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253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两端的卡套和设置于卡套一端的导柱,卡套内设置有整流器,透明玻璃套管和卡套之间设置有堵头,透明玻璃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层折叠的反光片,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内,并且三基色发光管安装于卡套上靠近反光片的一侧,导柱与卡套卡扣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透明玻璃套管内设置反光片,可以将原本浪费的光线反射到有效的照明范围内,增加了光照度,从而实现电能和光能的高效转换,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导柱的卡扣连接使其可以变换位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安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节能灯
,尤其涉及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两端的卡套和设置于卡套一端的导柱,卡套内设置有整流器,透明玻璃套管和卡套之间设置有堵头,透明玻璃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层折叠的反光片,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内,并且三基色发光管安装于卡套上靠近反光片的一侧,导柱与卡套卡扣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透明玻璃套管内设置反光片,可以将原本浪费的光线反射到有效的照明范围内,增加了光照度,从而实现电能和光能的高效转换,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导柱的卡扣连接使其可以变换位置,使本技术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安装。【专利说明】一种管中管节能灯
本技术属于节能灯
,尤其涉及一种管中管节能灯。
技术介绍
节能灯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灯具,其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和安全环保等诸多优点,它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适用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宾馆和饭店等各种公共场所的长时间照明。其中,管中管节能灯是一种T8转T5式的新型节能产品,用其替换传统的电感式T8日光灯,能节省50-70%的照明用电;而用其替换T5日光灯,则能节省40-60%的照明用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管中管节能灯由于光线有较大的损失,因此光照度仍然不够;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管中管节能灯中的导柱不能旋转,导致其只能以某一特定角度安装,但是有时节能灯是安装在天花上,有时又是安装在墙壁上,这种固定结构的导柱就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其不仅具有高效节能、亮度大的特点,而且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两端的卡套和设置于所述卡套一端的导柱,所述卡套内设置有整流器,所述透明玻璃套管和所述卡套之间设置有堵头,所述整流器分别与所述三基色发光管和所述导柱电连接,所述透明玻璃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层折叠的反光片,并且所述反光片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内,并且所述三基色发光管安装于所述堵头上靠近所述反光片的一侧,所述导柱与所述卡套卡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片的内侧设置有纳米反光层。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反光层设置为纳米铝反光层。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反光层设置为纳米银反光层。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卡套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导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孔匹配的卡扣。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扣孔和所述卡扣均设置为4个。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片的厚度为0.l_15mm。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三基色发光管的中心轴线投影在所述反光片上的投影线与所述反光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片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在所述三基色发光管上的投影线与所述三基色发光管的中心轴线重叠。作为本技术管中管节能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光片的两端通过所述卡套压设在所述透明玻璃套管的内壁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在透明玻璃套管内设置反光片,可以将原本浪费的光线反射到有效的照明范围内,增加了光照度,从而实现电能和光能的高效转换,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二,将三基色发光管安装在靠近反光片的一侧可以进一步减少光线的浪费,把更多的光线反射到有效的照明范围内,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光照度;第三,导柱的卡扣连接使其可以变换位置,使本技术在保证光照度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安装在天花上,而且可以安装在墙壁上,即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安装;第四,透明玻璃套管可以使得三基色发光管不会直接与环境空气产生对流,能够有效地保温,从而大大减少二次能耗,又提升灯管的发光率;而且由于透明玻璃套管的保护作用,尘埃不会粘在反光片上影响反光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1、三基色发光管2、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I两端的卡套3和设置于卡套3 —端的导柱4,卡套3内设置有整流器5,透明玻璃套管I和卡套3之间设置有堵头7,整流器5分别与三基色发光管2和导柱4电连接,透明玻璃套管I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层折叠的反光片6,并且反光片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弧形,三基色发光管2设置于透明玻璃套管I内,并且三基色发光管2安装于堵头7上靠近反光片6的一侧(即偏心设置),导柱4与卡套3卡扣连接。通过导柱4,可将三基色发光管2与外部电源连接。反光片6可以贴合在透明玻璃套管I内壁,也可以不贴合。其中,反光片6的内侧设置有纳米反光层,以提高反光效率。纳米反光层设置为纳米铝反光层或纳米银反光层,二者均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镀在反光片6上。卡套3上设置有卡扣孔31,导柱4上设置有与卡扣孔31匹配的卡扣41,即卡套3和导柱4为卡扣连接,这种方式不仅易于拆卸,便于维修,而且可以使得导柱4上的接头旋转到不同方向。卡扣孔31和卡扣41均设置为4个,如此,通过将导柱4旋转,然后与卡套3卡接,就可以实现导柱4上的接头在横向和纵向方向自由转换。由于反光片6遮住了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套管1,因此,安装时,若需要安装在天花上,那么设有反光片6的一侧应当靠近天花,此时,导柱4上的接头方向为纵向方向;而若需要安装在墙壁上,那么设有反光片6的一侧应当靠近墙壁,此时,导柱4上的接头方向就应当变为横向。反光片6的厚度为0.1-15_,反光片6太薄,提高光照度的效果不明显,太厚又会占据透明玻璃套管I内太多的空间。三基色发光管2的中心轴线投影在反光片6上的投影线与反光片6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反光片6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在三基色发光管2上的投影线与三基色发光管2的中心轴线重叠。也就是说,反光片6正好可以反射一半的三基色发光管2发出的光,另一半的三基色发光管2发出的光则直接照射出来。反光片6的两端通过卡套3压设在透明玻璃套管I的内壁上,如此可以牢固连接,同时也便于拆卸和维修。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两端的卡套和设置于所述卡套一端的导柱,所述卡套内设置有整流器,所述透明玻璃套管和所述卡套之间设置有堵头,所述整流器分别与所述三基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明玻璃套管、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两端的卡套和设置于所述卡套一端的导柱,所述卡套内设置有整流器,所述透明玻璃套管和所述卡套之间设置有堵头,所述整流器分别与所述三基色发光管和所述导柱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层折叠的反光片,并且所述反光片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三基色发光管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套管内,并且所述三基色发光管安装于所述堵头上靠近所述反光片的一侧,所述导柱与所述卡套卡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戴建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