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线导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409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钓线导件,具备:板状的骨架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形成有卡合孔及使钓线通过的导孔;及支撑构件,由树脂构成,形成有使钓竿通过的贯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空心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形成有第1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由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前面进行熔敷的树脂形成,及第2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钓线导件,具备:板状的骨架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形成有卡合孔及使钓线通过的导孔;及支撑构件,由树脂构成,形成有使钓竿通过的贯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空心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形成有第1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由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前面进行熔敷的树脂形成,及第2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背面。【专利说明】钓线导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钓竿的延伸设置方向导向钓线的钓线导件。本申请为根据日本国专利申请2012 - 123150 (2012年5月30日申请)的优先权主张申请,该基础申请的内容按照本说明书的记载。
技术介绍
作为一般的钓线导件,公知有日本国特开2011 - 67165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钓线导件。在该文献中所记载的钓线导件包括使钓线通过的导环与保持该导环的骨架。该骨架由钛或不锈钢等的金属一体形成。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 — 671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文献中所公开的钓线导件,由于占其大部分的骨架由金属形成,因此通过其重量来实现轻量化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将骨架由比金属轻的树脂一体形成的方法。但是,由树脂形成的骨架与由金属形成的骨架相比,具有较小的刚性。由此,为了确保足够的刚性(强度),由树脂形成的骨架需要增大其体积。所涉及的骨架在甩出钓竿时,受到较大的空气摩擦,同时产生逆风而进的较大的声音。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实现轻量化及缩小尺寸的钓线导件。 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导件,具备:板状的骨架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形成有卡合孔及使钓线通过的导孔;及支撑构件,由树脂构成,形成有使钓竿通过的贯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空心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形成有第I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由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前面进行熔敷的树脂形成,及第2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背面。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其为具备钓竿本体与在该钓竿本体上安装的钓线导件的钓竿,所述钓线导件包括:板状的骨架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形成有使卡合孔及钓线通过的导孔;及支撑构件,由树脂构成,形成有通过所述钓竿本体的贯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空心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形成有第I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由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前面进行熔敷的树脂形成,及第2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背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实现轻量化及缩小尺寸的钓线导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导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从背面观察图1所示的钓线导件的图。图3是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钓线导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0-钓线导件;20_骨架构件;22_卡合孔;23_前面;24_背面;30_支撑构件;31-贯通孔;32_后方侧部分;32a-第2抵接面;33_卡合部分;34_前方侧部分;34a_第I抵接面;36_前方侧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合适的附图对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附图中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各附图为了说明方便,并不局限于通过相同的比例尺进行表示。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导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从背面观察图1所示的钓线导件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导件10包括:骨架构件20 ;及支撑构件30,支撑该骨架构件20且安装于钓竿本体(未图示)。骨架构件20以整体呈板状的方式形成。在骨架构件20的上端侧形成有使钓线通过的导孔21。在该导孔21上插入固定有环状的导环R。该导环R通过例如钛、铝、SUS或陶瓷等的材料构成。在骨架构件20的下端侧形成有卡合孔22。该卡合孔22用于被支撑构件30穿通。该卡合孔22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该卡合孔22的形状呈组合了圆与在该圆的圆周上朝外侧突出的凸部的形状。而且,通过骨架构件20的例如中间部分,即在导孔21与卡合孔22之间的部分上弯曲,呈大致“ < ”字状的断面·形状。即,骨架构件20的上述中间部分弯曲,以便使包括导孔21的部分向钓竿本体(未图示)的前方侧(顶侧)倾斜(前倾)。再者,为了骨架构件20的轻量化,可以在任意部分,例如中间部分上形成有I个或多个孔、凹口等。这样的骨架构件20例如可以呈层叠结构。即,骨架构件20可以形成具有使多个聚酯胶片重叠的层叠结构,该多个聚酯胶片沿各自骨架构件20的延伸设置方向延长。各聚酯胶片为如下胶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的强化纤维在规定方向上并丝,并且由热硬化性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等含浸。接着,支撑构件30呈空心状,形成有通过钓竿本体(未图示)的贯通孔3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支撑构件30呈筒状。支撑构件30通过卡合于骨架构件20的卡合孔22来支撑骨架构件20。具体而言,支撑构件30包括:后方侧部分32,在靠向骨架构件20的卡合孔22的后方侧(把手侧)延长;卡合部分33,连续连接于该后方侧部分32,插入卡合孔22且填满该卡合孔22 ;前方侧部分34,连续连接于该卡合部分33,在靠向卡合孔22的前方侧(顶侧)延长。前方侧部分34在相交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即钓竿本体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具有抵接于骨架构件20的前面23的第I抵接面34a。在此,由于骨架构件20的前面23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因此第I抵接面34a也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而且,第I抵接面34a沿贯通孔31的周向延长。即,第I抵接面34a以环状延长。另外,骨架构件20的前面23并不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在前倾或后倾时,第I抵接面34a也同样可以前倾或后倾从而抵接于前面23。后方侧部分32在相交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即钓竿本体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具有抵接于骨架构件20的背面24的第2抵接面32a。在此,由于骨架构件20的背面24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因此第2抵接面32a也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而且,第2抵接面32a沿贯通孔31的周向延长。即,第2抵接面32a以环状延长。另外,骨架构件20的背面24并不在大致垂直于贯通孔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长,在前倾或后倾时,第2抵接面32a也同样可以前倾或后倾从而抵接于背面24。前方侧部分34的第I抵接面34a及后方侧部分32的第2抵接面32a的两者之间夹着骨架构件20,通过分别抵接于骨架构件20的前面23及背面24 (按压)而可以固定及支撑骨架构件20。尤其,如上所述,在骨架构件20为具有使多个聚酯胶片重叠的层叠结构时,例如,从卷线器(未图示)不断出来的被导环R导向的钓线由于接触导环R或由于钓竿本体被利用者甩动,有时会使骨架构件20弯曲。当骨架构件20弯曲时,形成骨架构件20的层叠结构的各聚酯胶片必然会受到邻接的其他聚酯胶片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移而从该其他聚酯胶片剥离的力。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线导件,其特征为,具备:板状的骨架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形成有卡合孔及使钓线通过的导孔;及支撑构件,由树脂构成,形成有使钓竿通过的贯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空心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形成有第1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由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前面进行熔敷的树脂形成,及第2抵接面,在相交于所述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延长,抵接于所述骨架构件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叶胜高松伸秋渡边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