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仲文专利>正文

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3116 阅读:175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6-16 11:20
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包括筝体、面板、背板、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活动岳山、筝码、琴弦、弦钉板、挂弦板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面板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背板设有背梁和音孔,在背梁弧面与面板之间向心设置音柱,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横跨面板并与前后侧梆固定,在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桥形底座下的面板上开有圆孔以放置立柱支撑桥型底座;S形弦钉板采用横竖叠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转调筝结构新颖、科学合理、易于实施,通过设置背梁和音梁可使面板整体充分振动,音梁上的筝码琴弦音色更统一;背板的共振可调整音色音量,提高各音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性,改善传统古筝的音色和音质,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包括筝体、面板、背板、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活动岳山、筝码、琴弦、弦钉板、挂弦板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面板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背板设有背梁和音孔,在背梁弧面与面板之间向心设置音柱,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横跨面板并与前后侧梆固定,在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桥形底座下的面板上开有圆孔以放置立柱支撑桥型底座;S形弦钉板采用横竖叠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转调筝结构新颖、科学合理、易于实施,通过设置背梁和音梁可使面板整体充分振动,音梁上的筝码琴弦音色更统一;背板的共振可调整音色音量,提高各音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性,改善传统古筝的音色和音质,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专利说明】—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
本专利技术涉及民族乐器传统古筝,具体涉及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
技术介绍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筝,以其特有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但其独特的五声音阶弦序定音又使其转调困难,多年来为解决古筝转调问题,人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先后研制出“脚踏张力式转调筝” “旋钮张力式转调筝” “移柱式转调筝” “拉震式转调筝” “摆动码转调筝”等方式来解决古筝转调问题,但由于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陷均未能推广。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张力式转调方法由于筝弦张力方式不均衡,多次张紧筝弦转调后小三度滑音按弦演奏时用力过大易断弦;移柱式转调方法的设计结构破坏了音板,音色不佳;拉震式转调方法不能适应传统演奏习惯;摆动码转调方法的筝码为整体码,会产生与面板脱离或不实的现象,造成音质的缺陷。本人已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改善转调筝音色及音量的方法”(专利号ZL200610013186.X),是对专利“双拉震式转调筝”(专利号ZL02146364.6)的完善,即将设有滑块(亦称转调块)的截弦轨道(亦称转调滑道)通过专用支架架于面板上来实现截弦法转调。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转调方法只能适用于双拉震式转调筝,对传统古筝的转调并不适用。本人已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传统古筝的转调方法”(专利号201010253613.8),采用滑动截弦方法来进行转调,演奏时方便灵活,由于采用前后双码可避开古筝筝体结构中的音梁,因此音色音量能与传统古筝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该转调筝带有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及随面板弧度的背梁和架空音梁、结构新颖,通过设置背梁、音梁和桥形中置岳山可使面板整体充分振动,进一步提高各音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性,可大大改善该转调筝的音色和音质。随弧背梁和架空音梁可使传统古筝各音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包括筝体、面板、背板、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活动岳山、筝码、琴弦、弦钉板、挂弦板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筝体的两端分别为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在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下的S形弦钉板和倒S形挂弦板上分别设有弦钉和挂弦钉,在面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在背板的内侧面设有背梁,背梁为随面板弧度设置的月牙形的木条,背板开有2-4个音孔,面板两端所在平面与背板有1.4-1.6度的夹角,在背梁弧面与面板之间向心设置音柱,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横跨面板并与前后侧梆固定,两端分别固定两块挡块以挡住顺琴弦方向的活动岳山,在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下的面板上开有1-3个圆孔以放置1-3个立柱支撑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S形弦钉板采用横竖叠层结构。