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672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1)、螺杆、上螺母(5)和下螺母(2);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1)内部;所述螺杆下端是下螺杆(8),所述螺杆的上端是上螺杆(4);所述上螺杆(4)下部设置有上螺母(5),所述下螺杆(8)上端设置有下螺母(2);所述上螺杆(4)上设置有等间距的上螺杆螺纹(6),所述上螺杆螺纹(6)的间距为10c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成本低、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粧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安全桩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网的建设日趋完善,各种道路不仅可以从道路等级以及交通量的角度进行分类,还可以从道路的试用功能进行分类。不同功能的道路担负着不同的运输任务,接待不同的道路使用者,因此对道路设施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就包含对道路景观的要求。目前我国使用在道路上和广场上的安全桩主要有:首先有简单的混凝土结构安全桩,在其表面包上一层铁皮并且涂上红白相间的条纹就成为一个简单的安全桩,这样的安全桩一般用在乡村道路上,用于隔离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其次有圆柱型的铁棒型安全桩,这样的安全桩是直接在铁棒上设置有一层红白相间条纹的铁皮,然后将安全桩直接安装在护栏的前侧。,这样的圆柱形安全桩上端是平面的,外观难看。由于材料为铁棒且表面覆有铁皮,边缘处比较锋利,容易触及行人及车辆造成伤害,同时拆卸难度大消耗材料高,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I)和螺杆;所述螺杆包括上螺杆(8)和下螺杆(4),所述螺杆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2);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I)内部;所述上螺杆(8)下部设置有上螺纹(3),所述上螺纹(3)等间距的排列在上螺杆(8)上,所述上螺纹(3)螺距为5cm-10cm ;所述下螺杆(8)上端设置有下螺纹(6);所述下螺纹(6)等间距的设置在下螺杆(4)上,所述下螺纹(6)的螺距为10cm-20cm,所述套筒(I)的下端设置有与上螺纹(3)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筒(I)下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母(2)高度的内孔(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母(5)呈圆环型,所述第二螺母(2)呈六角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I)设置有半圆形的防划顶(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螺杆(4)半径10cm-20cm。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成本低、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的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的下螺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I和螺杆;其所述螺杆通过冲床加工,将上端加工设计成上螺杆8,,上螺杆8上设置有间距为5cm-10cm的上螺杆螺纹3,上螺杆螺纹3的间距都是等间距的;所述下螺杆4上端设置有下螺杆螺纹6 ;所述下螺杆螺纹6等间距的设置在下螺杆4上,所述下螺纹6的螺距为10cm-20cm,螺杆的下端加工设计成下螺杆4,下螺杆螺纹6比上螺杆螺纹3间距要大;所述螺杆整体是设置在套筒I内部,所述套筒I内侧设置有与上螺杆8配合的内螺纹,将套筒I通过内螺纹与上螺杆8上的上螺杆螺纹3连接起来,这样容易安装和拆卸,所述套筒I上端设计有半圆形的防划顶7,这样设计避免了行人在接触安全桩的时候被划伤的问题;所述套筒I下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母2高度的内孔9,所述上螺杆8下部设置有圆环型的第一螺母5,圆环型的第一螺母5是设置在地面上,这样的设计可以解决安全桩制作粗糙导致路过行人被划伤的问题;所述下螺杆4上端设置有六角型的第二螺母2。在施工的时候,将套筒I通过螺纹连接设计在上螺杆8上,在需要施工的地面上,用工具打上通孔,然后通过安全桩上的下螺杆螺纹6与膨胀螺母通过螺接设置在地面上,这样在安装的时候比较方便,当然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安全桩反向旋转拧出。实施列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I和螺杆;其所述螺杆通过冲床加工,将上端加工设计成上螺杆8,,上螺杆8上设置有间距为8cm的上螺杆螺纹3,上螺杆螺纹3的间距都是等间距的;所述下螺杆8上端设置有下螺杆螺纹6 ;所述下螺杆螺纹6等间距的设置在下螺杆4上,所述下螺纹6的螺距为15cm,螺杆的下端加工设计成下螺杆4,下螺杆螺纹6比上螺杆螺纹3间距要大;所述螺杆整体是设置在套筒I内部,所述套筒I内侧设置有与上螺杆8配合的内螺纹,将套筒I通过内螺纹与上螺杆8上的上螺杆螺纹3连接起来,这样容易安装和拆卸,所述套筒I上端设计有半圆形的防划顶7,这样设计避免了行人在接触安全桩的时候被划伤的问题;所述套筒I下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母2高度的内孔,所述上螺杆8下部设置有圆环型的第一螺母5,圆环型的第一螺母5是设置在地面上,这样的设计可以解决安全桩制作粗糙导致路过行人被划伤的问题;所述下螺杆4上端设置有六角型的第二螺母2。在施工的时候,将套筒I通过螺纹连接设计在上螺杆8上,在需要施工的地面上,用工具打上通孔,然后通过安全桩上的下螺杆螺纹6与膨胀螺母通过螺接设置在地面上,这样在安装的时候比较方便,当然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安全桩反向旋转抒出。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桩成本低、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1)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上螺杆(8)和下螺杆(4),所述螺杆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2);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1)内部;所述上螺杆(8)下部设置有上螺纹(3),所述上螺纹(3)等间距的排列在上螺杆(8)上,所述上螺纹(3)螺距为5cm‑10cm;所述下螺杆(8)上端设置有下螺纹(6);所述下螺纹(6)等间距的设置在下螺杆(4)上,所述下螺纹(6)的螺距为10cm‑20cm,所述套筒(1)。下端设置有与上螺纹(3)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筒(1)下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母(2)高度的内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桩,包括套筒(I)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上螺杆(8)和下螺杆(4),所述螺杆中间设置有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2);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I)内部;所述上螺杆(8)下部设置有上螺纹(3),所述上螺纹(3)等间距的排列在上螺杆(8)上,所述上螺纹(3)螺距为5cm-10cm ;所述下螺杆(8)上端设置有下螺纹(6);所述下螺纹(6)等间距的设置在下螺杆(4)上,所述下螺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美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