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 PAR30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831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 PAR30灯,包括灯头、上盖、电源电路板、散热金属杯、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透镜和透镜修饰组件,所述电源电路板置于上盖内,上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灯头和散热金属杯相固定连接,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和透镜自上而下依次设在散热金属杯内,透镜修饰组件固定在散热金属杯底部杯口处并罩住透镜,所述LED光源组件与电源电路板相连接,所述LED光源组件由基板和焊接在基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组成;所述透镜由透光板和位于透光板上方的多个小透镜组合而成,每个小透镜均正对应着LED光源组件上的一个LED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LED PAR30灯的成本低、配光集中,且整体重量轻,外观与传统灯相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LED?PAR30灯,包括灯头、上盖、电源电路板、散热金属杯、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透镜和透镜修饰组件,所述电源电路板置于上盖内,上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灯头和散热金属杯相固定连接,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和透镜自上而下依次设在散热金属杯内,透镜修饰组件固定在散热金属杯底部杯口处并罩住透镜,所述LED光源组件与电源电路板相连接,所述LED光源组件由基板和焊接在基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组成;所述透镜由透光板和位于透光板上方的多个小透镜组合而成,每个小透镜均正对应着LED光源组件上的一个LED颗粒。本技术LED?PAR30灯的成本低、配光集中,且整体重量轻,外观与传统灯相似。【专利说明】—种 LED PAR30 灯
本技术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PAR30灯。
技术介绍
PAR30灯是一种口径95mm、长度约在121mm以内的定向性照明灯具,其出光射角比传统PAR灯更有优势,用于装饰性照明,在北美用量较大。但是目前市售的LEDPAR30灯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散热金属杯以分布在外壁的金属散热片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导致整灯重量较重,结构成本较高,(2)透镜由单一的大透镜构成,出光不够集中,光的色差均匀度不够,因此很少有产品能够达到美国能源之星标准,即使达到美国能源之星标准,灯的视觉和照明效果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配光集中的LEDPAR30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PAR30灯,包括灯头、上盖、电源电路板、散热金属杯、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透镜和透镜修饰组件,所述电源电路板置于上盖内,上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灯头和散热金属杯相固定连接,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和透镜自上而下依次设在散热金属杯内,透镜修饰组件固定在散热金属杯底部杯口处并罩住透镜,所述LED光源组件与电源电路板相连接,所述LED光源组件由基板和焊接在基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组成;所述透镜由透光板和位于透光板上方的多个小透镜组合而成,每个小透镜均正对应着LED光源组件上的一个LED颗粒。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小透镜的排布采用中心对称分布,透光板的下表面呈珠面颗粒状。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透镜修饰组件包括透镜防护罩和扣环,透镜防护罩固定在散热金属杯的杯口处并罩住透镜,扣环扣在透镜防护罩下部周边。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透镜防护罩为面上设置有多个颗粒状结构且透明的中空圆环结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散热金属杯为外表面平滑的圆台状结构;散热金属杯为加工出上腔与下腔的薄壁结构,其上腔与上盖固定连接,其下腔用来安装LED光源组件、基板防护罩和透镜。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上盖为绝缘塑料壳体。