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416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4:37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硬质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该多用途带可以被设置成以站立状态、环扣状态和/或吊挂状态等多种方式保持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硬质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该多用途带可以被设置成以站立状态、环扣状态和/或吊挂状态等多种方式保持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专利说明】—种多用途带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用途带,该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尤其是重量较轻的手持式装置。技术背景在工业领域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手持式检测、信号输出装置或校准装置,例如万用表、遥控器、校准器等。例如,在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需要用双手分别拿着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同时把万用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其观察万用表上显示的测量数据。但是由于检测区域内工作环境的限制,常常难以在检测区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放置万用表。因此,万用表往往被放在地上或者其他不便读数的位置,给检测带来不便。在此情况下,如果请其他工作人员帮助检测人员拿着万用表,则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针对该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万用表的保持带。该保持带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与万用表相连,另一端上设置有磁铁。在检测时,检测人员可以利用该保持带上的磁铁将万用表吸附在检测区域内的磁性构件(例如铁制电气柜)表面上的合适位置处。但是,该保持带只能用于设有磁性构件的工作环境,并且该磁性构件的形状和放置位置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适用范围受到较多限制。如果检测区域内没有磁性构件,或者磁性构件的位置过高、过低或者离待测物体过远时,就无法利用该保持带将万用表固定在便于检测人员观察的位置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用途带,该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硬质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之间的第三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第三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之间的第三硬质段和第四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四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硬质段,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可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附接机构位于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硬质段和附接机构包括能够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从而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附接机构制成为磁扣,所述第一硬质段包括磁性金属材料。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附接机构可以是构造成能够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夹子。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硬质段和附接机构上可以包括能够彼此结合的粘扣带,从而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连接机构可以构造成钩状。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至少一对相邻硬质段可以通过柔性的带或片状物彼此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柔性织物带,所述硬质段埋入所述织物带内并且在两个相邻硬质段之间具有间隔。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具有细长形状。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硬质段比第二硬质段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第一硬质段比第二硬质段、第三硬质段和第四硬质段中的任何一个都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硬质段中的一个比其他硬质段宽。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装置可以是检测装置、信号输出装置或校准装置。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装置可以进一步是万用表、遥控器或校准器。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至少一个硬质段由塑料材料制成。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带,该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上述第二段可以是柔性段。附图简要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将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展示了根据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不必是成比例的,并且其中类似的标号一般表示类似的部件。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带结构的示意图;图2A、2B和2C是连接至装置的图1所示多用途带的透视图,其中图2A显示了多用途带处于站立状态,图2B显示了多用途带处于环扣状态,图2C显示了多用途带处于吊挂状态;图3是与图2A相对应的多用途带的侧视示意图;图4示例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多用途带的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其中多用途带处于站立状态;图5示例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多用途带的透视图,其中多用途带处于站立状态;图6A和6B示例性地显示了图5所示多用途带的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图7示例性地显示了图5所示多用途带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图8示例性地显示了图5所示多用途带的又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图9A和9B示例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多用途带的透视图;图10示例性地显示了图9A所示的多用途带的剖视图;图11示例性地显示了图9A所示多用途带的一个变形例的透视图;图12A和12B示例性地显示了图11所示多用途带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引用了作为本文组成部分的附图。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并非出于限制目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施例和做出其他改变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主题范围。应当理解,在此说明并图示的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在很多的不同配置中被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这些不同配置都隐含包括在本文中。在下文中,为了对具体实施例进行清楚的描述,将采用一些特定的术语。然而采用这些术语的本意并非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些术语的范围应该扩展至任何以大致相同的手段达到大致相同的目的的等效替换。下面将以万用表10为例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多用途带的具体结构及其使用状态。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多用途带也可以用于任何适合其支撑的装置,例如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带,该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硬质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夫·契克王辉李佩青康良
申请(专利权)人:丹纳赫上海工业仪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