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勘探中利用残差法异常加密微测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9417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三维勘探中利用残差法异常加密微测井的方法,先采用抽稀均匀布设微测井点,计算每个微测井点的低速层、降速层、高速层速度和高速层厚度,获得已测定的每个激发的高速层厚度、高速层顶界面高程,获得每个激发高速层厚度,最后找出异常区域,并在异常区域内加密微测井点,直到异常区域消除,实现微测井的合理布设;本方法不仅能够直观的对起伏地表或者地下地质条件引起的表层变化异常区域进行有效加密微测井,而且对无异常区域又可以有效的抽稀微测井点的布设,以减少工作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调查
,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野外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利用残差异常来加密微测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震勘探中,表层地质结构调查的精度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能否为地震激发参数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关系到能否为表层低、降速带静校正提供准确资料,搞好地表结构模型调查,可以确定最佳激发方式和接收方式,优化测线布设,为室内和现场静校正量计算奠定基础。近年来,在高精度地震勘探应用中,表层结构的调查精度更是关系到勘探效果的成败,目前采用的控制点布设方法采用大面积均匀布设的方法,不利于找到表层结构的突变点,因此调查出的表层结构模型与实际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起伏地表合理布设三维微测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的步骤如下:a、在待施工的三维工区内,根据施工要求测定每个激发点坐标和地表高程H1,为了获得每个激发点的低降速带资料,先测定原工区精度要求均匀布设微测井点的密度为m*m,采用mn*mn抽稀均匀布设微测井点,η为大于I的数,并野外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每口微测井点的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和坐标、地表高程H2数据;b、通过对所获得的地震记录进行初至波对比后,作出t-h垂直时距曲线,根据t-h曲线斜率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速度层,获得每个微测井点的低速层、降速层、高速层速度和高速层厚度D1,并计算出高速层顶面高程H3=地表高程H2-高速层厚度D1,其中t是指微测井每个接收点的初至波时间,h是指每个接收点的深度;C、使用克里格内插法对微测井点高速层厚度D1、高速层顶面高程H3数据进行网格化,再用已测全区激发点进行残差,获得三维工区内已测定的每个激发的高速层厚度D2和高速层顶面高程H4 ;d、用每个激发点的地表高程H1与步骤c计算的高速层顶面高程H4进行差值计算,获得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3 ;e、将步骤C获得的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2与步骤d获得的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3进行差值,并将该差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设差值超过阈值的区域为异常区域,在异常区域中差值最大的部位加密微测井点,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然后重复步骤b-e,直到消除异常区域,实现微测井的合理布设。所述步骤a中激发点的密度大于原工区精度要求均匀布设微测井点的密度。所述步骤e中设定的阈值为5m。所述步骤e中差值通过等值线成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起伏地表合理布设三维微测井的问题,以往针对起伏地表只是加大微测井点均匀布设密度的方法增大了施工成本和工作量,本方法不仅能够直观的对起伏地表或者地下地质条件引起的表层变化异常区域进行有效加密微测井,而且对无异常区域又可以有效的抽稀微测井点的布设,以减少工作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激发点,微测井点位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口微测井的数据记录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口微测井t-h垂直时距曲线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高速层异常加密处理前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高速层异常加密处理后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测井加密前高速层厚度情况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测井加密后高速层厚度情况图。【具体实施方式】利用残差法异常加密微测井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a、某高精度三维工区施工面积320km2,根据施工要求测定每个激发点坐标和地表高程H1如表1,为了获得每个激发点的低降速带资料,先测定原工区精度要求均匀布设微测井点的密度为lkm*lkm,共布设微测井点285个,密度远远小于激发点的密度,如图2所示,采用2km*2km抽稀均匀布设微测井点80 口微测井,并野外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每口微测井点的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如图3所示和坐标、地表高程H2数据如表2所示;表I部分激发点坐标、地表高程H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勘探中利用残差法异常加密微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在待施工的三维工区内,根据施工要求测定每个激发点坐标和地表高程H1,为了获得每个激发点的低降速带资料,先测定原工区精度要求均匀布设微测井点的密度为m*m,采用mn*mn抽稀均匀布设微测井点,n为大于1的数,并野外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每口微测井点的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和坐标、地表高程H2数据;b、通过对所获得的地震记录进行初至波对比后,作出t‑h垂直时距曲线,根据t‑h曲线斜率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速度层,获得每个微测井点的低速层、降速层、高速层速度和高速层厚度D1,并计算出高速层顶面高程H3=地表高程H2‑高速层厚度D1,其中t是指微测井每个接收点的初至波时间,h是指每个接收点的深度;c、使用克里格内插法对微测井点高速层厚度D1、高速层顶面高程H3数据进行网格化,再用已测全区激发点进行残差,获得三维工区内已测定的每个激发的高速层厚度D2和高速层顶面高程H4;d、用每个激发点的地表高程H1与步骤c计算的高速层顶面高程H4进行差值计算,获得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3;e、将步骤c获得的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2与步骤d获得的每个激发点高速层厚度D3进行差值,并将该差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设差值超过阈值的区域为异常区域,在异常区域中差值最大的部位加密微测井点,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然后重复步骤b‑e,直到消除异常区域,实现微测井的合理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勘探中利用残差法异常加密微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在待施工的三维工区内,根据施工要求测定每个激发点坐标和地表高程H1,为了获得每个激发点的低降速带资料,先测定原工区精度要求均匀布设微测井点的密度为m*m,采用mn*mn抽稀均匀布设微测井点,η为大于I的数,并野外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每口微测井点的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和坐标、地表高程H2数据; b、通过对所获得的地震记录进行初至波对比后,作出t-h垂直时距曲线,根据t-h曲线斜率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速度层,获得每个微测井点的低速层、降速层、高速层速度和高速层厚度D1,并计算出高速层顶面高程H3=地表高程H2-高速层厚度D1,其中t是指微测井每个接收点的初至波时间,h是指每个接收点的深度; C、使用克里格内插法对微测井点高速层厚度D1、高速层顶面高程H3数据进行网格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艳保张付生毛国良郭轶哲张玉英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