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698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包括左门扇、右门扇、左锁定机构、右锁定机构、传动机构、门框导轨机构、控制单元,左门扇和右门扇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内,左锁定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右锁定机构安装在右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传动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右门扇上;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和左门扇或右门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传动机构隐藏门框导轨机构中,驱动门扇运动,左右门扇互为动扇,当其中任意一扇门被锁定时,另一扇门可被驱动实现自动运行,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配置,分别形成单动扇、双动扇和多动扇运行组合模式,且安装快速、操作便捷、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包括左门扇、右门扇、左锁定机构、右锁定机构、传动机构、门框导轨机构、控制单元,左门扇和右门扇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内,左锁定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右锁定机构安装在右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传动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右门扇上;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和左门扇或右门扇上。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隐藏门框导轨机构中,驱动门扇运动,左右门扇互为动扇,当其中任意一扇门被锁定时,另一扇门可被驱动实现自动运行,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配置,分别形成单动扇、双动扇和多动扇运行组合模式,且安装快速、操作便捷、使用安全可靠。【专利说明】—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平滑门采用另置于门体之外的顶部驱动方式,通常是由动定门扇组成。此种自动平滑门的驱动结构以及传动方式单一、安装调整过程复杂。随着自动平滑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安装快速、操作便捷和使用安全可靠等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自动平滑门已经不能满足上述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活、安装维护快捷、驱动方式多样化、门体可靠性高的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解决现有技术自动平滑门驱动结构和方式单一、安装调整过程复杂等缺点。为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包括左门扇、右门扇、左锁定机构、右锁定机构、传动机构、门框导轨机构、控制单元,所述左门扇和右门扇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内,所述左锁定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所述右锁定机构安装在右门扇和门框导轨机构上;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左门扇和右门扇上;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和左门扇或右门扇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采用左被动轮、主驱动轮、右被动轮、主动轮压轮、传送带结构或采用驱动输出轴配合结构;所述左被动轮、主驱动轮、右被动轮、主动轮压轮、传送带结构中左被动轮、主驱动轮、右被动轮、主动轮压轮选用带轮或齿轮,传送带选用皮带或链条;所述驱动输出轴配合结构由安装在一个门扇上的驱动轴,以及安装在驱动轴上的齿轮或丝杆螺母,安装在另一门扇上的齿条或丝杠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门框导轨机构包括门框、安装在门框上内部的轨道、安装在门框下部的下门槛。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电源、辅助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和电源安装在左扇门或右扇门上,所述辅助控制器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传动机构隐藏门框导轨机构中,驱动门扇运动,左右门扇互为动扇,当其中任意一扇门被锁定时,另一扇门可被驱动实现自动运行,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配置,分别形成单动扇、双动扇和多动扇运行组合模式,且安装快速、操作便捷、使用安全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丝杆螺母与丝杠配合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齿轮与齿条配合放大示意图。图中:1、左锁定机构,2、传动机构,21、左被动轮,22、主驱动轮,23、右被动轮,24、主动轮压轮,25、传送带,26、驱动轴,27、齿轮,271、丝杆螺母,28、齿条,281、丝杠,29、同步带,3、门框导轨机构,31、门框,32、轨道,33、下门槛,34、导向轮,4、控制单元,41、主控制器,42、电源,43、辅助控制器,5、左门扇,6、右锁定机构,7、右门扇,8、承载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包括左门扇5、右门扇7、左锁定机构1、右锁定机构6、传动机构2、门框导轨机构3、控制单元4,所述左门扇5和右门扇7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3内,所述左锁定机构I安装在左门扇5和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右锁定机构6安装在右门扇7和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传动机构2安装在左门扇5和右门扇7以及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控制单元4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3和左门扇5或右门扇7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2采用左被动轮21、主驱动轮22、右被动轮23、主动轮压轮24、传送带25结构或采用驱动输出轴配合结构;所述左被动轮21、主驱动轮22、右被动轮23、主动轮压轮24、传送带25结构中左被动轮21、主驱动轮22、右被动轮23、主动轮压轮24选用带轮或齿轮,传送带25选用皮带或链条;所述驱动输出轴配合结构由安装在一个门扇上的驱动轴26,以及安装在驱动轴26上的齿轮27或丝杆螺母271,安装在另一门扇上的齿条28或丝杠281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门框导轨机构3包括门框31、安装在门框31上内部的轨道32、安装在门框31下部的下门槛3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主控制器41、电源42、辅助控制器43,所述主控制器41和电源42安装在左扇门5或右扇门7上,所述辅助控制器43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3上。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为同步齿形带轮与皮带传动或链轮与链条传动形式,当左扇门5被锁定时,其顶部安装的传动机构2输出旋转运动,驱动链轮或带轮作水平运动,主驱动轮22的两侧分别固定了一组主动轮压轮24,其作用是确保主驱动轮中输出与传送带25间有一定数量齿彼此啮合,使运行平稳可靠。当传送带25做左右水平运动时,通过传送带上齿形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右扇门7做左右水平运动。由外部所提供的安全直流电供给安装于门框导轨机构3内的左锁定机构1,吸附安装于左扇门5顶部的左电磁锁被吸附件,使左扇门5被完全锁定。锁定控制信号由固定于门框导轨机构3内辅助控制器43发出,而驱动控制信号由安装于左扇门5顶部的主控制器41发出,控制传动机构2使其输出旋转运动驱使齿形带运动,从而驱动门扇运动,当左扇门5被释放,而右扇门7被锁定时,左扇门5顶部安装的传动机构2输出使得主驱动轮22做旋转运动,使主驱动轮22在传送带25上做啮合运动,使传动机构2连同左扇门5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由外部所提供的安全直流电供给安装于门框导轨机构3内的右锁定机构6,吸附安装于右扇门7顶部的右电磁锁被吸附件,使右扇门被完全锁定。锁定与释放控制信号由固定于门框导轨机构3内辅助控制器43发出,驱动控制信号由安装于左扇门5顶部的主控制器41发出,控制传动机构2使其输出旋转运动并沿同步齿形带在水平方向做啮合运动,从而驱动门扇运动。电源42为主控制器41和辅助控制器43提供电源。安装于左扇门5,右扇门7顶部的导向轮34以顶部门框31两内侧边为导向面,做门扇运行导向。安装于左扇门5,右扇门7底部下承载轮8在下门槛33表面运动,承载门扇及安装于门扇上部件的自重。实施例2如图4、5、6所示为丝杆与丝杆螺母传动或齿轮齿条传动形式,当左扇门5被锁定时,其顶部安装的带齿轮27或丝杆螺母271的传动机构2输出旋转运动,驱动与其啮合的齿条28或丝杠281作水平运动。而齿条28或丝杠281固装于右扇门7的顶部,故齿条28或丝杠281连同右扇门7 —起做水平运动。由外部所提供的安全直流电供给安装于门框导轨机构3顶部内的左锁定机构1,吸附安装于左扇门5顶部的左电磁锁被吸附件,使左扇门5被完全锁定,锁定控制信号由固定于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互为动扇的新型自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门扇(5)、右门扇(7)、左锁定机构(1)、右锁定机构(6)、传动机构(2)、门框导轨机构(3)、控制单元(4),所述左门扇(5)和右门扇(7)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3)内,所述左锁定机构(1)安装在左门扇(5)和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右锁定机构(6)安装在右门扇(7)和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传动机构(2)安装在左门扇(5)和右门扇(7)以及门框导轨机构(3)上;所述控制单元(4)安装在门框导轨机构(3)和左门扇(5)或右门扇(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上智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