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55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门套,包括第一门套、第二门套和沿墙体厚度水平设置的导轨,第一门套包括沿墙体内壁设置的第一外饰部和插接在导轨上的第一延伸部,第二门套包括沿墙体外壁设置的第二外饰部和沿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朝墙体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墙体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门体和导轨之间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导轨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门体方向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面与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共面;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部件位于凸起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凹槽中设有密封部件。导轨通过垫片和螺栓与墙体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门套,包括第一门套、第二门套和沿墙体厚度水平设置的导轨,第一门套包括沿墙体内壁设置的第一外饰部和插接在导轨上的第一延伸部,第二门套包括沿墙体外壁设置的第二外饰部和沿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朝墙体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墙体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门体和导轨之间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导轨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门体方向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面与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共面;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部件位于凸起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凹槽中设有密封部件。导轨通过垫片和螺栓与墙体相连接。【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型门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型门套,属于门套型材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门套的施工都是经现场勘测后,先将板材计算、放线、锯、刨成料,再逐层贴板安装于墙上,最后正侧面拼缝、包边即完成安装。这种一体化的施工方式速度慢、对环境的破坏性大;并且粘合位置容易产生开缝、板层脱落等问题,会影响门套的使用和美观。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门套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破坏性强,以及门套粘合部位容易开裂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614185A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门套,包括固定框和活动框。其中所述固定框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上,所述活动框呈梯级状,内固定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定位件独立于所述固定框和活动框并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第一子槽,所述定位件设有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子槽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子槽紧密配合,所述活动框上部一侧覆盖固定框。上述技术中,活动框的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分别与固定框的第一子槽、定位件的第二子槽相配合,使活动框、固定框与定位件拼接起来,形成便于快速拆装的组合门套,并且组合门套为拼接结构,不会产生粘合部位开裂的问题。但是,上述技术是通过第一、二定位销沿同一方向分别插入第一、二子槽中实现活动框与固定框连接的,该插接方式不牢固,一旦受到相反方向的外力作用,活动框极易与固定框相分离,从而为门套使用带来了不便。此外,上述组合门套的第一、二定位销必须分别与第一、二子槽完全配合才能保证活动框与固定框连接牢固;一旦实际墙体厚度发生小范围改变,为了保证活动框与固定框连接牢固,原有组合门套已不再适用,只能根据尺寸重新制作组合门套;并且,定位销与子槽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对门套加工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极容易由于加工偏差而造成产品无法安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定位销与子槽插接的连接方式不牢固,容易因外力而导致活动框与固定框相分离;进而提出一种连接牢固的组合型门套。本专利技术同时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墙体厚度发生小范围改变时,需要重新制作组合门套以保证活动框与固定框的连接牢固,同时定位销与子槽配合的连接方式对门套加工准确度要求很高,加工困难;进而提出一种可适用于厚度发生小范围变化的墙体并且容易加工的组合型门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门套,包括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所述第一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内壁设置的第一外饰部和沿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外壁设置的第二外饰部和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墙体外壁,所述墙体厚度上具有适于安装门体的空间;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插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延伸部朝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门体和导轨之间;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门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门体方向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部件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门体。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接触。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为螺栓或螺钉。还包括轨道螺栓、垫片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螺孔,所述轨道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和垫片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螺孔的形状是由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轨道螺栓栓体直径的两个圆与它们的外公切线所共同组成的形状。还包括加注口,所述加注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门套或第二门套上的其他位置处。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靠近所述导轨并沿所述墙体厚度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固定部件通过固定螺栓和螺母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型门套,包括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所述第一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内壁设置的第一外饰部和沿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外壁设置的第二外饰部和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墙体外壁,所述墙体厚度上具有适于安装门体的空间;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插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延伸部朝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门体和导轨之间;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首先将导轨固定在墙体厚度上,然后将第一门套的第一外饰部沿墙体内壁设置,第一延伸部插接在导轨上以固定第一门套;第二门套的第二外饰部沿墙体外壁设置,第二延伸部沿墙体厚度设置,将朝向墙体的第一连接部和远离墙体的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因外力作用而使第一、二门套相分离,并且通过导轨连接组合型门套与墙体,便于门套的拆卸更换,不会损坏墙体。而且,在使用连接部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时,由于门套材料通常都有弹性,通过连接部件连接的松紧程度可以小范围调整导轨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间的间隙大小,从而能够使组合门套适于安装在厚度发生小范围变化的墙体上,无需重新定做门套,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型门套对加工的精确度要求低,便于大批量的工业化标准生产,而且安装操作简便。(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型门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门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门体方向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部件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门体。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部件。所形成的凸起部接触门体或与所述门体间留有较小的间隙,这样就能够通过凸起部将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部件组成的连接结构遮蔽住,整个组合型门套从外表看来美观、耐用,同时也防止连接结构因受到外力作用而被破坏。密封部件能够将门体与连接结构分隔开,对连接结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提高了门套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型门套,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轨相连接。将第一、二连接部与已固定的导轨相连接,能够进一步固定住组合型门套,防止组合型门套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固而影响使用。(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型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型门套,包括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所述第一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内壁设置的第一外饰部(1)和沿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一延伸部(2),所述第二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墙体外壁设置的第二外饰部(3)和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靠近所述墙体外壁,所述墙体厚度上具有适于安装门体(6)的空间;其特征在于,导轨(5),所述导轨(5)沿所述墙体厚度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2)插接在所述导轨(5)上;所述第一延伸部(2)朝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7),所述第二延伸部(4)远离所述墙体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位于所述门体(6)和导轨(5)之间;连接部件(9),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通过连接部件(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坚
申请(专利权)人: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