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油装置及其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8588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7:05
一种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旋转碰撞滤油单元,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包括上滤板和下滤板,从其横截面看,下滤板包括底板以及由设在该底板上的第三侧壁、第二侧壁以及拦截壁;上滤板包括一倒扣在第二侧壁上方的弧形顶壁,该弧形顶壁的一端位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其端部高于拦截壁,并且通过该端端部的切线与第二侧壁相交,另一端位于第二侧壁外侧且自其端部向下延伸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与弧形顶壁连接处平滑过渡;还公开了应用该旋转碰撞滤油结构的滤油装置。该旋转碰撞滤油结构经过多次分离可使油烟气体中的油脂量大大减少,有效改善油烟过滤装置的油烟分离效果,同时减少进入风机系统的油脂量,降低日常维护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油装置及其旋转碰撞滤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烟机的滤油装置及其旋转碰撞滤油结构
技术介绍
油烟气体由高温下油脂挥发或飞溅形成的油雾以及油脂氧化和裂解的物质组成,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且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苯并芘、挥发性亚硝酸、杂胺类化合物等都是剧毒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有的油烟机中的油烟过滤装置一般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板以及设置在油烟机内部的风机系统,油烟气体先经过滤网/板初步过滤后,再进入风机系统进行离心分离,最后经过滤的气体由出风口排出。由于进风口的过滤网/板的过滤能力与风阻成反比关系,因此为减少风阻,减小电机的功率,往往采用较大孔径或间距的过滤网/板,这样会使很多油脂颗粒进入风机系统,然后利用高速离心风机进行二次分离,从而造成风机系统中的叶轮和蜗壳积存大量油脂。如果不定期对蜗壳和叶轮进行清洗,就会严重影响吸油烟效果,并增加使用噪音,甚至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而打开油烟机机壳对叶轮和蜗壳进行清洗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大部分消费者无法自行完成,这样就增加了油烟机的使用成本,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滤油装置及其旋转碰撞滤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包括上下错位倒扣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的横截面看,所述下滤板包括基本横向设置的底板以及由该底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三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自该底板向上延伸的拦截壁;所述上滤板包括一倒扣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弧形顶壁,该弧形顶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其端部高于所述的拦截壁,并且通过该端端部的切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该弧形顶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且自其端部向下延伸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与弧形顶壁连接处平滑过渡;从而,在所述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包括上下错位倒扣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的横截面看,所述下滤板包括基本横向设置的底板以及由该底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三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自该底板向上延伸的拦截壁;所述上滤板包括一倒扣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弧形顶壁,该弧形顶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其端部高于所述的拦截壁,并且通过该端端部的切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该弧形顶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且自其端部向下延伸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与弧形顶壁连接处平滑过渡;从而,在所述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形成可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构成该油烟通道的进风口端,而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弧形顶壁之间构成该油烟通道的出风口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之间共用所述的第一侧壁或者共用所述的第三侧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壁为圆弧形,其曲率半径为4mm~4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壁的圆心大致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点。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为3mm~18mm。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和弧形顶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3mm~18mm。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建林曹亚裙梁雪斐茅忠群诸永定刘戈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