没在水槽(20)中,载体(40)围绕其中轴线旋转,保持自身被水浸润状态;在载体(40)和水箱(30)之间设置风机组件(50),工作时从进风口(110)吸入空气,经载体(40)加湿、过滤后从出风口(111)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空气增湿和通风,特别是涉及借助水在空气中形成弥散状而增湿,尤其涉及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空气净化器、蒸发型空调扇和增湿器等类型;空气净化器通过过滤空气中固体颗粒污染物,以达到空气净化目的,但不能对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使用中须经常更换滤芯,不仅增加成本,还会产生臭氧造成二次污染;增湿器只能对室内空气增加湿度,不具有空气净化效果;蒸发型空调扇能实现对室内空气增湿、制冷和过滤净化,但一般体积庞大,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的、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其集空气增湿、净化、通风和制冷功能于一体。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该机身又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后端面设置进风口,顶面有出风口,其尤其是:所述下壳体内底面大部分区域是水槽,其上紧挨机身前面板内侧是水箱,该水箱与所述水槽连通,为所述水槽补水;所述进风口内侧安装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该载体的转轴两端部跨在所述水槽的上棱边,所述载体中轴线以下部位浸没在所述水槽内的水中,所述载体围绕其中轴线旋转,保持自身被水浸润状态;在所述下壳体上面、所述载体和所述水箱之间设置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风口,工作时从所述进风口吸入空气,经所述载体加湿、过滤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为蜂窝状烧结陶瓷,或是用压制成波纹板状并交错层叠的块状物,俗称湿帘纸或加湿堆制成的圆形厚板状转盘。进一步地,在所述进风口内侧、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上方设置挡风板,该挡风板与所述载体的圆柱面十分贴近,保证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都必定经过所述载体增湿和过滤。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壳体上面、所述水槽前后两上棱边上设置转轴支架,所述载体通过其转轴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转轴支架上,在所述转轴往机身内部延伸的一端,联结着驱动所述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的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是齿轮传动减速机构,其动力输入端共轴线联结离心风机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的机构100是蜗轮蜗杆副减速机构,其动力输入端共轴线联结轴流风机组件。[0011 ]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的机构100是一台独立的、内含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罩在所述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和所述风机组件之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固接。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是贯流式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底部设有阀门组件,不断地为所述水槽补水,使其内水位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之有益效果在于:1、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下部浸没在水中、不停地转动,始终保持被水浸润状态;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后经过所述载体露出水面部分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被吸附在该载体上,空气中可溶于水的气体污染物(如甲醛等)则溶于水中,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2、空气经过被水浸润的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时,会有大量细微水滴随气流从出风口吹出蒸发、进入周围空气中,使之增湿;3、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上水份被吹出、蒸发要吸热,会降低经过该载体的空气流温度,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将低于进风口的空气温度,达到制冷效果;4、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不停地缓慢旋转,其上部过滤吸附的污染物会被水槽中的水冲刷掉而保持载体干净,无须单独予以清洗、更换,只要保持转动即可,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备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的空气调节装置之优选实施例一的轴测投影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内中机身10的上壳体11已被移除,风机组件50为离心式组件51,驱动增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是齿轮减速机构101,其动力输入端共轴线联结风机组件51 ;图2是图1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轴测投影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内中机身10的上壳体11已被移除,风机组件50为离心式组件51,驱动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是独立电动机90 ;图4是图3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三的轴测投影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内中机身10的上壳体11已被移除,风机组件50为轴流式组件53,驱动增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为蜗轮蜗杆副减速机构102,其动力输入端联结轴流式风机组件53 ;图6是图5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四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其中:风机组件50为轴流式组件53,驱动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是独立电动机90 ;图8是图7的俯视A —A首I]视不意图;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五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其中:风机组件50为贯流式组件52,驱动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是独立电动机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8所示,一种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10,该机身10又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的后端面设置进风口 110,顶面有出风口 111,所述下壳体12内底面大部分区域是水槽20,其上紧挨机身10前面板内侧是水箱30,该水箱30与所述水槽20连通,为所述水槽20补水;所述进风口 110内侧安装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该载体40的转轴70两端部跨在所述水槽20的上棱边,所述载体40中轴线以下部位浸没在所述水槽20内的水中,所述载体40围绕其中轴线旋转,保持自身被水浸润状态;在所述下壳体12上面、所述载体40和所述水箱30之间设置风机组件50,该风机组件50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风口 111,工作时从所述进风口 110吸入空气,经所述载体40加湿、过滤后从所述出风口 111吹出。[0031 ] 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为蜂窝状烧结陶瓷,或是用压制成波纹板状并交错层叠的块状物,俗称湿帘纸或加湿堆制成的圆形厚板状转盘。在所述进风口 110内侧、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上方设置挡风板60,该挡风板60与所述载体40的圆柱面十分贴近,保证从进风口 110吸入的空气都必定经过所述载体40增湿和过滤。在所述下壳体12上面、所述水槽20前后两上棱边上设置转轴支架80,所述载体40通过其转轴70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转轴支架80上,在所述转轴70往机身10内部延伸的一端,联结着驱动所述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所述驱动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是齿轮传动减速机构101,其动力输入端共轴线联结离心风机组件51。所述水箱30底部设有阀门组件120,不断地为所述水槽20补水,使其内水位不变。所述上壳体11罩在所述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和所述风机组件50之上,并与所述下壳体12可拆卸地固接。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的机构100是一台独立的、内含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90,所述风机组件50是离心风机组件51,其他各零部件同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10), 该机身(10)又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的后端面设置进风口(110), 顶面有出风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内底面大部分区域是水槽(20),其上紧挨机身(10)前面板内侧是水箱(30),该水箱(30)与所述水槽(20)连通,为所述水槽(20)补水;所述进风口(110)内侧安装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该载体(40)的转轴(70)两端部跨在所述水槽(20)的上棱边,所述载体(40)中轴线以下部位浸没在所述水槽(20)内的水中,所述载体(40)围绕其中轴线旋转,保持自身被水浸润状态;在所述下壳体(12)上面、所述载体(40)和所述水箱(30)之间设置风机组件(50),该风机组件(50)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风口(111),工作时从所述进风口(110)吸入空气,经所述载体(40)加湿、过滤后从所述出风口(111)吹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10),该机身(10)又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的后端面设置进风口(110),顶面有出风口(11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12)内底面大部分区域是水槽(20),其上紧挨机身(10)前面板内侧是水箱(30 ),该水箱(30 )与所述水槽(20 )连通,为所述水槽(20 )补水;所述进风口( 110 )内侧安装转盘式加湿-过滤载体(40),该载体(40)的转轴(70)两端部跨在所述水槽(20)的上棱边,所述载体(40 )中轴线以下部位浸没在所述水槽(20 )内的水中,所述载体(40 )围绕其中轴线旋转,保持自身被水浸润状态;在所述下壳体(12)上面、所述载体(40)和所述水箱(30 )之间设置风机组件(50 ),该风机组件(50 )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风口( 111 ),工作时从所述进风口(110)吸入空气,经所述载体(40)加湿、过滤后从所述出风口(111)吹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为蜂窝状烧结陶瓷,或是用压制成波纹板状并交错层叠的块状物,俗称湿帘纸或加湿堆制成的圆形厚板状转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风口(110)内侧、所述转盘式增湿-过滤载体(40)上方设置挡风板(60),该挡风板(60)与所述载体(40)的圆柱面十分贴近,保证从进风口(110)吸入的空气都必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