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取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795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取线架,包括滑轮架,设置于所述滑轮架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分别为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在两所述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重物,以及上端连接于所述动滑轮重物上,下端固定的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方向使所述动滑轮重物朝下运动,所述滑轮架与所述动滑轮重物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动滑轮重物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结构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电线弯曲,在取线时长度上会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避免操作人员因为用力不当而造成电线的损坏,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取线架,包括滑轮架,设置于所述滑轮架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分别为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在两所述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重物,以及上端连接于所述动滑轮重物上,下端固定的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方向使所述动滑轮重物朝下运动,所述滑轮架与所述动滑轮重物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动滑轮重物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结构上。该技术解决了由于电线弯曲,在取线时长度上会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避免操作人员因为用力不当而造成电线的损坏,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精准取线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线架,特别涉及一种消除电线电缆弯曲,从而实现精确长度取线的取线架。
技术介绍
在电线的取线过程中,电线电缆通常缠绕在绕线器上,绕线器的绕线圈通常为圆柱体结构,使得卷成一圈的电线是弯曲非笔直的,因此,在取线时长度上会存在误差,单盘人工取线需要人工捋直电线,工作效率低。现有技术中,采用滑轮装置进行拉直,通常是依靠电线经过不同组滑轮时受到对应的反方向的作用力进行拉直。中国专利文献CN102974717A公开了一种电线捋直器,该技术包括滑轮组和用于固定滑轮组的固定板,所述滑轮组至少包括三个依次排布的滑轮,滑轮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任意两个滑轮之间留有供电线通过的空隙,但是本技术中,滑轮间的距离固定且不适用于较粗的电线或电缆的拉直操作,单纯依靠滑轮组反方向的作用力进行拉直可能降低一些硬质电线死角的拉直效果,从而当获取某个长度的电线时可能会导致不精确,同时可能会由于操作人员用力不当对电线造成损坏,如过紧而拉断电线。中国专利文件CN102963769A公开了一种成缆机的线缆张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成缆机进料端的放线盘,位于所述成缆机出料端的收线盘,固定在所述成缆机上的定滑轮及动滑轮,并通过弹性部件与成缆机工作台连接,在线缆的张力和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沿垂直所述两个定滑轮中心连线的方向移动,该装置通过品字形滑轮组结构对线缆张力进行调节,保证张力恒定,提高成缆质量,其可以对电线进行拉直操作,但是该装置动滑轮在线缆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容易无规则的晃动而影响缆线的拉直,最终影响取线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取线,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提供一种取线架,在取线前对电线进行拉直,从而实现精确长度的取线,避免较大的误差,同时避免操作人员因为用力不当造成电线的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精准取线架,所述精准取线架包括滑轮架,设置于所述滑轮架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分别为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在两所述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重物,以及上端连接于所述动滑轮重物上,下端固定的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方向使所述动滑轮重物朝下运动,所述滑轮架与所述动滑轮重物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动滑轮重物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滑轮架上的滑轨,以及成型在所述动滑轮重物上的匹配导向的滑槽。所述滑轮架上方还设置有将取线盘上的线缆导上至所述第一定滑轮的导向轮。所述滑轮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依次排列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三定滑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定滑轮下方的第四定滑轮,且所述第四定滑轮在所述滑轮架上的位置满足:所述第四定滑轮的下端的水平切线与取线装置的输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滑轮架上的所述滑轨左右设有两根,所述动滑轮重物上的所述滑槽左右成型有两个。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导轨之间的横杆上。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精准取线架通过所述动滑轮重物及所述弹性件的相互作用,对操作者的拉力进行了有效的缓冲,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用力不当对电线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动滑轮重物的重力施加到电线上,使得电线的弯曲死角等更容易被拉直,更增加了拉直效果。(2)本技术的精准取线架通过在所述滑轮架与所述动滑轮重物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可以对所述动滑轮重物起到很好的限位及导向作用,使得所述动滑轮重物在操作者拉力作用下只能沿导轨方向上下往返运动,避免所述动滑轮重物因操作者用力不当而发生晃动甚至脱离电线/电缆。(3)本技术的精准取线架通过将所述第四定滑轮位置设置成其下端的水平切线与取线装置的输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所述取线端的电线不会由于在取线装置的输入口受到与电线运动方向不同的作用力而发生再次弯曲,从而使得电线/电缆能够更好的保持拉直状态,取线长度更精确。(4)本技术的精准取线架通过设置所述滑轮架,使得当取线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抬动所述滑轮架便可以灵活变动拉直位置,将拉直装置固定所需的取线位置,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同时操作者只需在取线位置直接取线测量即可,而不需要手持拉直器械,节约人力;由于滑轮安装在所述滑轮架上,操作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滑轮的高度及位置,便于取线。(5)本技术的精准取线架可以使得电线在取线前进行拉直,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不易发生故障,效率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精准取线架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取线盘,2-滑轮架,21-滑轮架底座,22-滑轨,23-横梁,3-导向轮,,41-第一定滑轮,42-第二定滑轮,43-第三定滑轮,44-第四定滑轮,5-动滑轮重物,51 -滑槽,6-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精准取线架包括滑轮架2,设置于所述滑轮架2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分别为第一定滑轮41和第二定滑轮42,设置在两所述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重物5,以及上端连接于所述动滑轮重物5上,下端固定的弹性件6,且所述弹性件6的偏压力方向使所述动滑轮重物5朝下运动,所述滑轮架2与所述动滑轮重物5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5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22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滑轮架2上的两根平行的滑轨22,以及左右成型在所述动滑轮重物5上的匹配导向的滑槽51,所述动滑轮重物5通过所述滑槽51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22上。所述滑轮架2上方还设置有将取线盘I上的线缆导上至所述第一定滑轮的导向轮3。所述滑轮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滑轮41、所述第二定滑轮42依次排列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三定滑轮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3,所述第一定滑轮41,所述第二定滑轮42及所述第三定滑轮43依次排列在所述滑轮架2上端的一根横梁23上,所述滑轮架2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定滑轮43下方的第四定滑轮44,且所述第四定滑轮44在所述滑轮架2上的位置满足:所述第四定滑轮44的下端的水平切线与取线装置的输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6为弹性橡胶管,所述弹性橡胶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滑轨22之间的横杆上。通过抬动所述滑轮架2的滑轮架底座21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准取线架,所述精准取线架包括滑轮架,设置于所述滑轮架上的至少两个定滑轮,分别为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在两所述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重物,以及上端连接于所述动滑轮重物上,下端固定的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方向使所述动滑轮重物朝下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与所述动滑轮重物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动滑轮重物的上下往返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动滑轮重物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平于建利周洪泉张建英孟庆见孙涛奚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悠进电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