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电源电路板的电路结构包括EMI电路(电磁干扰电路)、输入整流电路、PF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快速启动电路、钳位电路、调光判断电路、控制电路、反激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EMI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PFC电路、快速启动电路、钳位电路和调光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PFC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快速启动电路、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快速启动电路和调光判断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钳位电路的输出端与反激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反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PFC电路、反激变压器双向连接。本技术LEDPAR30灯的优点在于:1、由于透镜由透光板和位于透光板上方的多个小透镜组合而成,且透镜上的小透镜对准LED光源组件上LED颗粒,使得本技术能够达到预期的配光效果,不仅可达到能源之星标准灯,而且视觉和照明效果较好,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2、小透镜的排布采用中心对称分布,再配合表面的珠面颗粒,以达到整灯照射均匀,没有黑斑、亮斑的的最佳照明效果,满足空间颜色分布均匀性。3、本技术采用的透镜防护罩是透明状,且其环球面上设有凸点大小不一颗粒的塑件,形成与传统灯罩相似的外观,使其整体与传统灯相似。4、散热金属杯为无散热片结构设计,采用散热金属杯为加工出上腔与下腔的薄壁结构,在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整灯的重量和成本。5、电源电路板的电路结构合理,由于增加了调光判断电路等功能,使得该电源电路板可以适配传统的调光器,通过旋转供电线路上的调光器旋钮,即可实现本技术LEDPAR30灯的功率调节和亮度控制,同时该电路还具备输出过压、开路、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目前使用的带有散热片结构的散热金属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的透镜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的散热金属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的透镜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的透镜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LEDPAR30灯电源电路板的电路结构框图。图中符号说明:1、透镜修饰组件,12、扣环,13、透镜防护罩;2、透镜,21、小透镜,22、透光板;3、基板防护罩;4、LED光源组件;5、散热金属杯;6、电源电路板,61、EMI电路,62、输入整流电路,63、PFC电路,64、快速启动电路,65、钳位电路,66、调光判断电路,67、控制电路,68、反激变压器,69、输出整流滤波电路;7、上盖;8、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2-4所示,是本技术所述一种LEDPAR30灯,包括灯头8、上盖7、电源电路板6、散热金属杯5、LED光源组件4、基板防护罩3、透镜2和透镜修饰组件1,所述电源电路板6置于上盖7内,上盖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灯头8和散热金属杯5相固定连接,LED光源组件4、基板防护罩3和透镜2自上而下依次设在散热金属杯5内,透镜修饰组件I固定在散热金属杯5底部杯口处并罩住透镜2,所述LED光源组件4与电源电路板6相连接,所述LED光源组件4由基板和焊接在基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组成;所述透镜2由透光板22和位于透光板22上方的多个小透镜21组合而成,每个小透镜21均正对应着LED光源组件4上的一个LED颗粒。本技术所述透镜修饰组件I包括透镜防护罩13和扣环12,透镜防护罩13固定在散热金属杯5的杯口处并罩住透镜2,扣环12扣在透镜防护罩13下部周边使其美观稳固。所述透镜防护罩13为面上设置有多个颗粒状结构且透明的中空圆环结构,即其环球面上设有凸点大小不一颗粒的塑件,形成与传统灯罩相似的外观,使其整体与传统灯相似。本技术所述散热金属杯5为外表面平滑的圆台状结构;散热金属杯5为加工出上腔与下腔的薄壁结构,其上腔与上盖7固定连接,其下腔用来安装LED光源组件4、基板防护罩3和透镜2 ;所述薄壁金属杯5分为上腔与下腔,采用无散热片设计并直接外露设置,可以降低整灯的重量和成本。上盖7为绝缘塑料壳体。请参照5、6所示,是本技术所述的透镜结构示意图,所述透镜2由透光板22和位于透光板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 PAR30灯,包括灯头(8)、上盖(7)、电源电路板(6)、散热金属杯(5)、LED光源组件(4)、基板防护罩(3)、透镜(2)和透镜修饰组件(1),所述电源电路板(6)置于上盖(7)内,上盖(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灯头(8)和散热金属杯(5)相固定连接,LED光源组件(4)、基板防护罩(3)和透镜(2)自上而下依次设在散热金属杯(5)内,透镜修饰组件(1)固定在散热金属杯(5)底部杯口处并罩住透镜(2),所述LED光源组件(4)与电源电路板(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4)由基板和焊接在基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组成;所述透镜(2)由透光板(22)和位于透光板(22)上方的多个小透镜(21)组合而成,每个小透镜(21)均正对应着LED光源组件(4)上的一个LED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华黄仁华王炜黄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