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002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包括柜体、两组导轨、两个配电模块、电源模块层板、不间断电源模块、多个蓄电池层板、多个蓄电池及智能监控主机。每组导轨具有两个L型导轨条,分别锁附于柜体的侧壁。两个配电模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导轨上且与柜体锁附。电源模块层板锁附于柜体中且与导轨平行,具有第一走线孔。不间断电源模块设置于电源模块层板上且与柜体锁附,电性连接两个配电模块及多个蓄电池。多个蓄电池层板分别锁附于柜体中且与电源模块层板平行。蓄电池层板具有第二走线孔。多个蓄电池设置于多个蓄电池层板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不间断电源模块,连接电线通过第一走线孔或者通过第一和第二走线孔。监控智能主机锁附于柜体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包括柜体、两组导轨、两个配电模块、电源模块层板、不间断电源模块、多个蓄电池层板、多个蓄电池及智能监控主机。每组导轨具有两个L型导轨条,分别锁附于柜体的侧壁。两个配电模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导轨上且与柜体锁附。电源模块层板锁附于柜体中且与导轨平行,具有第一走线孔。不间断电源模块设置于电源模块层板上且与柜体锁附,电性连接两个配电模块及多个蓄电池。多个蓄电池层板分别锁附于柜体中且与电源模块层板平行。蓄电池层板具有第二走线孔。多个蓄电池设置于多个蓄电池层板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不间断电源模块,连接电线通过第一走线孔或者通过第一和第二走线孔。监控智能主机锁附于柜体中。【专利说明】一体化智能电源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
技术介绍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零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车站为人流聚集的场所,需要确保一直提供电力,因此UPS在车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UPS设备是采用分离式设计,即把蓄电池做成一个独立箱体,再把主机(控制电路部分)另外做成一个独立箱体,配电模块和监控模块均为单独的箱体,然后将这些单独箱体通过插接器件实现电性连接。这些箱体分开置放,所占空间很大,并且因为连线杂乱无章,使得安装维修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UPS设备安装维修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包括柜体、两组导轨、两个配电模块、电源模块层板、不间断电源模块、多个蓄电池层板、多个蓄电池及智能监控主机。每组导轨具有两个导轨条,每个导轨条呈L型,两个导轨条分别锁附于柜体的侧壁内侧。两个配电模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导轨上且与柜体锁附。电源模块层板锁附于柜体中且与导轨平行,电源模块层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不间断电源模块设置于电源模块层板上且与柜体锁附,不间断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两个配电模块。多个蓄电池层板分别锁附于柜体中且与电源模块层板平行。每个蓄电池层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孔。多个蓄电池分别设置于多个蓄电池层板上且分别电性连接不间断电源模块,不间断电源模块与多个蓄电池模块的连接电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或者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孔和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智能监控主机锁附于柜体中且与两个配电模块、不间断电源模块和多个蓄电池电性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智能电源柜还包括外壳,柜体设置于外壳中。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体化智能电源柜还包括蓄电池组监控器和环境温湿度监控器,蓄电池组监控器电性连接多个蓄电池和智能监控主机,环境温湿度监控器电性连接不间断电源模块和智能监控主机。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个配电模块包括机身和配电面板,配电面板上设有多个开关,螺钉穿设配电面板将配电模块和柜体固定。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个配电面板的高度等于相应的配电模块的机身高度和导轨的厚度之和。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个配电面板包括两个把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不间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面板,螺钉穿设电源面板将不间断电源模块和柜体固定。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源面板包括两个把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柜体的侧壁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固定孔,两个配电模块、不间断电源模块、智能监控主机通过螺钉与固定孔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智能电源柜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个结构更紧凑、整齐,避免了以前分体式配置占据空间大,维修不方便,安装和维修人员容易出差错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集配电、交直流输入输出、保护与监控等功能为一体,方便操作,便于监控,节省空间,便于维修。通过设置导轨,方便配电模块推入和拉出柜体,便于安装和维修检查。每个模块下面都设置相应的层板或导轨,使得每个模块都得到相应的支撑,这样在维修放置在下面的模块时,无需将上面的模块搬离。电源模块层板和多个蓄电池层板都设置有走线孔,使得内部的配线布局更加合理,利于维修检查。所有模块都是和柜体相锁附,在牢固固定的同时,其解锁也方便,便于维修检查。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内部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导轨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配电模块的侧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电源模块层板的俯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蓄电池层板的俯视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外部的正视图。图9为图8的后视图。图10为图8的侧视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导轨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配电模块的侧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电源模块层板的俯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中蓄电池层板的俯视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外部的正视图。图9为图8的后视图。图10为图8的侧视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电源柜的电路原理图。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11。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包括柜体1、两组导轨2、两个配电模块3、电源模块层板4、不间断电源(UPS)模块5、多个蓄电池层板6、多个蓄电池7和智能监控主机81。每组导轨2具有两个导轨条21,每个导轨条呈L型,两个导轨条21分别锁附于柜体I的侧壁11的内侧。两个配电模块3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导轨2上且与柜体I锁附。如图4所示,导轨2为L型的一边具有多个固定孔,螺钉穿设该固定孔和柜体I的侧壁11进行固定。L型的另一边起到支撑配电模块3的作用。通过设置导轨2,配电模块3在维修和安装时可以轻松地移出和推入。并且导轨设置成仅包括两个导轨条21,两个导轨条21中间是空的,一是利于配电模块3进行散热,二是便于配线穿过。于本实施例中,配电模块3包括配电输入模块31、配电输出模块32和配电采集模块33。配电输入模块31和配电米集模块33整合于同一个机身中。于本实施例中,每个配电模块3包括机身311和配电面板312,所述配电面板312上设有多个开关313,螺钉穿设所述配电面板312将所述配电模块3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智能电源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两组导轨,每组导轨具有两个导轨条,每个导轨条呈L型,两个导轨条分别锁附于柜体的侧壁内侧;两个配电模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组导轨上且与所述柜体锁附;电源模块层板,锁附于柜体中且与所述导轨平行,所述电源模块层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不间断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源模块层板上且与所述柜体锁附,所述不间断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两个配电模块;多个蓄电池层板,分别锁附于柜体中且与所述电源模块层板平行,每个蓄电池层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孔;多个蓄电池,分别设置于多个蓄电池层板上且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模块,所述不间断电源模块与多个蓄电池模块的连接电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或者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孔和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孔;智能监控主机,锁附于柜体中且与所述两个配电模块、不间断电源模块和多个蓄电池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士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