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011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8:05
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螺栓为Ⅱ型套管定位螺栓,该Ⅱ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挡环和螺杆,其中挡环顶在模型壳体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的底面上,螺杆由模型壳体的下方穿过定位套到模型壳体的上方、并插在Ⅱ型套管中,并且螺杆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和与Ⅱ型套管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两部分,所述成孔器为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连接柱、成孔柱和拉手。本装置可以使模型同时具备生产Ⅱ型、Ⅲ型套管岔枕的条件,减少了改模次数,降低了模型吊、运、改的费用,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螺栓为Ⅱ型套管定位螺栓,该Ⅱ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挡环和螺杆,其中挡环顶在模型壳体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的底面上,螺杆由模型壳体的下方穿过定位套到模型壳体的上方、并插在Ⅱ型套管中,并且螺杆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和与Ⅱ型套管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两部分,所述成孔器为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连接柱、成孔柱和拉手。本装置可以使模型同时具备生产Ⅱ型、Ⅲ型套管岔枕的条件,减少了改模次数,降低了模型吊、运、改的费用,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专利说明】提速岔枕11型套管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枕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定位预应力混凝土岔枕II型套管用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提速岔枕的需求既有II型套管,又有III型套管,特别是同一型号的岔枕,在同时计划生产II型和III型时,由于两种类型的定位方式不同,模型必须在生产完一种类型时返回到工修段进行改模,再投入到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所以既增加了模型吊装倒运和改模的费用,又影响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对比,以前II型套管采用的座窝、定位棒的定位方式明显不如III型套管采用定位螺栓方式的定位精度高,并且座窝、定位棒的定位方式容易导致套管下沉,随着市场对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前用座窝、定位棒的定位方式势必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要解决在提速岔枕上预埋II型套管时需要改模、从而会影响车间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并解决在提速岔枕上预埋II型套管时、传统的定位方式精度低、并且易导致套管下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为II型套管定位螺栓,该II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挡环和螺杆,其中挡环顶在模型壳体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的底面上,螺杆由模型壳体的下方穿过定位套到模型壳体的上方、并插在II型套管中,并且螺杆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和与II型套管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两部分,螺杆的上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成孔器为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连接柱、成孔柱和拉手,并且螺纹头和连接柱由上至下插在II型套管中,所述螺纹头与II型套管定位螺栓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直径与II型套管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成孔柱的直径与II型套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内螺纹孔可为M14*20mm。所述螺纹头可为M14*3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代替了 II型套管原座窝定位的方式,使II型、III型套管统一采用定位套定位的方式,达到模型中统一定位的目的。本技术的投入使用,可以使模型同时具备生产II型、III型套管岔枕的条件。本技术在轨枕生产同时有II型、III型套管任务时,只需更换本技术和II型套管即可转类型连续生产,大大减少了改模次数,避免了模型吊运过程,降低了模型吊、运、改的费用,并因此提升了模型使用寿命,节省了座窝的使用,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采用电动扭矩扳手进行II型套管安装,避免了采用定位棒安装II型套管时由于力度不够导致的套管下沉问题,以及在混凝土未凝固时拆卸定位棒造成的II型套管移位的问题,可有效提高了 II型套管的定位精度,有效降低废次品岔枕产生的频次。【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II型套管定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六角螺栓头、2 —挡环、3 —螺杆、4 一下部光滑表面、5 —上部螺纹表面、6 —内螺纹孔、7 —螺纹头、8 —连接柱、9 一成孔柱、10 一拉手、11 一模型壳体、12 一定位套、13 — II型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这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螺栓为II型套管定位螺栓,该II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1、挡环2和螺杆3,其中挡环2顶在模型壳体11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12的底面上,螺杆3由模型壳体11的下方穿过定位套12到模型壳体11的上方、并插在II型套管13中,并且螺杆3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12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4和与II型套管13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5两部分(这样可以保证螺杆3与II型套管连接固定的更稳固),螺杆3的上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6。所述成孔器为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7、连接柱8、成孔柱9和拉手10,并且螺纹头7和连接柱8由上至下插在II型套管13中,所述螺纹头7与II型套管定位螺栓上的内螺纹孔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8的直径与II型套管13的内径相适应(这样可以保证连接柱8与II型套管连接固定的更稳固),所述成孔柱9的直径与II型套管13的外径相适应(可保证提速岔枕上成的孔的直径与II型套管13的外径相同)。本实施例中,内螺纹孔6为M14*20mm,螺纹头7为M14*35mm (因为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中的螺纹头的长度调长成为了 35_,所以相对应的,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中的成孔柱9比III型套管成孔器上的成孔柱要短)。在安装II型套管13时,首先用II型套管定位螺栓从模型壳体11的下方穿过定位套12到模型壳体11的上方,其次拧入II型套管13,使用电动扭矩扳手将II型套管定位螺栓与II型套管13连接紧密,最后将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穿过II型套管的上口并拧入定位螺栓顶部的的内螺纹孔6中,从而完成II型套管13的定位工作,达到II型套管定位和枕体形成通孔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螺栓为II型套管定位螺栓,该II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I)、挡环(2 )和螺杆(3 ),其中挡环(2 )顶在模型壳体(11)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12 )的底面上,螺杆(3)由模型壳体(11)的下方穿过定位套(12)到模型壳体(11)的上方、并插在II型套管(13)中,并且螺杆(3)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12)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4)和与II型套管(13)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5)两部分,螺杆(3)的上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6); 所述成孔器为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II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7)、连接柱(8)、成孔柱(9)和拉手(10),并且螺纹头(7)和连接柱(8)由上至下插在II型套管(13)中,所述螺纹头(7)与II型套管定位螺栓上的内螺纹孔(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8)的直径与II型套管(13)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成孔柱(9)的直径与II型套管(13)的外径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孔(6)为 M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速岔枕II型套管定位装置,由定位螺栓和成孔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为Ⅱ型套管定位螺栓,该Ⅱ型套管定位螺栓由下至上依次为六角螺栓头(1)、挡环(2)和螺杆(3),其中挡环(2)顶在模型壳体(11)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套(12)的底面上,螺杆(3)由模型壳体(11)的下方穿过定位套(12)到模型壳体(11)的上方、并插在Ⅱ型套管(13)中,并且螺杆(3)的圆周表面分为与定位套(12)的内壁相适应的下部光滑表面(4)和与Ⅱ型套管(13)的内螺纹相适应的上部螺纹表面(5)两部分,螺杆(3)的上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6);所述成孔器为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该Ⅱ型套管专用成孔器由下至上依次为螺纹头(7)、连接柱(8)、成孔柱(9)和拉手(10),并且螺纹头(7)和连接柱(8)由上至下插在Ⅱ型套管(13)中,所述螺纹头(7)与Ⅱ型套管定位螺栓上的内螺纹孔(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8)的直径与Ⅱ型套管(13)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成孔柱(9)的直径与Ⅱ型套管(13)的外径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春曹凤洁宋立国陈英明贾会义张睿贤杜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