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295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上端固定一平台,该平台为长方形,所述平台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铰接柱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端面板、支撑悬臂和软垫,所述支撑悬臂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间隙配合,支撑悬臂的下端用定位件轴定位,所述软垫通过绑带固定在上端面板上,该软垫的上端面与平台的上端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患者手术时的舒适度,保证肢体血液循环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上端固定一平台,该平台为长方形,所述平台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铰接柱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端面板、支撑悬臂和软垫,所述支撑悬臂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间隙配合,支撑悬臂的下端用定位件轴定位,所述软垫通过绑带固定在上端面板上,该软垫的上端面与平台的上端面齐平。本技术提高患者手术时的舒适度,保证肢体血液循环通畅。【专利说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床,特别涉及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
技术介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 Ρ0ΕΜ),是一种临床内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无疤痕、恢复快、疗效佳的优点,通常手术时间长达I小时。在进行手术时,患者需侧卧在手术床上进行手术。由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施术,故手术床都较窄,以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患者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保持侧卧的姿势,患者的一只手臂只能被压迫在身体下,或者该只手臂外伸出手术床边呈反关节状悬空。若手臂长时间压迫在身体下,容易使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影响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导致手臂血液循环不畅,同时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滴入情况和对输液部位的实时监控,若麻药量不足,患者术中苏醒躁动容易导致针头滑出;若手臂长时间呈反关节状悬空,会导致患者严重不适,甚至麻木,严重时造成术后手臂无法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提高患者手术时的舒适度,保证肢体血液循环通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上端固定一平台,该平台为长方形,所述平台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铰接柱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端面板、支撑悬臂和软垫,所述支撑悬臂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间隙配合,支撑悬臂的下端用定位件轴定位,所述软垫通过绑带固定在上端面板上,该软垫的上端面与平台的上端面齐平。所述铰接柱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在平台的下端面。所述铰接柱的下端设有螺纹,所述定位件为螺母,螺母与铰接柱螺纹配合对支撑悬臂轴定位。所述铰接柱的下端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定位销插入通孔中对支撑悬臂轴定位。所述软垫与铰接柱相邻的一端为斜边。所述绑带为粘贴带,粘贴带的固定端与上端面板固定连接,粘贴带的自由端绕过软垫与固定端粘接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上端固定一平台,该平台为长方形。所述平台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铰接柱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端面板、支撑悬臂和软垫,患者侧卧手臂外伸出手术床边,悬空的手臂由上端面板支撑,不会压迫神经和血管,有效保证血液循环畅通,患者感觉舒适,能较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外伸的手臂也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滴入情况和对输液部位的实时监控,保证手术安全。所述支撑悬臂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间隙配合,支撑悬臂的下端用定位件轴定位,转动支撑悬臂调节上端面板与手术床边的角度,当不需要使用活动支架时,可折回平台下方,不占用空间。所述软垫通过绑带固定在上端面板上,该软垫的上端面与平台的上端面齐平,软垫通过绑带固定在上端面板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肢体的舒适度,不使用时拆卸也较为方便。所述软垫与铰接柱相邻的一端为斜边,调节软垫与铰接柱之间的距离,斜边与手术床边交错,限定上端面板的转动角度,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增加了病人体位的稳定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所述绑带为粘贴带,粘贴带的固定端与上端面板固定连接,粘贴带的自由端绕过软垫与固定端粘接固定,使用粘贴带捆绑和拆卸软垫都较为方便、快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I为支撑架,2为平台,3为上端面板,4为支撑悬臂,5为铰接柱,6为活动支架,7为定位件,8为软垫,9为绑带。【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I上端固定一平台2,该平台2为长方形,支撑架I下端固定床座,床座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平台2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5,铰接柱5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在平台2的下端面,本实施例,铰接柱5的上端设有法兰盘,螺钉穿过法兰盘将铰接柱5固定连接在平台2的下端面。铰接柱5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6包括上端面板3、支撑悬臂4和软垫8,所述支撑悬臂4 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5间隙配合,支撑悬臂4的下端用定位件7轴定位,所述铰接柱5的下端设有螺纹,定位件7为螺母,螺母与铰接柱5螺纹配合对支撑悬臂4轴定位,也可在铰接柱5的下端设置径向通孔,用定位销插入通孔中对支撑悬臂4轴定位,本实施例,定位件7为两颗螺母,通过螺母与铰接柱5下端的螺纹配合对支撑悬臂4轴向定位。所述软垫8通过绑带9固定在上端面板3上,本实施例,绑带9为粘贴带,粘贴带的固定端与上端面板3固定连接,粘贴带的自由端绕过软垫8与固定端粘接固定,该软垫8的上端面与平台2的上端面齐平,软垫8与铰接柱5相邻的一端为斜边。使用时,旋转活动支架,使上端面板外伸出手术床边,调整好角度后,移动软垫,使软垫的斜面紧贴手术床边,再将粘贴带的自由端绕过软垫与固定端粘接固定,将软垫固定在上端面板上。侧卧的患者的手臂可外伸出手术床边放置在软垫上,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保证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顺利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I)上端固定一平台(2),该平台(2)为长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5),铰接柱(5)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6)包括上端面板(3)、支撑悬臂(4)和软垫(8),所述支撑悬臂(4) 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5)间隙配合,支撑悬臂(4)的下端用定位件(7)轴定位,所述软垫(8)通过绑带(9)固定在上端面板(3)上,该软垫(8)的上端面与平台(2)的上端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柱(5)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在平台(2)的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柱(5)的下端设有螺纹,所述定位件(7)为螺母,螺母与铰接柱(5)螺纹配合对支撑悬臂(4)轴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柱(5)的下端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定位件(7)为定位销,定位销插入通孔中对支撑悬臂(4)轴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8)与铰接柱(5)相邻的一端为斜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9)为粘贴带,粘贴带的固定端与上端面板(3)固定连接,粘贴带的自由端绕过软垫(8)与固定端粘接固定。【文档编号】A61G13/10GK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所述手术床的支撑架(1)上端固定一平台(2),该平台(2)为长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的一侧下端面固定安装一向下延伸的铰接柱(5),铰接柱(5)上铰接一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活动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6)包括上端面板(3)、支撑悬臂(4)和软垫(8),所述支撑悬臂(4)一端设有轴孔与铰接柱(5)间隙配合,支撑悬臂(4)的下端用定位件(7)轴定位,所述软垫(8)通过绑带(9)固定在上端面板(3)上,该软垫(8)的上端面与平台(2)的上端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曾登芬兰春慧陈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