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314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3:38
一种用于防止内盖扭曲的容器盖(2),该容器盖(2)包括主体(4)和可枢转地连接到主体的外盖(6),排出筒(22)被布置在主体的上表面壁(8)并且内盖(46)可枢转地安装到排出筒。当外盖从用于覆盖主体的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内盖从用于关闭位于排出筒的顶端的排出口的关闭位置枢转到用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以及当外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内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用于将内盖可枢转地连接到排出筒的第二铰链部件(44)由中央铰链片(44a)和两侧铰链片(44b)构成,该中央铰链片(44a)用于在内盖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该两侧铰链片(44b)用于在宽度方向两外侧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防止内盖扭曲的容器盖(2),该容器盖(2)包括主体(4)和可枢转地连接到主体的外盖(6),排出筒(22)被布置在主体的上表面壁(8)并且内盖(46)可枢转地安装到排出筒。当外盖从用于覆盖主体的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内盖从用于关闭位于排出筒的顶端的排出口的关闭位置枢转到用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以及当外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内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用于将内盖可枢转地连接到排出筒的第二铰链部件(44)由中央铰链片(44a)和两侧铰链片(44b)构成,该中央铰链片(44a)用于在内盖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该两侧铰链片(44b)用于在宽度方向两外侧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专利说明】容器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的容器盖,该容器盖包括主体和可枢转地连接到该主体的外盖,其中,排出筒被布置在主体的上表面壁;内盖被可枢转地连接到排出筒;当外盖从用于覆盖主体的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打开位置时,内盖从用于关闭位于排出筒顶端的排出口的关闭位置枢转地运动到用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并且当外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到关闭位置时,内盖从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到关闭位置。
技术介绍
下面将要描述的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均公开了如下的容器盖来作为能够优选地适用于容纳食用油或液体调味品等的容器的容器盖:该容器盖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并且包括主体和外盖。主体具有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所述容器盖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表面壁和从所述上表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侧壁;以及外盖,所述外盖具有顶面壁和从所述顶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裙壁,其中,经由第一铰链部件将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和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外盖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和用于使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排出筒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所述排出筒在远离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排出筒的顶端形成有排出口 ;内盖经由第二铰链部件被连接到所述排出筒的上表面以便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排出口的关闭位置和用于打开所述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干涉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随后所述干涉部件越过所述内盖且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以及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也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随后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加压部件形成于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和/或所述顶面壁的内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内盖从而会迫使所述内盖进入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内盖是突出超过所述排出筒的两侧面的板状片;与所述排出口接合的密封环被形成于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中央部;止动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两侧部;从排出筒的两侧表面向上伸出的接收突起被形成在所述排出筒中;以及当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和当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止动突起弹性地越过所述接收突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44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261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经验,上述形式的传统容器盖会引起如下待解决的问题。第二铰链部件由单个铰链片构成,该单个铰链片在构成内盖的板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止动突起和接收突起之间、即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当消费者经由清洁布等接触内盖例如以便在外盖保持在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除去粘附到内盖的容器内容物或灰尘等时可能导致事故。也就是,当接触时,单个铰链片可能会被扭曲,导致了如下的偶然扭曲状态: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止动突起相对于接收突起位于打开侧,而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止动突起相对于接收突起位于关闭侧。如果外盖在产生这种扭曲状态的情况下朝向关闭位置枢转,则存在如下可能:在内盖没有从打开位置适当地枢转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相应地,在排出筒没有适当地关闭的情况下,外盖由于过大的力将被带到关闭位置。根据上述事实已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挑战是改善上述的容器盖使得充分可靠地防止内盖如上所述地扭曲。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发现,可以通过构成如下的将内盖可枢转地连接到排出筒的第二铰链部件来解决上述主要技术挑战:该第二铰链部件由中央铰链片和两侧铰链片构成,该中央铰链片在内盖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中连接内盖和排出筒,该两侧铰链片在比接收突起靠宽度方向两外侧的位置处连接内盖和排出筒。也就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作为解决上述主要技术挑战的容器盖,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所述容器盖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表面壁和从所述上表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侧壁;以及外盖,所述外盖具有顶面壁和从所述顶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裙壁,其中,经由第一铰链部件将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和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外盖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和用于使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排出筒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所述排出筒在远离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排出筒的顶端形成有排出口 ;内盖经由第二铰链部件被连接到所述排出筒的上表面以便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排出口的关闭位置和用于打开所述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干涉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随后所述干涉部件越过所述内盖且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以及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也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随后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加压部件形成于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和/或所述顶面壁的内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内盖从而会迫使所述内盖进入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内盖是突出超过所述排出筒的两侧面的板状片;与所述排出口接合的密封环被形成于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中央部;止动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两侧部;向上伸出的接收突起被形成在所述排出筒的两侧;以及当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和当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止动突起弹性地越过所述接收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由中央铰链片和两侧铰链片构成,所述中央铰链片在所述内盖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连接所述内盖和所述排出筒,所述两侧铰链片在比所述接收突起靠宽度方向两外侧的位置连接所述内盖和所述排出筒。优选的是,伸出片被附设到所述排出筒,所述伸出片从所述排出筒的上表面向上方且向两侧伸出,所述接收突起被布置于所述伸出片,所述中央铰链片和所述两侧铰链片中的每一者的片缘均被连接到所述伸出片。专利技术的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盖,第二铰链部件包括:中央铰链片,该中央铰链片在内盖的中央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所述容器盖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表面壁和从所述上表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侧壁;以及外盖,所述外盖具有顶面壁和从所述顶面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筒状裙壁,其中,经由第一铰链部件将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和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外盖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的关闭位置和用于使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排出筒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壁,所述排出筒在远离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排出筒的顶端形成有排出口;内盖经由第二铰链部件被连接到所述排出筒的上表面以便能够在用于覆盖所述排出口的关闭位置和用于打开所述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干涉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随后所述干涉部件越过所述内盖且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以及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时所述干涉部件也干涉所述内盖从而使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枢转,随后所述干涉部件与所述内盖分离;加压部件形成于所述外盖的所述裙壁的内周面和/或所述顶面壁的内表面,当所述外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内盖从而会迫使所述内盖进入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内盖是突出超过所述排出筒的两侧面的板状片;与所述排出口接合的密封环被形成于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中央部;止动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内盖的内表面的两侧部;向上伸出的接收突起被形成在所述排出筒的两侧;以及当所述内盖从所述关闭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和当所述内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地运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止动突起弹性地越过所述接收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由中央铰链片和两侧铰链片构成,所述中央铰链片在所述内盖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连接所述内盖和所述排出筒,所述两侧铰链片在比所述接收突起靠宽度方向两外侧的位置连接所述内盖和所述排出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基胜赤荻高广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