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155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第一导电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桥,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尖端,该触摸屏还包括辅助放电结构,该辅助放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设置且包括第二尖端,该第二尖端与该第一尖端相对设置。该触摸屏的抗静电干扰能力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摸屏。
技术介绍
现有触摸屏一般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及多个与该第一导电线路垂直绝缘相交的第二导电线路。通常地,这些第一导电线路及第二导电线路数量较多、分布密集且宽度较小,而触摸屏又位于电子装置的最外侧,容易吸附静电,当大量静电进入触摸屏的导电线路中,可能会使触摸屏产生较大的静电干扰并损坏导电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静电干扰的触摸屏。一种触摸屏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第一导电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桥,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尖端,该触摸屏还包括辅助放电结构,该辅助放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设置且包括第二尖端,该第二尖端与该第一尖端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的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尖端,该辅助放电结构包括与该第一尖端相对设置的第二尖端,进入该第一导电线路的静电可以通过该第一尖端释放,该辅助放电结构的第二尖端也可以配合该第一导电线路释放静电,改善该触摸屏静电干扰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沿线VI-VI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5沿线VII-VII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第四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沿IX-IX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8沿X-X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摸屏    10、20、30、40第一导电线路 11、31、41第二导电线路 12、32、42辅助放电结构 13、23、33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Y第一感测电极 110、310、410第一连接桥  112、312、412第一主体部  114第一尖端   116、316第二感测电极 120、320、420第二连接桥  122、422第二主体部  130第二尖端   132、232、332基底     14、34、44绝缘层    15、35、45导通孔    150、350第一直条部  231第二直条部  233第一连接部  311第二连接部  313第三连接部  315主体部    317开口     3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第10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触摸屏10可以为电容式触摸屏,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11、多个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与该第一导电线路11绝缘交迭设置的第二导电线路12及多个辅助放电结构13。优选地,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该第一导电线路11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感测电极110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电极110之间的第一连接桥112。该第一连接桥112包括第一主体部114及第一尖端116。该第一主体部114的两端各连接对应的第一感测电极110,且该第一主体部114的延伸方向可以为该第一方向X。该第一尖端116连接于该第一主体部114的中部,用于释放静电。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尖端116的数量为二,该二第一尖端116分别连接在该第一主体部114的中部的两侧,该二第一尖端116的尖端朝向相反。其中,该第一导电线路11中,除了两个位于两端的第一感测电极110为三角形外,其余第一感测电极110大致为菱形。该第二导电线路12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感测电极120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感测电极120之间的第二连接桥122,平面上,该第二感测电极120与该第一感测电极110相互错开,该第二连接桥122与该第一连接桥112绝缘交迭。其中,该第二导电线路12中,除了两个位于两端的第二感测电极120为三角形外,其余第二感测电极120也大致为菱形。平面上,该辅助放电结构13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交迭。具体地,该辅助放电结构13与该第二感测电极120交迭。该辅助放电结构13包括第二主体部130及连接该第二主体部130且与该第一尖端116相对设置的第二尖端132。该第二主体部130可以与该第一主体部114的延伸方向相同,即沿该第一方向X延伸。该第二尖端132也用于释放静电。本实施方式中,该辅助放电结构13还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电连接,从而辅助该第二导电线路12释放静电。另外,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每一第一连接桥112包含两个第一尖端116,因此,每一第一连接桥112也对应两个辅助放电结构13,该两个辅助放电结构13分别位于该第一连接桥112的两侧。请进一步参阅图2及图3,图2是图1沿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摸屏10还包括基底14及及用于使该第一导电线路1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绝缘的绝缘层15,该第一连接桥112及该辅助放电结构13均设置于该基底14上,该绝缘层15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桥112、该辅助放电结构13及该基底14上,该第一感测电极110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2设置于该绝缘层15上,该绝缘层15包括多个贯穿该绝缘层15的导通孔150,该第一连接桥112的第一主体部114的两端均通过导通孔150与对应的第一感测电极110连接,该辅助放电结构13通过导通孔150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的第二感测电极120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桥112与该辅助放电结构13的材料可以相同,如为不透光的金属材料,从而在该触摸屏10的制程中,该第一连接桥112与该辅助放电结构13可以于同一道掩膜制程中形成。该第一感测电极110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2的材料可以相同,如为透明导电材料,从而在该触摸屏10的制程中,该第一感测电极110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2可以于同一道掩膜制程中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触摸屏10的该第一连接桥112包括第一尖端116,该辅助放电结构13包括与该第一尖端116相对设置的第二尖端132,进入该第一导电线路11的静电可以通过该第一尖端116释放,该辅助放电结构13的第二尖端132也可以配合该第一导电线路11释放静电,改善该触摸屏10静电干扰现象。另外,该辅助放电结构13还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电连接,也可以辅助该第二导电线路12释放静电,进一步改善该触摸屏10静电干扰现象。请参阅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触摸屏20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触摸屏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的主要区别在于:辅助放电结构23的平面形状不同,具体地,辅助放电结构23包括第一直条部231及第二直条部233,该第一直条部231与该第二直条部233相交构成V形,该V形的转角处定义第二尖端232。其中,该第一直条部231与第一方向X的夹角在大于或等于30度到小于或等于60度的范围内,且该第二直条部233与该第一方向X的夹角在大于或等于30度到小于或等于6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该第一直条部231与该第一方向X的夹角为45度,该第二直条部233与该第一方向X的夹角也为45度。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该辅助放电结构23为V形,其该第一直条部231与该第二直条部233均相较该第一方向X斜向延伸,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摸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第一导电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桥,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尖端,该触摸屏还包括辅助放电结构,该辅助放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设置且包括第二尖端,该第二尖端与该第一尖端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6 TW 1011502801.一种触摸屏,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第一导电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桥,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尖端,该触摸屏还包括辅助放电结构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交迭设置的第二导电线路,该辅助放电结构电连接该第二导电线路,该辅助放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设置且包括第二尖端,该第二尖端与该第一尖端相对设置,该触摸屏还包括基底及用于使该第一导电线路与该第二导电线路绝缘的绝缘层,该第一连接桥及该辅助放电结构均设置于该基底上,该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桥、该辅助放电结构及该基底上,该第一感测电极及该第二导电线路设置于该绝缘层上,该绝缘层包括导通孔,该第一连接桥的两端均通过导通孔与对应的第一感测电极连接,该辅助放电结构通过导通孔与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桥与该辅助放电结构的材料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列在该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感测电极及连接于相邻两个感测电极之间的第二连接桥,平面上,该第二感测电极与该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错开,该第二连接桥与该第一连接桥绝缘交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桥包括第一主体部及连接于该第一主体部的中部的第一尖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桥包括两个连接在该第一主体部的中部两侧的第一尖端,该两个第一尖端的尖端朝向相反,每一第一连接桥对应两个辅助放电结构,该两个辅助放电结构分别位于该第一连接桥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放电结构包括第二主体部及连接该第二主体部且对应该第一尖端的第二尖端,该第二主体部与该第一连接桥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均沿该第一方向延伸。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放电结构包括第一直条部及第二直条部,该第一直条部与该第二直条部相交构成V形,该V形的转角处定义该第二尖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条部与该第一方向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阅
申请(专利权)人: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