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442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调节柱设置在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和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通过两端的调节柱自由调节两组风向片的开口大小和间距,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风向、风量的选择上间可自由配置,更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调节柱设置在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本技术利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和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通过两端的调节柱自由调节两组风向片的开口大小和间距,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风向、风量的选择上间可自由配置,更方便使用。【专利说明】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空调制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中高速动车组中,每个座位都配备有至少一个朝向座位使用者的空调进风口。该进风口可以调节风量大小、风向左右或上下。但由于进风口的结构一般为百叶片式或者旋转风叶式:旋转风叶式只能朝一个方向变换方向,并且在减小风量时,必须将全部联动的百叶片同时朝一个方向倾斜,才可以在偏离风向的同时减小风量;而旋转风叶式是以中心点为轴,所有叶片以轴为圆心进行旋转,减小风量的同时不可以转换风向。因此,市场上缺乏一种动车适用可以自由、单独灵活调节风向和风量的空调进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以解决动车现有空调进风口不能单独灵活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所述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所述调节柱设置在所述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优选地,相邻所述风向片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大于风向片宽度的1/2。优选地,所述调节柱位于进风口的顶面和/或底面。优选地,所述调节柱与外框为螺旋式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柱的自由端与风向片半活动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和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通过两端的调节柱自由调节两组风向片的开口大小和间距,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风向、风量的选择上间可自由配置,更方便使用。例如,通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相连的调节柱调整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朝向位置,使其向下倾斜;通过与奇数编号风向片相连的调节柱调整奇数编号风向片的朝向位置,使其向上倾斜,若倾斜的角度一致,方向相反,则可减小两组风向片之间的开口大小,从而在维持风向的情况下减少风量;若倾斜的角度不一致,则可同时调整风向和风量;若倾斜的角度一致,方向一致,则可维持风量,改变风向。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风向片A-A’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框,2、风向片,3、调节柱,4、固定柱,5、奇数编号风向片,6、偶数编号风向片,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包括外框1、若干块风向片2和调节柱3 ;所述风向片2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I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2中心点的固定柱4固定在外框I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5之间米用第一连接杆7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6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8连接形成联动。如图2所示,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5与偶数编号风向片6的横向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方便设置,当奇数编号风向片5的横向宽度大于偶数编号风向片6时,可避免第一连接杆7过多地在偶数编号风向片6上穿过。可以理解,当偶数编号风向片6的横向宽度大于奇数编号风向片5时,就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杆8过多地在奇数编号风向片5上穿过。所述调节柱3设置在所述外框I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也可位于进风口的顶面和/或底面,只要调节柱3往进风口 9内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I与风向片2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其自由端能碰触到风向片2,就可通过调节柱3控制风向片的摆动幅度。调节柱3的自由端在碰触到风向片2后,还应可以继续伸长,继续伸长的距离不小于奇数编号风向片5与偶数编号风向片6之间间距的1/2,以使得每一风向片2的可调节幅度超过与相邻风向片间距的1/2,则相邻风向片往相对方向摆动时,出风口可以完全合拢。相邻所述风向片2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大于风向片宽度的1/2,使得风向片在上下摆动时,不会磕碰到相邻风向片。所述调节柱3与外框I可为螺旋式连接,使用便利;也可是其他半活动连接方式。当旋转调节柱时,调节柱自由端压迫接触到的风向片转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同组的风向片同向转动,达到调节目的。所述调节柱3的自由端与风向片2半活动连接,与风向片2连接更精密,所能伸缩的空间也更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所述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 所述调节柱设置在所述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风向片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大于风向片宽度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位于进风口的顶面和/或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与外框为螺旋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的自由端与风向片半活动连接。【文档编号】B61D27/00GK203666678SQ201420031411【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专利技术者】刘锡斌, 刘扩军, 姜明红 申请人: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所述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所述调节柱设置在所述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锡斌刘扩军姜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广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