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07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打印机包括主框架;第一可动框、第二可动框;具有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的分体切刀,及位于所述第二可动框及所述主框架的侧壁上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可动刀片、固定刀片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可动框上;所述第一、第二可动框分别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切刀刀口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可动刀片的一侧,用于在切纸时,限制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位移;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固定刀片的一侧,用于在切纸时,限制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转动。该打印机能够在切纸时,增加固定刀片的位置稳定性,延长切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切刀的打印机。技术背景常用的点阵式打印机是利用打印头的针将与其位置相对的墨带上的墨迹 打印到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或文字。目前,为了完善打印功能,及提高打 印效率,市场上已有大量的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打印机,能够在打印完成后, 通过所述自动切断机构自动将打印介质切断。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03148992公开的一种《打印机》,其结构为 所迷打印机的固定框架12支撑打印头20,可动框架13支撑纸支撑部件55, 所述可动框架13由固定框架12支撑,并通过铰接轴作相对于固定框架12的 转动。此外,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第一通路15用于引导打印介质,第二通路 36用于引导墨带9以使其置于打印位置。打印机还包括自动切断装置,所述 自动切断装置的固定刀片31设置在第一通路15和第二通路36之间,可动刀 片32设置在可动框架13上,并与所述固定刀片31相对。所述可动框架13 能够带动所述可动刀片32—起转动,从而将第一通路15打开,以便安装纸 巻。但是,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所述固定刀片31固定在所述 第一通路15和第二通路36之间,这使得在打开打印机外壳后,打印头20和 纸支撑部件55不能完全暴露出来,从而降低了打印机的可维护性。同时,还 对所述固定刀片31的宽度尺寸要求严格,如果所述固定刀片31较宽,则可 能造成墨带9在安装时与所述固定刀片31相互千涉,从而使墨带9安装困难。如图2所示,中国专利还公开的一种《打印机》(专利号为 200520088709.8),其结构为在打印机主体1上铰接有上支架2,在所述上 支架2上还设有可动刀片21,在打印机主体1上的另一侧,相对于该上支架2处还铰接有固定刀片支架3,所述固定刀片支架3上设置有固定刀片31。该 技术能够将所述上支架2沿铰接轴旋转打开,以便安装纸巻;同样,也可将 所述固定刀片支架3沿铰接轴旋转打开,以方便墨带盒的安装。但是,该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所述固定刀片支架3与所述打印 机主体1铰接,可沿铰接轴转动,这样会造成固定刀片31位置不稳定。从而 在切纸时会影响该固定刀片31与所述可动刀片21之间的精确、稳定的位置 关系,进而影响切刀切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所述固定刀片31与 所述可动刀片21在切纸时相对位置不稳定,会导致因刀片与纸之间过多的摩 擦而造成的刀片的磨损,因此会减少该切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切纸 时稳固固定刀片,以提高切刀使用寿命的分体切刀的打印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包括主框架;第一可动框、第二可动框;用于将打印后的介质自动切断的分 体切刀,所述分体切刀包括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所述可动刀片、固定刀片 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可动框上;所述第一、第二可动框分别通过转轴铰接 在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其中,在所述在第二可动框及所述主框架的侧壁上, 还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分别 位于所述切刀刀口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可动刀片的一侧,其用于在切纸时,限制 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位移;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固定刀片的一侧,其用于在切纸时,限制 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一 定位槽位于所述主框架和第二可动框之一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定位轴位于所 述主框架和第二可动框架之另外一个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可动框闭合时,第一定位轴与第一定位槽对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该槽所在侧壁的边沿处。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定位轴和定位边,所述第二定位 轴位于所述主框架和第二可动框之一的側壁上,所述定位边位于所述主框架 和第二可动框架之另外一个的侧壁的边沿上,所述第二可动框闭合时,所述 第二定位轴搭接在所述定位边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定位槽和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二 定位槽位于所述主框架和第二可动框之一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定位轴位于所 述主框架和第二可动框架之另外一个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可动框闭合时,第 二定位轴与第二定位槽对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位于该槽所在侧壁的边沿处。与现有^l支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机构,不仅能够限制所述具有固定刀片的可 动框架的移动,而且还限制了该可动框架在垂直平面内的转动,这样,在切 纸时,能够将所述具有固定刀片的可动框架稳固在所述主框架上,从而增强 了所述固定刀片的稳固性,增加了分体切刀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固定机构由定位槽和定位轴组成,其结构简单,工艺简单, 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打印机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打印机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整体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剖视示意图;图5a为图4所示的打印机的G区域放大图;图5b为图4所示的打印机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切纸时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受力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切纸时所述固定机构受到水平分力的示意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切纸时所述固定机构受到垂直分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整体外观图。本 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构(图中未标注)、墨带盒安 装机构15、自动切纸机构17、打印介质收容机构13、主框架l、第一可动框 架2、及第二可动框架3。其中,所述主框架1上设置有打印机构(图中未标 注)、墨带盒安装机构14、打印介质收容机构13;所述第一可动框架2与所 述主框架1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22铰接,所述第二可动框架3与所述第一可 动框架2位置相对,位于所述主框架1的另一侧并通过第二转轴32铰接。所 述打印机构(图中未标注)的打印头16与所述第一可动框架2上的纸支撑部 件(图中未标注)位置相对,用于打印。在所述第一可动框2的下方还设置 有打印介质收容机构13,所述打印介质收容机构13位于所述主框架1上,用 于安装收容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可动框2可通过绕所述第一转动轴22旋转, 打开所述打印介质收容机构13,进行打印介质的更换。在所述第二可动框3 的下方还设置有墨带盒安装机构14,所述墨带安装机构14位于所述主框架1 上,用于安装墨带盒15。所述第二可动框3可通过绕所述第二转轴32旋转, 打开所述墨带盒安装机构14,进行墨带盒的拆卸和安装。所述自动切纸机构17位于所述打印机构(未图示)的上方,用于自动切 断打印后的介质。所述自动切纸才几构17包括可动部分21和固定部分31。同 时,请结合图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所 述可动部分21包括可动刀片210和驱动装置211,该可动部分21位于所述第 一可动框2上,可随所述第一可动框2—起绕所述第一转动轴22旋转;所述 固定部分31包括固定刀片310和支撑装置311,该固定部分31固定于所述第 二可动框3上,可随所述第二可动框3 —起绕所述第二转动轴32旋转。在所述第二可动框3的两侧、及其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包括主框架,第一可动框、第二可动框,及用于将打印后的介质自动切断的分体切刀,所述分体切刀包括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所述可动刀片、固定刀片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二可动框上;所述第一、第二可动框分别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第二可动框及所述主框架的侧壁上,还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切刀刀口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可动刀片的一侧,其用于在切纸时,限制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位移;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位于靠近固定刀片的一侧,其用于在切纸时,限制所述第二可动框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赵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