所述音梁的材质为白松或桐木,高度为8-20mm、厚度为12_24臟、宽度为<400mm,数量为4-8根。所述背梁的材质为白松或桐木,高度为3-20mm、厚度为10_20mm、宽度为<400mm,数量为3-7根。所述音柱的材质为白松,直径为8-15mm,数量为0-11根。所述中置岳山下方设有1-3个圆孔,直径为25-35mm。所述S形弦钉板横竖叠层结构的层数为7-9层。所述在面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和在背板的内侧面设有背梁的结构用于传统古筝上可改善音色和音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转调筝结构新颖、科学合理、易于实施,通过设置桥形中置岳山和背梁和音梁可使面板整体充分振动,音梁上筝码的音色、音量与远离音梁筝码的音色音量更统一,音柱可调整音色音量,可大大提高各音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性,改善传统古筝的音色和音质,S型多层弦钉板和倒S型挂弦板可使筝弦张力稳定性远优于其它型制筝,应用后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该转调筝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转调筝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转调筝的中置岳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筝体2.面板3.背板4.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5.筝码6.琴弦7.挂弦板8.挂弦钉9.音梁10.背梁11.音孔12.立柱13.圆孔14.挡块15.音柱16.弦钉17.S型岳山18.倒S型岳山19.活动岳山20.弦钉板21.滑动截弦转调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包括筝体1、面板2、背板3、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4、活动岳山19、筝码5、琴弦6、弦钉板20、挂弦板7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21,筝体I的两端分别为S型岳山17和倒S型岳山18,在S型岳山17和倒S型岳山18下的S形弦钉板20和倒S形挂弦板7上分别设有弦钉16和挂弦钉8,在面板2的内侧面设有与筝体I纵向垂直的音梁9,在背板3的内侧面设有背梁10,背梁10为随面板2弧度设置的月牙形的木条,背板3开有2-4个音孔11,面板2两端所在平面与背板3有1.4-1.6度的夹角,在背梁10弧面与面板2之间向心设置音柱15,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4横跨面板2并与前后侧梆固定,两端分别固定两块挡块14以挡住顺琴弦方向的活动岳山19,在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4下的面板上开有1-3个圆孔13以放置1-3个立柱12支撑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4 ;S形弦钉板20采用横竖叠层结构;滑动截弦转调装置21参见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传统古筝的转调方法”,专利号201010253613.8。该实施例中,音梁的材质为白松,高度为12-16mm、厚度为18mm、宽度为360mm,数量为8根;背梁的材质为白松,高度为10-13mm、厚度为18mm、宽度为400mm,数量为7根;音柱的材质为白松,直径为12mm,数量为4根;中置岳山底座正中下方设有的圆孔直径为30mm ;S形弦钉板横竖叠层结构的层数为9层。该转调筝经实际演奏验证,音色音量的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效果突出。【权利要求】1.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其特征在于:包括筝体、面板、背板、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活动岳山、筝码、琴弦、弦钉板、挂弦板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筝体的两端分别为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在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下的S形弦钉板和倒S形挂弦板上分别设有弦钉和挂弦钉,在面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在背板的内侧面设有背梁,背梁为随面板弧度设置的月牙形的木条,背板开有2-4个音孔,面板两端所在平面与背板有1.4-1.6度的夹角,在背梁弧面与面板之间向心设置音柱,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横跨面板并与前后侧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S岳山中置桥形活动岳山律吕式转调筝,其特征在于:包括筝体、面板、背板、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活动岳山、筝码、琴弦、弦钉板、挂弦板和滑动截弦转调装置,筝体的两端分别为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在S型岳山和倒S型岳山下的S形弦钉板和倒S形挂弦板上分别设有弦钉和挂弦钉,在面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筝体纵向垂直的音梁,在背板的内侧面设有背梁,背梁为随面板弧度设置的月牙形的木条,背板开有2‑4个音孔,面板两端所在平面与背板有1.4‑1.6度的夹角,在背梁弧面与面板之间向心设置音柱,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横跨面板并与前后侧梆固定,两端分别固定两块挡块以挡住顺琴弦方向的活动岳山,在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下的面板上开有1‑3个圆孔以放置1‑3个立柱支撑中置桥形可移动岳山底座;S形弦钉板采用横竖叠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仲文
申请(专利权)人:潘仲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05日 13:43
    律吕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是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律吕是十二律的又称语源出于三分损益律的六律六吕伶州鸠论律中将十二律按次序分为单数双数排列称单数各律为六称双数各律为六间单数的六个律即六律后世又称为六阳律双数的六个律即六吕后世又称为六阴律或六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