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701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包括:闪烁探测器、信号分析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所述闪烁探测器用于即时取样探测40K衰变时放射的1.33MeVβ射线,生成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分析系统用于将闪烁探测器探测生成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和甄别,并记录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和脉冲数;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的命令控制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脉冲数,并将记录的脉冲数和本底辐射通过系统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并显示钾含量数值;所述的标准曲线为单道测钾仪脉冲计数率与钾样品含量的关系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钾仪采用闪烁探测器来对β射线进行测定,闪烁探测器的大小规格可以根据所测样品的情况调整,能够克服G-M管存在的测量效率低、易碎、探测面积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包括:闪烁探测器、信号分析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所述闪烁探测器用于即时取样探测40K衰变时放射的1.33MeVβ射线,生成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分析系统用于将闪烁探测器探测生成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和甄别,并记录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和脉冲数;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的命令控制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脉冲数,并将记录的脉冲数和本底辐射通过系统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并显示钾含量数值;所述的标准曲线为单道测钾仪脉冲计数率与钾样品含量的关系曲线。本专利技术的测钾仪采用闪烁探测器来对β射线进行测定,闪烁探测器的大小规格可以根据所测样品的情况调整,能够克服G-M管存在的测量效率低、易碎、探测面积小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钾元素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
技术介绍
在盐湖开发、钾矿勘探和钾肥生产过程中,如何快速测定钾矿、卤水、油田水或钾肥中钾离子的含量,至今国内外仍无有效的测量方法。常规测量钾含量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现场取样,以重量法、容量法或用离子选择电极、原子吸收等仪器进行分析,这些方法操作复杂繁琐,有些测量只能在实验室进行,携带不变,而且分析、测试所需时间长,不能满足钾盐的加工生产现场需求。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时间较长,用仪器分析在野外又难以做到,离子选择电极等仪器又必须用化学方法前期处理所测样品。国外公司生产出的放射性仪器只能用在特定的场合且测量精度难以达到要求。对于盐湖卤水的实际情况,现在采用的放射性测钾方法,是基于钾的β射线的测量,用气体探测器(G-M管)测量β射线,选用对Y射线灵敏度较低,而对β射线灵敏度较高的G-M管,选择特性曲线一致的7只G-M管组装成一组探测器,对每只G-M管的电极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一台仪器中配有两组这样的探测器。如图2所示,为该气体探测装置示意图,一组探测器测量样品,另一组探测器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并通过对比,可以消除环境本底辐射的干扰。探测器测得的信号需通过电子电路进行处理,采用两个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它们是完全相同且又相互独立的,用于两组探测器同时计数,采用80C31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显示计数结果。由于探测器采用专用的G-M管,其探测效率相对于闪烁探测器等核探测器而言,探测效率要低很多,而且G-M管主要由玻璃等类似材料组成,所以很容易破碎,而且采用多个G-M管的组合,这样对探测器组合的工艺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放射性测量钾含量的仪器对工艺要求高、适用范围小、对钾含量较低的样品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本专利技术的测钾仪采用4ciK所产生的1.33MeVi3射线来测定固体样品中钾的含量,即用闪烁探测器来对β射线进行测定,闪烁探测器的大小规格可以根据所测样品的情况调整,能够克服G-M管存在的测量效率低、易碎、探测面积小的问题。放射性 测量钾含量是基于测定钾的三种天然同位素39Κ、4°Κ和41K中的4tlK含量,因为仅4°κ具有放射性,它的半衰期为1.25 X IO9年,丰度为0.012%。由于4tlK的半衰期很长,故可认为4tlK在钾元素中的含量是固定的,所以可以通过对其放射性的测定,进而推算出总的钾含量或者其它钾同位素的含量。在4tlK的衰变过程中有两个分支,β衰变分支比为89.25%,伴随着其β衰变,发射最大能量为1.33MeV的β射线,鉴于β衰变的特点,β能谱连续,在其最大能量以下均有分布。4tlK的另一衰变分支——轨道电子俘获,其中衰变到子核1.46MeV激发态的分支比为10.55%,该激发态退激发时发射能量为1.46MeV的、射线,没有内转换电子发射。如图1所示,从衰变纲图可以看出,4tlK发射β射线的总量约为发射Y射线总量的8.46倍。所以可以测量伴随4°Κ衰变发射的β射线来测定待测样品中钾的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所述单道测钾仪包括:闪烁探测器、信号分析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所述闪烁探测器用于即时取样探测4tlK衰变时放射的1.33MeVi3射线,生成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分析系统用于将闪烁探测器探测生成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和甄别,并记录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和脉冲数;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的命令控制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脉冲数,并将记录的脉冲数和本底辐射通过系统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并显示钾含量数值;所述的标准曲线为单道测钾仪脉冲计数率与钾样品含量的关系曲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闪烁探测器包括: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所述的闪烁体用于与射入其内的β射线发生光电效应后产生光子;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用于接收闪烁体发射的光子,并将该光子转换为脉冲信号;所述前置放大器用于放大光电倍增管中生成的脉冲信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闪烁体为塑料晶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分析系统包括线性放大器和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所述线性放大器用于将闪烁探测器探测生成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所述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用于对经线性放大器放大的信号进行甄别,并记录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和脉冲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准曲线的斜率计算公式表示为:K= (Nt-Nb)/C其中,Nt表示标准样品中4°Κ的脉冲计数率,Nb表示单道测钾仪中的本底计数率,C表示标准样品的钾离子含量;分别选定不同钾离子含量的钾离子化合物的标准样品,通过所述单道测钾仪测量得出与钾离子含量对应Nt和Νβ,并代入上式计算得到斜率,根据所述斜率绘制成标准曲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钾含量数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C= (Nt-Nb) /K其中,K表示标准曲线的斜率,c表示待测固体的钾离子含量,Nt表示待测固体中40K的脉冲计数率,Nb表示单道测钾仪中的本底计数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与现有技术的G-M管探测器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采用塑料晶体,使探测下限更低,可以测定含钾量很低的样品(最小可测定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钾的样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优点在于:该单道测钾仪采用测量4°Κ衰变产生的β射线来测定钾的含量,即用闪烁探测器来对β射线进行测定,克服了 G-M管存在的效率低、易碎、探测面积小、稳定性能差的问题。为便于现场测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便携式设计,电池供电,适用于现场恶劣条件下的应用,携带、移动都非常方便。与G-M管探测器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采用塑料晶体,使探测下限更低,可以测定含钾量很低的样品(最小可测定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钾的样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4°K简化衰变纲图。图2为G-M管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闪烁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操作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的电路原理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料晶体测钾仪脉冲计数率与钾样品含量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贝塔射线的单道测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道测钾仪包括:闪烁探测器、信号分析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所述闪烁探测器用于即时取样探测40K衰变时放射的1.33MeVβ射线,生成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分析系统用于将闪烁探测器探测生成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和甄别,并记录测量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和脉冲数;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的命令控制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脉冲数,并将记录的脉冲数和本底辐射通过系统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并显示钾含量数值;所述的标准曲线为单道测钾仪脉冲计数率与钾样品含量的关系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明曲广卫周园连琦李海民徐建新王永晏张志宏陈育刚王树轩徐黎明李海军冉广芬王德荣董生发李冠伟马云麒王秀芳李园谢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